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801138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528257.3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载车板的非对称型限位保护装置,包括可通过螺栓连接安装于载车板(8)上的底板(2)和固定于底板上的限位块(1);所述限位块为由进车侧上坡面(3)和出车侧下坡面(4)构成的横截面为不对称三角形的尖角(6)向上的条形限位块,进车侧上坡面和出车侧下坡面的底边分别与底板固定连接;进车侧上坡面与底板之间的进车夹角(7)为20~45°,出车侧下坡面与底板之间的出车夹角(5)为30~60°,且进车夹角小于出车夹角;所述限位保护装置分别安装于载车板的前部和后部。本实用新型进车容易,停车体验感好,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72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58091.7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建地下室与既有地铁站连接的短地下通道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水平梁和两个圈梁,水平梁沿地下通道开挖方向延伸并均匀分布于开挖断面的上侧和左右两侧,圈梁分别位于水平梁两端的断面上。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新建地下室与既有地铁站短地下通道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新建地下室与既有地铁站的连接问题,施工方法属于暗挖法,避免明挖施工可能带来的交通堵塞、土方量巨大和噪音大等系列问题,为工程施工提供更有保障的工作面,有效增强隧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4077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615625.3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长录 , 王剑非 , 陈文山 , 刘国强 , 李振雄 , 沈家文 , 周麟 , 王晓燕 , 雷春燕 , 桂跃 , 许艳苗 , 何毅 , 吴勇 , 彭云 , 姚继红 , 李文艳 , 沈雁波 , 刘轩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沉式基坑降排水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集水井、降水井、盲沟、明沟,其中集水井设置在基坑的各个角落,明沟设置于基坑底部四周,相邻的两集水井通过一条明沟相连通,降水井根据现场需要均匀布置在基坑中,降水井的井口低于基坑底板,盲沟以降水井为中心“十”字发散,并且和相邻降水井所发散的盲沟相连,发散到基坑四边的盲沟又与明沟相连,形成纵横交错的沟渠网络。本发明降排水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基坑排水慢、排水难的问题,排水效率高,下沉式降排水系统可以不影响基坑内各种施工机械的运行,保证施工的高效性、连续性。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降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及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37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596971.5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云南建投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斜撑桩施工方法及其辅助工具,涉及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领域。在基坑支护桩施工后,破除桩头露出锚固段钢筋,沿斜撑桩桩孔方向钻孔,孔以基坑底标高为界,以上为空钻孔,以下为承载孔,在承载孔内注入水泥浆。将钢管桩或者预制管桩作为斜撑桩置于辅助装置支撑面上,调整辅助装置角度和位置,将斜撑桩下放直至其底部放入承载孔底部;斜撑桩顶部锚入冠梁内,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对基坑实施开挖。采用预制管桩比浇筑混凝土操作更加简便,施工周期短;使用辅助装置下放斜撑桩,施工效率高;斜撑桩与土体结合为一体,将斜撑桩承受的土压力传递给基坑底部土体,斜撑部分与基坑中部同时开挖,大大缩短基坑工程总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944077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1615625.3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长录 , 王剑非 , 陈文山 , 刘国强 , 李振雄 , 沈家文 , 周麟 , 王晓燕 , 雷春燕 , 桂跃 , 许艳苗 , 何毅 , 吴勇 , 彭云 , 姚继红 , 李文艳 , 沈雁波 , 刘轩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沉式基坑降排水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集水井、降水井、盲沟、明沟,其中集水井设置在基坑的各个角落,明沟设置于基坑底部四周,相邻的两集水井通过一条明沟相连通,降水井根据现场需要均匀布置在基坑中,降水井的井口低于基坑底板,盲沟以降水井为中心“十”字发散,并且和相邻降水井所发散的盲沟相连,发散到基坑四边的盲沟又与明沟相连,形成纵横交错的沟渠网络。本发明降排水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基坑排水慢、排水难的问题,排水效率高,下沉式降排水系统可以不影响基坑内各种施工机械的运行,保证施工的高效性、连续性。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降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及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7003261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811980.2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空心板可收缩式钢芯模,由两个凹凸钢模板内设横杆和可调式钢支撑组成,水平向内移动横杆收缩钢芯模,水平向外移动横杆打开内支撑顶起凹凸钢模组成带倒八角的菱形芯模,用于桥梁工程空心构件中空部分的模板支设,模板刚度大、周转次数多,可灵活应用于多种尺寸的空心板施工,操作简便易行,有效解决传统充气胶囊容易漏气、周转次数低、构件质量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160016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0811802.X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5/06
Abstract: 水下灌注桩导管振捣器,由若干根导管(1)轴向对拼连接而成;所述导管(1)包括一根主管(1.1)和分别焊接在主管(1.1)两端的相同的法兰盘(2),在法兰盘(2)上开设有螺栓连接孔(4)并在螺栓连接孔(4)之间间隔开设有3~4个穿束孔(5),在穿束孔(5)内圈设有用于绝缘的内嵌橡胶圈(3),穿束孔(5)内穿束有用于固定振捣器的电源线(6),在位于最底部的导管(1)上通过穿束孔(5)的电源线(6)端头连接有振捣器(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振捣器电源线通过绝缘穿束孔依次固定于导管的各个管节,管节之间通过法兰盘中的螺栓连接孔逐节接长,振捣器置于第一管节的下方并随导管下放至孔底,浇筑时随导管的提升而同步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09636858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20103285.X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建地下室与既有地铁站连接的短地下通道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水平梁和两个圈梁,水平梁沿地下通道开挖方向延伸并均匀分布于开挖断面的上侧和左右两侧,圈梁分别位于水平梁两端的断面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新建地下室与既有地铁站连接问题,施工方法属于暗挖法,避免明挖施工可能带来的交通堵塞、土方量巨大和噪音大等系列问题,为工程施工提供更有保障的工作面,有效增强隧道的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503644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0645237.9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拆装的圆管固定构件,该圆管固定构件主要是由圆管固定构件本体、U型管卡和调节固定杆以及连接件四个部件组成,在圆管固定构件本体的一端顶面设有数个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调节固定杆,调节固定杆穿过固定孔固定在墙体上;在圆管固定构件本体的另一端延伸设有连体结构的安装座本体,在安装座本体上设有数个安装件,安装件的一端与安装座本体相连接,安装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U型管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简易,安拆方便,通过调节固定杆将固定座本体固定于墙体上,采用U型管卡将圆管牢固的固定于安装座本体上,安装简便、有效解决建筑物狭窄处安装困难的难题,固定效果稳定可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564021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0795665.X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拆卸式的电梯井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1),其特征在于:在该电梯井(1)的内部安装有电梯井防护装置本体(2),电梯井防护装置本体(2)的上端通过辅助绳(3)与设置于电梯井(1)外部的横杆(4)可拆卸式连接;电梯井防护装置本体(2)的下端通过锁紧件(5)与地面(6)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构造新颖,整体结构强度高,安装后更加牢固,安装防护效果较好。安装后更加牢固,安装防护效果较好,除拆时方便、简单容易,能够有效的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可周转使用、节材、安拆方便以及安全稳定性好,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