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制造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2995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8300.7

    申请日:2015-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203 C30B15/14 C30B15/20 C30B15/22 C30B29/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单晶硅制造装置,其是基于CZ法的单晶硅制造装置,具备在内部具有加热原料的加热器的腔室以及通过冷却介质来冷却腔室的装置,所述单晶硅制造装置具备:供冷却所述腔室的冷却介质在腔室内流通的流路上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及流量的测定装置;基于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及流量的测定值来计算从腔室去除的去除热量的运算装置;以及基于计算出的去除热量来控制加热器功率的加热器功率控制装置。由此,提供一种单晶硅制造装置,其基于由冷却介质的温度及流量的测定值计算出的从腔室去除的去除热量来控制加热器功率,由此能够以更接近目标值的结晶直径及结晶提拉速度来进行单晶的提拉。

    单晶硅棒的制造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9534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480008259.9

    申请日:201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CZ法提拉N区域单晶硅棒的单晶硅棒的制造方法,对来自N区域单晶硅棒的样本晶圆实施使氧析出物表面化的热处理,通过进行实施选择蚀刻测定EOSF密度的EOSF检查,和调查浅坑的发生图案的浅坑检查,在根据样本晶圆的缺陷区域的判定结果调整提拉条件,提拉下一个N区域单晶硅棒时,在所述缺陷区域的判定中,在N区域的情况下,也判定是Nv区域内或Ni区域内的哪个部分。由此,提供一种即使不良不发生,也能够根据样本晶圆的检查结果,调整根据CZ法的N区域单晶硅的提拉条件的制造方法。

    再装填管及单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95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80043909.1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再装填管,其具备收纳原料的圆筒部件、以及对该圆筒部件的下部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圆锥状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件在内周面的下端部具有下部圆锥口部且在比所述下端部的所述下部圆锥口部更靠近上方处具有上部圆锥口部,其中,所述下部圆锥口部是内径朝向下方变小的圆锥状的开口部,所述上部圆锥口部是内径朝向下方变小的圆锥状的开口部,所述阀门位于所述下部圆锥口部与所述上部圆锥口部之间。由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向单晶制造装置内的导入、从单晶制造装置的取出,并能够直接向坩埚内的熔液面投入块状、粒状等固体形状的原料,而且,通过使从熔液飞溅的飞溅液体仅附着于再装填管、石英坩埚,从而能够保护单晶制造装置,且提供一种廉价的再装填管。

    单晶制造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742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1980094084.0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单晶制造装置,其基于切克劳斯基法,具备:主腔室(2),其容纳收纳原料融液(5)的坩埚(6)、(7)及对原料融液(5)进行加热的加热器(8);提拉腔室(3),其连接设置于主腔室(2)的上部,收纳从原料融液(5)提拉的单晶(4);冷却筒(12),其以包围单晶(4)的方式从主腔室(2)的顶部朝向原料融液(5)的表面延伸;以及冷却辅助筒(19),其嵌合于冷却筒(12)的内侧,还具备嵌合于冷却辅助筒(19)的直径扩大部件(20),冷却辅助筒(19)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裂缝,且通过按入直径扩大部件(20)从而直径扩大而与冷却筒(12)紧密贴合。由此,能够高效地冷却生长中的单晶,并实现该单晶的生长速度的高速化。

    单晶硅棒的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9534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80008259.9

    申请日:201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CZ法提拉N区域单晶硅棒的单晶硅棒的制造方法,对来自N区域单晶硅棒的样本晶圆实施使氧析出物表面化的热处理,通过进行实施选择蚀刻测定EOSF密度的EOSF检查,和调查浅坑的发生图案的浅坑检查,在根据样本晶圆的缺陷区域的判定结果调整提拉条件,提拉下一个N区域单晶硅棒时,在所述缺陷区域的判定中,在N区域的情况下,也判定是Nv区域内或Ni区域内的哪个部分。由此,提供一种即使不良不发生,也能够根据样本晶圆的检查结果,调整根据CZ法的N区域单晶硅的提拉条件的制造方法。

    单晶制造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7421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80094084.0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单晶制造装置,其基于切克劳斯基法,具备:主腔室(2),其容纳收纳原料融液(5)的坩埚(6)、(7)及对原料融液(5)进行加热的加热器(8);提拉腔室(3),其连接设置于主腔室(2)的上部,收纳从原料融液(5)提拉的单晶(4);冷却筒(12),其以包围单晶(4)的方式从主腔室(2)的顶部朝向原料融液(5)的表面延伸;以及冷却辅助筒(19),其嵌合于冷却筒(12)的内侧,还具备嵌合于冷却辅助筒(19)的直径扩大部件(20),冷却辅助筒(19)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裂缝,且通过按入直径扩大部件(20)从而直径扩大而与冷却筒(12)紧密贴合。由此,能够高效地冷却生长中的单晶,并实现该单晶的生长速度的高速化。

    单晶硅制造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29958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580008300.7

    申请日:2015-02-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单晶硅制造装置,其是基于CZ法的单晶硅制造装置,具备在内部具有加热原料的加热器的腔室以及通过冷却介质来冷却腔室的装置,所述单晶硅制造装置具备:供冷却所述腔室的冷却介质在腔室内流通的流路上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及流量的测定装置;基于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及流量的测定值来计算从腔室去除的去除热量的运算装置;以及基于计算出的去除热量来控制加热器功率的加热器功率控制装置。由此,提供一种单晶硅制造装置,其基于由冷却介质的温度及流量的测定值计算出的从腔室去除的去除热量来控制加热器功率,由此能够以更接近目标值的结晶直径及结晶提拉速度来进行单晶的提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