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696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90649.3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路面铺设的技术领域,包括垫层、第一防渗部、基层、第二防渗部、路面层和加强组件,由于第一防渗部可避免垫层两侧的积水向基层渗透,并且基层内掺混有第一纤维材料,提高了基层的防渗水能力;此外,由于第二防渗部用于防止路面层积水渗入到基层中,并且面层内掺混的第二纤维材料可提高面层的防渗水能力,加强组件提高了基层和路面层的整体强度,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公路防水能力差,易渗水导致路面破坏的技术问题,路面上部及周边的积水难以向路面的内部渗透,对路面的保护作用更好,即使路面产生了微小裂缝,积水灌入裂缝内也不会向更深层次渗透,在车辆频繁行驶的压力下,裂缝也不容易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082151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90619.2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内部双层结构预制拼装施工方法,涉及隧道建造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预制下层车道板,将下层车道板固定于隧道底部,以使下层车道板与隧道内壁连接;预制中央支撑结构,将中央支撑结构安装于下层车道板中部,且位于隧道中线位置;预制立柱,将立柱安装在隧道管壁的两侧;预制上层车道板,将上层车道板安装在立柱上;预制隔板,隔板安装在上层车道板的两侧;预制支撑脚,将支撑脚安装于隧道管壁上,以支撑隔板;预制橡胶支座,将橡胶支座安装于隔板与支撑脚之间;预制防撞石,将防撞石安装在上层车道板上,且隔板与防撞石连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层隧道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651623U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21692987.4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 E01D2/04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浇梁支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支架体系,应用于现浇混凝土桥箱梁的装配,所述桥箱梁包括墩柱和安装于所述墩柱上的现浇梁,所述满堂架与现浇梁底部线型相配合的常规碗扣式或盘扣式满堂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安装的SPS桁架、贝雷梁和满堂架,所述SPS桁架与贝雷梁的连接处安装有工字钢作为支撑主梁和分配梁进行荷载传递,所述贝雷梁与满堂架的连接处安装有U型钢作为满堂架的承力梁。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SPS桁架、贝雷梁和满堂架构建现浇混凝土桥箱梁的装配式支架体系,既能满足现浇梁线形需要,又能保证支架整体承载力,兼具安全性和适用性,其全部采用装配式部件,施工速度快,零件周转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1666229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22089623.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施工吊栏,属于施工安全领域,包括升降机构;底板;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两个侧壁分别安装于底板,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侧壁连接;固定护栏,固定护栏安装于底板,且固定护栏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壁连接;以及调节护栏,调节护栏与固定护栏相对设置,且调节护栏位于底板靠近升降机构的一侧,调节护栏的高度能够改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可调节的施工吊栏将侧壁和固定护栏的高度设置的较高,通常设置为超过一般人的身高,然后将作业一侧的护栏设置为调节护栏,其高度可以进行改变,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作业人员,这种高度可调节的施工吊栏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作业人员,同时能保证其在作业时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1664687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22097238.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篮防倾斜保护装置,属于安全保护领域,包括升降机构;主体,主体安装于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两个支撑件,两个支撑件分别安装于主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以及两根平稳绳,平稳绳的一端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平稳绳的另一端经过支撑件,且平稳绳绕主体的底部与主体上与支撑件相对的侧壁连接,两根平稳绳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篮防倾斜保护装置设置有平稳绳,平稳绳位于主体的一侧,而平稳绳的另一端安装于主体几乎不受力的一侧,当主体具有侧翻趋势时,平稳绳会对主体的另一侧的侧壁形成一个沿侧壁朝向主体底部的拉力,这个力可以与由于人员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压力进行平衡,从而避免主体侧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