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21664.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圆柱滚子轴承裂纹保持架的刚度计算方法,通过获取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的裂纹扩展位置;根据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的裂纹扩展位置,确定扩展模式,所述扩展模式包括扩展模式I和扩展模式II;当扩展模式为扩展模式I时,获取保持架横梁裂口位置的刚性数据、并计算其等效刚度以及横梁变形量,最终获得保持架裂纹横梁的总等效刚度;当扩展模式为扩展模式II时,获取同一滚动体两端的保持架周向连接的周向刚度以及单个保持架周向连接处的等效刚度,最终获得保持架周向连接处等效刚度。计算轴承保持架在不同转速工况下的周向刚度,可提高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276894.2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滚子轴承滚动体‑保持架冲击载荷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基座上设置有夹紧装置和立柱,立柱是日字形框架结构,立柱中间横梁上设置有位置调节装置,立柱顶部设置有绳索释放装置,夹紧装置上加持固定有保持架,位置调节装置中间穿有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朝向位置调节装置下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滚动体的两端,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朝向位置调节装置上方的一端合并后连接绳索释放装置。本发明能适应多种尺寸规格的圆柱滚子轴承滚动体‑保持架冲击装置,能适应多种冲击速度、冲击角度的测试,信号采集方便,数据处理便捷、检测精度高、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7204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48965.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B23K2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轴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激光加工机器人,包括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上的支架、安装在支架底部的激光发生器、与激光发生器连接的基础导光臂,基础导光臂的另一端串接若干个能够相对转动的转动导光单元,且最后一个转动导光单元的末端安装有出光器;转动导光单元包括转动关节、导光臂以及“L”形的弯管,转动关节的一端和导光臂同轴转动连接,转动关节和导光臂之间通过转动驱动模块实现相对转动,导光臂的另一端和弯管的一端连接。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将激光发生器从机械臂末端移动到工作台上,从而减小负载,结构更加轻便,使得机械臂工作更加方便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9511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61353.7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齿轮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圆弧齿线内齿轮加工设备,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与顶盖均为固定设置,且顶盖位于底座正上方;还包括间歇转动机构,所述间歇转动机构安装于底座顶部,包括转板,所述转板与底座顶部转动连接。本发明利用定位机构可以对内齿轮工件进行齿轮适应夹持定位,并在协调机构与定位机构的联动配合下,驱动打磨机构进行相应的位移,从而实现打磨机构可以适应性对内齿轮工件进行打磨,可对不同尺寸的内齿轮工件进行适应性调节夹持定位,并同步移动打磨机构,可定位后对内齿轮工件进行打磨,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实用性,且设备结构较为简单便于维护调节,整体制造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9160.X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蜗杆设计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空间阿基米德螺旋线的蜗杆不完整齿收尾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蜗杆的三维模型,确定不完整齿位置;步骤2、获得不完整齿的如下信息:不完整齿的起始点、终止点分别与原点坐标连线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并分别记为θmin和θmax;不完整齿在z轴方向的最大值zmax与最小值zmin;不完整齿的最大半径rmax和最小半径rmin;步骤3、在最大半径rmax和最小半径rmin所处的截面之间构建一个圆锥面。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可显著提升蜗杆端面不完整齿的外观质量,使产品更美观,同时减少后续手工打磨工作量,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发明提出的方案适用于任意尺寸形状的蜗杆的尾部处理,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89221.2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蜗杆设计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空间伽利略螺旋线的蜗杆不完整齿收尾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蜗杆的三维模型,确定不完整齿位置;步骤2、获得不完整齿的如下信息。本发明利用不完全齿的齿根圆和齿顶圆构造一个回转曲面,在此曲面上寻找过渡曲线,通过选取过渡曲线与齿根圆的切点,并且根据相切条件建立并求解空间曲线方程,最终可得到与齿根圆相切的空间曲线,本方案提出的方法所处理的蜗杆末端不完整处的齿根处不会出现棱角,使产品更美观,同时减少后续手工打磨工作量,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发明提出的方案适用于任意尺寸形状的蜗杆的尾部处理,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24592.0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齿轮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局部共轭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和建模方法,根据申请人推导出的齿廓方程求取齿轮的点云参数,并导出,根据点云参数和齿轮的设计参数构建齿槽或轮齿实体,采用减材或增材的方式在齿坯上运算得到局部共轭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三维模型。在计算点云参数的过程中,通过将齿轮转角转换为刀具转角θi来表达,简化了齿轮参数的计算;通过取不同的刀具转角θi值计算得到齿轮齿面的点云数据,提高了参数计算的效率。本申请的三维建模方法实现了参数化建模,建模过程和加工过程一致,可在保证建模精度的同时大幅度提升建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94967.9
申请日:2024-12-2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1M13/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齿轮箱故障实验技术领域,公开了非惯性系齿轮箱故障植入试验平台,包括底板、顶板、齿轮箱故障试验机构以及若干个伸缩调节件。其中,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齿轮箱故障实验机构安装在顶板上。每个伸缩调节件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铰接座,伸缩调节件两端的铰接座分别和底板和顶板连接。通过控制伸缩调节件伸长或缩短,以改变顶板的位置和倾斜角度,从而用于模拟不同工况下齿轮箱故障试验机构的工作状态。本发明通过伸缩件的配合工作,能够使得顶板在一定范围内倾斜,从而模拟齿轮箱在飞机上飞行时的俯冲和抬升状态,对验证齿轮箱的工作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9347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07035.6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清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铝电解特殊环境下的智能清渣机器人,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通过多个底板法兰进行连接,上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回转机构,回转机构的上方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有伸缩臂载台,伸缩臂载台的顶部安装有伸缩臂本体,伸缩臂本体的一端安装有清渣杆,清渣杆的一端安装有清渣铲,下底板的底部两端均安装有两个舵轮,下底板的居中位置安装有两个万向轮,上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上底板顶部还安装有摄像头。该发明中,智能清渣机器人可以实现在无人工干预下的自动化清渣,将工人从繁重的清渣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节约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0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435004.1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轮内啮合齿面模型构建方法,用于内啮合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齿面设计。基于相互共轭的刀具切削面结构构建内啮合的内齿面;基于内齿面建立动坐标系、回转面的静坐标系;基于动坐标系下内齿面的位置矢量和单位法矢及动坐标系到静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得到回转面的位置矢量方程和单位法矢方程;基于展成运动和啮合点的啮合条件,获得刀刃与齿轮工件的啮合条件;基于刀具切削结构位置矢量方程、相应坐标变换矩阵和刀具切削结构与齿坯的相互运动关系,获得齿轮齿面位置矢量和单位法矢;基于齿轮齿面位置矢量啮合条件,获得内齿面数学模型;得到的内齿面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指导内齿面的加工及后续齿面测量和误差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