-
公开(公告)号:CN11383959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0929658.0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P21/32 , H02P21/18 , H02P23/14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初始转子位置及速度检测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设计采样电路,利用采样电路对断电状态下永磁同步电机反电势正弦线电压进行采样,输出脉冲信号;步骤2:将采样电路输出脉冲信号输入至控制器,利用控制器对电机转子位置和电机转速进行估计,得到估计值;步骤3:利用电机转子位置和电子转速的估计值进行带速重投控制操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单低成本的电压检测方法,设计了采样电路,通过输出脉冲信息可简单估计出电机转子位置和转速信息,为无位置传感器条件下电机带速重投控制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电机转子位置初始角和初始转速,实现了较好的带速重投控制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7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196868.3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驱动拓扑及其驱动方法与串扰抑制方法,适用于半桥电路的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包括原边逻辑处理单元、两个隔离单元、两个副边逻辑处理单元、两个多电平驱动电路、两个驱动电阻网络、两个关断漏极电流检测反馈电路。本发明根据检测电路反馈信息确定下一次多电平脉冲信号,可以检测反馈自适应以优化关断特性,通过副边逻辑控制单元做减法运算有效消除检测电路固有检测电路硬件延迟的影响,从而抑制半桥电路开关管的关断瞬态振荡与电压过冲。在主动管动作时,通过调整被动管的栅源极电平来抑制串扰的影响,从而防止寄生开通与栅源极负压过冲,从而提高器件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30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341629.2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电平及多电平层叠式多单元变换器调制控制方法,五电平层叠式多单元变换器,包括三个桥臂,每个桥臂为一相。每个桥臂均包括:第一模块单元、第二模块单元、上悬浮电容和下悬浮电容;多电平层叠式多单元变换器,包括三个桥臂,每个桥臂为一相。每个桥臂均包括:n个模块单元、n‑1个上悬浮电容和n‑1个下悬浮电容;所述载波调制方法相比原有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直接通过载波比较方式获取各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且能实现对于所述五电平及多电平层叠式多单元变换器中点电压和悬浮电容电压的同时控制。此外,该方案自然的避免了大换流回路开关切换过程,具有动态响应快、悬浮电容电压波动小、开关频率更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54505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739248.2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P21/16 , H02P21/14 , H02P21/22 , H02P25/022 , H02P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前馈电压补偿的永磁同步电机基速以下参数补偿方法,包括:S1.计算得到d轴电流和q轴电流;S2.通过转矩指令计算得到d轴电流指令;S3.经过电流环PI调节器分别得到与S4.计算与并分别与与求和得到与S5.与输入到空间矢量调制模块,得到6路脉冲,作用于电压型逆变器控制电机;S6.对q轴电感和d轴磁链进行补偿;补偿之后的q轴电感和d轴磁链用于下一个计算周期中步骤S2和步骤S4的计算;步骤S1‑S6往复循环即通过对电机参数的补偿实现精确控制电机输出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8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39057.6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弱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电压相角前馈补偿的永磁电机弱磁控制方法。本发明所述弱磁控制方法分为电流指令生成环节和电压相角调节环节。电流指令生成环节计算生成了d轴电流指令值q轴电流指令值d轴前馈电压值 q轴前馈电压值 和前馈电压矢量幅值 电压相角调节环节对电压相角进行了计算和调节。本发明从本质上解决了双电流控制器应用于弱磁工况时的相互冲突和饱和问题,同时保持了牵引与制动工况的一致性;由于对电压相角加入了前馈补偿,能够确实提升电机转矩控制的动态性能以及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5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24800.7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P21/32 , H02P21/18 , H02P25/026 , H02P2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牵引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下转子初始位置辨识方法及辨识装置。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实现中高速范围内的永磁电机初始位置和转速辨识,进而实现无位置传感器带速重投,具体方法为:通过软件控制逆变器发送零矢量对电机进行主动三相短路,利用稳态电流进行初始转速与转子位置检测。本发明提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带速重投方法弥补了基速以上反电势大于直流母线电压时无法实现转速和初始位置检测的技术缺口。该方法在中高速范围内均可使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为全速度范围内的带速重投设计提供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946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566544.9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P21/18 , H02P21/13 , H02P25/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全速度统一的转子位置估算方法,在低速范围注入高频电压以增大反电势幅值,在中高速范围逐渐减小注入高频电压的幅值,利用观测器估算含有转子位置误差的虚拟反电势,构造可用于全速度范围的统一的转子位置误差特征量,作为锁相环的输入,利用锁相环估算电机新的转速与转子位置。与传统方法不同,本发明无需对高频电流进行解调,只需利用注入高频电压产生的反电势,通过在全速度范围观测反电势的方法,避免了为不同速度范围设计不同的转子位置观测器,省去了不同速度范围方法的切换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04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330527.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增益正反激叠层升压变换器,所述变换器包括:输入电压源Vin、功率开关管S、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输出电容C1、输出电容C2、输出电容C3、负载R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增加了第三绕组;所述变换器采用了叠层和利用泄露能量的思想,输入电压源分为两路输入,一路输入到正反激变换器进行能量输出,另一路通过第三绕组进行能量输出。由于第三绕组的存在,输入电压能够和第三绕组感应出的电压顺向串联后,再与正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容串联后为负载供电,所以该变换器有更高的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30527.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增益正反激叠层升压变换器,所述变换器包括:输入电压源Vin、功率开关管S、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输出电容C1、输出电容C2、输出电容C3、负载R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增加了第三绕组;所述变换器采用了叠层和利用泄露能量的思想,输入电压源分为两路输入,一路输入到正反激变换器进行能量输出,另一路通过第三绕组进行能量输出。由于第三绕组的存在,输入电压能够和第三绕组感应出的电压顺向串联后,再与正反激变换器的输出电容串联后为负载供电,所以该变换器有更高的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62786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823834.6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火回送装置(1)和方法,该装置是一种外接供电装置,包括第一逆变器(11)、第二逆变器(12)、控制模块(13)、DC/DC变换器(14)、蓄电池(15)、第一开关(41)和第二开关(42);第一逆变器(11)一端通过开关(41)连接主牵引变流器(21)与主牵引电机(31)之间的接点(51),另一端连接直流母线;蓄电池(15)连接DC/DC变换器(14)的一端;DC/DC变换器(14)的另一端连接直流母线;第二逆变器(12)的一端连接直流母线,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关(42)连接车载辅助设备(32)与车载辅助逆变器(22)之间的接点(52)。该装置(1)为独立于机车外部的装置,通过蓄电池(15)提供主牵引电机(31)的预励磁,并通过主牵引电机(31)的制动模式即发电机模式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可在列车无火回送时为机车辅助负载提供能量,无须利用车载蓄电池的能量,无须对车体本身进行改造,即连即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