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606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76527.7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调味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调味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纯净水100份、刺芹40~60份、柠檬草30~40份、青椒6~8份、竹叶6~8份、酢浆草20~30份、柠檬草精油0.1~0.2份、酱油6~8份、白糖1~3份、食盐0.6~0.8份。本发明的优点是:复合调味汁中添加了柠檬草精油和酢浆草,可以使复合调味汁形成独特的酸香爽口味道;调味汁浆液采用超声波辅助常温萃取,能更好地保存调味汁中多酚、黄酮类抗氧化成分,调味汁色泽也更为透亮。
-
公开(公告)号:CN1166364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924917.X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8/00 , A01G18/20 , A01G18/50 , G06V10/50 , G06N3/044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茯苓菌种的高效培育方法,其通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技术来对于茯苓菌丝生长状态监控视频进行分析,以提取出有关于茯苓菌丝生长状态的时序变化特征信息,以此来实现对阶梯升温的智能化精准控制,从而使得温度有利于茯苓菌丝的生长,以达到更加准确、高效的菌袋培养目的,提高茯苓栽培的产量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61612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14370.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茯苓定向生长栽培装置,包括培养箱、转动丝杠、驱动丝杠、第一抵顶箱和第二抵顶箱,所述培养箱的内部设置有栽培箱,所述栽培箱侧壁的顶部安装有竖向卡箱,所述栽培箱侧壁的底部安装有横向卡箱,所述竖向卡箱与所述横向卡箱错位安装,所述竖向卡箱设置在转动丝杠的外壁上,所述转动丝杠与驱动丝杠驱动连接,所述培养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进行自动更换栽培箱的位置,便于多组栽培箱在进行栽培茯苓时,能够保证多组茯苓的位置能够自动进行变化更换,避免出现因长时间某一区域无法照射到阳光,导致的某一区域内的茯苓出现生长缓慢或无法发育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04248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839370.X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种植蛇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选择;选择土壤pH值6~6.5的地块;(2)理墒通渠;(3)打塘;(4)种植寄主;(5)寄主的中耕管理;(6)播种;将蛇菰科植物的种子播撒在所述寄主的根系附近,覆盖土壤,并保持土壤的湿度为70%~90%;所述播种的温度为20℃~30℃;(7)田间管理。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了目前无法人工种植蛇菰科植物的技术难题,能提高蛇菰品质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6606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76527.7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调味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调味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纯净水100份、刺芹40~60份、柠檬草30~40份、青椒6~8份、竹叶6~8份、酢浆草20~30份、柠檬草精油0.1~0.2份、酱油6~8份、白糖1~3份、食盐0.6~0.8份。本发明的优点是:复合调味汁中添加了柠檬草精油和酢浆草,可以使复合调味汁形成独特的酸香爽口味道;调味汁浆液采用超声波辅助常温萃取,能更好地保存调味汁中多酚、黄酮类抗氧化成分,调味汁色泽也更为透亮。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482295.6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续断三萜合成酶DaOSC05基因,所述续断三萜合成酶DaOSC05基因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续断三萜合成酶DaOSC05基因在制备β‑香树脂醇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RNA试剂后提取川续断的RNA,并反转成cDNA后进行PCR扩增获得续断三萜合成酶DaOSC05基因,不仅能有效地制备β‑香树脂醇,为川续断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提供依据,还可作为川续断的分子辅助育种的重要标记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109611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71333.4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一种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种子萌发前预培养:将成熟蛇菰属植物种子用无菌水洗涤后,在室温25℃~35℃的室内,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4~48小时;采集寄主植物根:寄主植物根是没有寄生蛇菰属植物且直径小于1cm的根;提取寄主根提取物,寄主植物根用液氮研磨成粉末,加50%v/v甲醇溶液分别提取2次,滤液挥干至浸膏状,浸膏比重为1.3~1.7;种子萌发:用50%v/v甲醇溶液将浸膏配制成浓度为5ppm~20ppm的根提取物溶液,用于培养经预培养的种子,在25℃~35℃黑暗下避光培养至种子萌发。本发明方法可使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可发达到83.83%,为蛇菰科植物的人工种植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482293.7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续断阿拉伯糖基转移酶DaUGT044基因及其在制备川续断皂苷VI合成前体葳岩先皂苷A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是:以常春藤皂苷元和尿苷二磷酸‑阿拉伯糖为原料,在由川续断阿拉伯糖基转移酶DaUGT044基因编码得到的川续断阿拉伯糖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在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的C‑3位上的羟基上进行糖基化反应,生成葳岩仙皂苷A(CaulosideA)。从川续断中分离并鉴定的基因DaUGT044可为工厂化生产川续断皂苷VI等三萜皂苷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作为为川续断的分子辅助育种的重要标记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6636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924917.X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8/00 , A01G18/20 , A01G18/50 , G06V10/50 , G06N3/044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茯苓菌种的高效培育方法,其通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技术来对于茯苓菌丝生长状态监控视频进行分析,以提取出有关于茯苓菌丝生长状态的时序变化特征信息,以此来实现对阶梯升温的智能化精准控制,从而使得温度有利于茯苓菌丝的生长,以达到更加准确、高效的菌袋培养目的,提高茯苓栽培的产量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09611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371333.4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一种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种子萌发前预培养:将成熟蛇菰属植物种子用无菌水洗涤后,在室温25℃~35℃的室内,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4~48小时;采集寄主植物根:寄主植物根是没有寄生蛇菰属植物且直径小于1cm的根;提取寄主根提取物,寄主植物根用液氮研磨成粉末,加50%v/v甲醇溶液分别提取2次,滤液挥干至浸膏状,浸膏比重为1.3~1.7;种子萌发:用50%v/v甲醇溶液将浸膏配制成浓度为5ppm~20ppm的根提取物溶液,用于培养经预培养的种子,在25℃~35℃黑暗下避光培养至种子萌发。本发明方法可使蛇菰属植物种子萌可发达到83.83%,为蛇菰科植物的人工种植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