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烷烃的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43835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80063374.X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抑制副反应、杂质生成量不发生不均的条件下,由能容易获得的高纯度烯烃稳定且高效地制造高纯度的链烷烃的方法。向反应塔(10)中填充不具有催化活性的多个粒状部件,将所述粒状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担载了催化剂的载体,通过所述反应塔(10)中的所述催化剂存在下的气相状态的烯烃和氢的反应来制造链烷烃。使所述载体各自担载的所述催化剂的重量相对于所述载体各自的重量和所述载体各自担载的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之和的比例为0.001%以上且小于0.01%。

    链烷烃的制造方法和链烷烃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0411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20469.3

    申请日:2013-10-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链烷烃的制造方法和链烷烃制造装置,其能够在由烯烃生成链烷烃的氢化反应中抑制反应温度升高,其结果是,能够在氢化反应时抑制烯烃或者链烷烃发生分解,从而生成高纯度的链烷烃。链烷烃制造装置(100)具备导出部(2)和氢化反应部(3)。导出部(2)分别将原料烯烃、原料氢以及链烷烃导出,供给至氢化反应部(3)的反应器(31)中。在氢化反应部(3)的反应器(31)内,在存在链烷烃的状态下并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原料烯烃与原料氢接触而发生氢化反应,由此生成链烷烃。

    链烷烃的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438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780063374.X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抑制副反应、杂质生成量不发生不均的条件下,由能容易获得的高纯度烯烃稳定且高效地制造高纯度的链烷烃的方法。向反应塔(10)中填充不具有催化活性的多个粒状部件,将所述粒状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担载了催化剂的载体,通过所述反应塔(10)中的所述催化剂存在下的气相状态的烯烃和氢的反应来制造链烷烃。使所述载体各自担载的所述催化剂的重量相对于所述载体各自的重量和所述载体各自担载的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之和的比例为0.001%以上且小于0.01%。

    链烷烃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7209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310487495.0

    申请日:2013-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处于气相状态的烯烃和氢通过在还原型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还原反应制造链烷烃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各个填充有上述还原型催化剂的多个催化剂槽(3)、(4),沿着氢流动的主流路(21)、(24)、(26)串联设置,按照向上述各催化剂槽(3)、(4)的导入气体(G1)、(G3)中的氢的摩尔量多于烯烃的摩尔量的方式,向上述主流路(21)、(24)分批添加上述烯烃。

    氯化氢的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0842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452021.2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氢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更为简单的步骤抑制了反应体系的温度上升的氯化氢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氯化氢气体的存在下对氢气及氯气照射光,使氢气及氯气反应,从而生成氯化氢气体。

    丙烯的纯化方法以及纯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6180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19118.5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从包含丙烯和杂质的原料纯化丙烯的方法,在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吸收塔(1)中,进行第一工序,即,在第一温度和第一压力下使原料接触含银离子的溶液(吸收液),使原料中的丙烯优先吸收到吸收液中,同时经由与吸收塔(1)独立的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除雾设备(4)在第一温度以下的第二温度条件下排出没有被吸收液吸收的非吸收气体。在解吸塔(2)中,进行第二工序,即,在第三温度和第二压力下从经过了第一工序的吸收液中使丙烯解吸并将其回收。一边使吸收液在吸收塔(1)和解吸塔(2)之间循环,一边同时连续地进行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在第一工序中,调整原料中直接穿过而没有被吸收液吸收的被废弃的非吸收气体的比率成为1~20摩尔%的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