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257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80056.4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包括打捞机器人和打捞回收架,其中,所述打捞机器人,主要包括:释放和回收装置、水下机器人和夹持装置,所述释放和回收装置通过钢丝缆绳与所述水下机器人的顶部相连,所述水下机器人的下部设置有所述夹持装置;所述打捞回收架,包括侧部回收架和顶部回收架;所述侧部回收架包括水平支撑杆、支撑架和起吊装置,其中所述水平支撑杆一端连接在船体侧部,另一端下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连接在同侧船体,所述起吊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撑杆上。并公开了利用该打捞装置进行打捞的方法,本发明集装箱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可以快速地将落水的集装箱打捞出来,减少船东的经济损失。

    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738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804548.X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水式救生艇,包括U型气囊,U型壳体和内部设备,所述U型气囊底部与所述U型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所述U型壳体为底部中空结构,所述内部设备嵌装在所述U型壳体的中空结构内部;所述内部设备由前部固定仓、两个侧翼固定仓和安装在所述侧翼固定仓内的机电设备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喷水式救生艇使用方法。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航行速度快、易操作的特点,在作为救援设备时,救援船只到达落水人员附近时释放该救援设备,能够及时到达落水人员附近,并将落水人员运输到救援船只附近,从而达到及时救助落水人员的目的。

    一种海上油污存储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766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805844.1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油污存储装置及使用方法,一种海上油污存储装置,包括海上浮式油污存储器和船载快速充气装置,所述一种海上浮式油污存储器,由系泊装置、输油装置、储油囊和充气胶囊构成,所述充气胶囊设置在所述储油囊的外部,所述输油装置与储油囊相连,所述系泊装置设置在所述充气胶囊上,所述船载快速充气装置,包括电动气泵、电瓶、气门转换头、主气管和分支气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海上油污存储装置的使用方法,利用该存储装置及方法可以快速地将事故油轮上的原油转移至该存储器,具有收纳占用空间小,使用简便,工作效率高,抗冲击防破损等优点。

    一种极地船舶航行仿真系统及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36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679405.6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地船舶航行仿真系统及建模方法,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极地船舶航行主要考虑冰对船体运动性能的影响,缺乏碎冰对螺旋桨推力影响的考虑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所述系统包括综合管理与评估子系统等子系统,并构建船舶六自由度运动模型;针对螺旋桨推进过程中受碎冰影响问题构建推力计算模型,通过将碎冰作为独立运动物体求解碎冰运动并得到船舶与碎冰的相对运动速度,在螺旋桨建模过程通过计入船舶与碎冰相对速度考虑碎冰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并作用于所述模型上;采用环形裂纹方法确定平整冰破碎形状,生成的碎冰贴近真实情况。还适用于为极地航行的船员提供特定的模拟航行培训领域中。

    一种考虑流体记忆效应的六自由度ROV水动力模型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2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21454.2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流体记忆效应的六自由度ROV水动力模型与建模方法,该方法包含五步:步骤一建立ROV定常水动力模型,计算ROV的惯性和粘性水动力系数;步骤二建立非定常粘性水动力模型;步骤三计算水动力记忆效应频域响应,对非定常粘性水动力模型进行频域变换;步骤四计算水动力记忆效应时域响应;步骤五建立六自由度ROV水动力模型。该方法通过脉冲运动响应实验建立六自由度ROV水动力模型,不仅能计算随时间变化、受ROV瞬时运动影响的水动力,还能计算ROV的运动历史对当前水动力的影响,适用于ROV在六个自由度正负两个方向连续运动下的水动力。

    一种基于分布式软动作和评论家算法的船舶自主避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4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24672.1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分布式软动作‑评论家算法的船舶自主避碰方法,生成以本船为中心的北‑东‑下(NED)惯性坐标系,获取本船和他船的运动信息;计算每艘危险船与本船之间的接近程度映射p(d);确保自主船的新航向落在安全的速度区间内。本发明能够在确定危险船后对船舶自身操纵性、运动学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进行三方面的多线程交叉验证,给出最优安全矢量;并能够在碰撞无法避免时,及时调整船舶自身位姿,将碰撞损失降到最小;针对任务随机性和系统噪声产生的预测高估问题,使用新的分布式网络训练系统模型,并在训练达到指标后可被搭载在自主船上实现近海或渔区的自主航行。

    适用于多工况上浮破冰试验的水下航行体模型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2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77434.0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工况上浮破冰试验的水下航行体模型,包括主艇体壳体,所述主艇体客体的艏部和艉部设有水密舱室,在艏部和艉部四个可透水舱室,第一个舱室安装有第一拉压传感器,第一拉压传感器与主艇体壳体外的围壳实体连接;第二可透水舱室内安装有第二拉压传感器,第二拉压传感器通过连接件与第三拉压传感器连接,第三拉压传感器与第一驱动杆连接;在第三可透水舱室内安装有重心调节装置;在第四可透水舱室内安装有第四横板,在第四横板上第四拉压传感器,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位于主艇体同一侧。本发明以精准测量垂直面运动时水下航行体的垂向及水平载荷历程,特别是对于上浮破冰过程,对围壳的垂向载荷单独进行评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