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精制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64341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41034.3

    申请日:201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氨精制系统。氨精制系统(200)包含:贮留粗氨的贮留罐(1)、将粗氨中的杂质吸附除去的吸附部(2)、将低沸点杂质蒸馏除去的第1蒸馏塔(4)、将高沸点杂质蒸馏除去的第2蒸馏塔(5)、将精制后的氨冷凝而以液体氨的形式回收的冷凝器(6)、对从吸附部(2)导出的氨中含有的杂质浓度进行分析的分析部(3)、形成从吸附部(2)导出的氨流过的流路的配管(8)、开放或关闭配管(8)中的流路的流路开关部(9)、以及基于分析部(3)所得到的分析结果来控制流路开关部(9)的开关操作的流路开关控制部(101)。

    丙烷的制造方法及丙烷制造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468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80003298.9

    申请日:2016-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03 C07C7/04 C07C7/09 C07C7/13 C07C7/163 C07C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效率良好地、以高收率获得高纯度丙烷的丙烷的制造方法及丙烷制造装置。本发明的丙烷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通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粗丙烯与氢发生加氢反应、从而获得含有杂质的气体状的粗丙烷的加氢反应工序;和将加氢反应工序中获得的粗丙烷中所含的杂质除去、获得经纯化的丙烷的杂质除去工序。所述杂质除去工序具有以下阶段:通过使粗丙烷与吸附剂接触的吸附处理、将该粗丙烷中作为杂质含有的水、乙烷及丙烯吸附除去的吸附除去阶段;和通过对吸附除去阶段中的吸附处理后的粗丙烷进行部分冷凝或蒸馏、将该吸附处理后的粗丙烷中作为杂质含有的氢、氧、氮及甲烷分离除去的分离除去阶段。

    链烷烃的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438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780063374.X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抑制副反应、杂质生成量不发生不均的条件下,由能容易获得的高纯度烯烃稳定且高效地制造高纯度的链烷烃的方法。向反应塔(10)中填充不具有催化活性的多个粒状部件,将所述粒状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担载了催化剂的载体,通过所述反应塔(10)中的所述催化剂存在下的气相状态的烯烃和氢的反应来制造链烷烃。使所述载体各自担载的所述催化剂的重量相对于所述载体各自的重量和所述载体各自担载的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之和的比例为0.001%以上且小于0.01%。

    氨精制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64341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110341034.3

    申请日:201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氨精制系统。氨精制系统(200)包含:贮留粗氨的贮留罐(1)、将粗氨中的杂质吸附除去的吸附部(2)、将低沸点杂质蒸馏除去的第1蒸馏塔(4)、将高沸点杂质蒸馏除去的第2蒸馏塔(5)、将精制后的氨冷凝而以液体氨的形式回收的冷凝器(6)、对从吸附部(2)导出的氨中含有的杂质浓度进行分析的分析部(3)、形成从吸附部(2)导出的氨流过的流路的配管(8)、开放或关闭配管(8)中的流路的流路开关部(9)、以及基于分析部(3)所得到的分析结果来控制流路开关部(9)的开关操作的流路开关控制部(101)。

    氨的精制方法及氨精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6998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80004190.3

    申请日:2012-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C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以高的回收率、简单的操作、短的精制时间、低的能量投入对氨进行精制的氨的精制方法及氨精制系统。氨精制系统(100)的第2部分冷凝器(3)对利用第1蒸发器(2)气化的粗氨进行部分冷凝,将粗氨中的挥发性低的杂质作为液相成分分离除去。第1部分冷凝器(5)对利用第2部分冷凝器(3)分离的气相成分进行部分冷凝,将挥发性高的杂质作为气相成分分离除去。

    吸水片材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7372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5415.0

    申请日:2010-10-01

    Abstract: 吸水片材,其是具有含吸水性树脂和粘接剂的吸收层被非织造织物从该吸收层的上方和下方夹持的结构的吸水片材,其中,该吸收层具有通过透气性划分层被划分成1次吸收层和2次吸收层的层叠结构,该非织造织物中的至少1片为纺粘非织造织物,且该非织造织物中的至少下方的非织造织物为亲水性非织造织物。本发明的吸水片材,即使是木浆极少、且与以往相比更薄型的吸水片材,但通过使用特定的非织造织物,进而至少使吸水片材的吸收层的下方的非织造织物为亲水性非织造织物,仍可以以高水平确保作为吸水片材的基本性能,同时达到可避免凝胶堵塞现象及漏液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