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7422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80015464.3
申请日:2020-03-06
IPC: B60R19/04
Abstract: 在中央柱状物碰撞时能够使针对于动力单元的载荷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散。车辆前部结构(S1)具备左右一对前纵梁(10)、保险杠RF(加强件)(20)和动力单元(30)。保险杠RF(20)在相对于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位置而靠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位置处具有第一弯折起点部(20A),且在靠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弯折起点部(20B)。第一弯折起点部(20A)为与其他的部位相比抗弯强度被设定得相对较低以在中央柱状物碰撞时最先弯折的部分,第二弯折起点部(20B)为与其他的部位相比抗弯强度较低但与第一弯折起点部(20A)相比抗弯强度较高的部分。保险杠RF(20)被构成为包括封闭截面结构的保险杠RF主体22、和被设置于保险杠RF主体(22)的内部且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处的支承部件(24)(防截面压溃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4742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80015464.3
申请日:2020-03-06
IPC: B60R19/04
Abstract: 在中央柱状物碰撞时能够使针对于动力单元的载荷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散。车辆前部结构(S1)具备左右一对前纵梁(10)、保险杠RF(加强件)(20)和动力单元(30)。保险杠RF(20)在相对于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位置而靠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的位置处具有第一弯折起点部(20A),且在靠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的位置处具有第二弯折起点部(20B)。第一弯折起点部(20A)为与其他的部位相比抗弯强度被设定得相对较低以在中央柱状物碰撞时最先弯折的部分,第二弯折起点部(20B)为与其他的部位相比抗弯强度较低但与第一弯折起点部(20A)相比抗弯强度较高的部分。保险杠RF(20)被构成为包括封闭截面结构的保险杠RF主体22、和被设置于保险杠RF主体(22)的内部且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处的支承部件(24)(防截面压溃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5571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080019563.9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古贺敦雄
Abstract: 本发明的汽车用加强钢构件,具有:钢板、第1树脂材料和第2树脂材料,所述第1树脂材料配置于所述钢板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2树脂材料配置于所述第1树脂材料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且具有基质树脂和在该基质树脂中所含有的增强纤维材料;具有:在所述第1树脂材料和所述第2树脂材料的与所述钢板的表面垂直的截面中,在所述第2树脂材料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2树脂材料的另一个端部之间的、沿着所述第2树脂材料与所述第1树脂材料的边界的长度为80mm以上的部位,所述第1树脂材料,形成有在所述截面中从所述第2树脂材料的2个所述端部到所述第1树脂材料的端部的长度X为3.0mm以上的突出部,所述第1树脂材料在室温下的杨氏模量为所述第2树脂材料在室温下的杨氏模量的1/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20379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80035599.3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PC: B23K11/11
Abstract: 一种点焊接头,具备:抗拉强度为1100MPa以上且以硬质马氏体组织为主体的第1钢板;重叠于所述第1钢板的第2钢板;在所述第1钢板与所述第2钢板之间形成的在所述第1钢板与所述第2钢板的界面处的直径为D的熔核;和硬度控制区域,所述硬度控制区域占有下述区域,所述区域是所述第1钢板的通过所述熔核的中心的板厚方向的截面的、所述第1钢板的所述板厚方向的全部且在板面方向上距离所述熔核的中心为0.5×D~1.0×D的区域,所述区域的硬度的最大值与硬度的最小值之差为80HV以下,所述区域的所述硬度的最大值低于所述第1钢板的硬度的最大值。
-
-
公开(公告)号:CN106488844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580037087.2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弯折部的强度、成形性以及外观的、新颖且被改良了的层叠金属板。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提供一种层叠金属板,其特征在于,该层叠金属板包括:芯层,其包括将由框架构成的桁架以矩阵状配置而成的第1桁架结构体和第2桁架结构体;第1金属板,其设于芯层的一侧的表面,至少与第1桁架结构体的顶点相接合;以及第2金属板,其设于芯层的另一侧的表面,至少与第2桁架结构体的顶点相接合,第1桁架结构体与第2桁架结构体和第2金属板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相接合,第2桁架结构体与第1桁架结构体和第1金属板这两者中的至少一者相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4466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80020087.5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保险杠横梁(100)具备封闭板(2)和帽构件(1)。帽构件(1)具有顶板(1a)、两个凸缘(1c)以及两个纵壁(1b)。帽构件(1)包括高强度部(10H)和低强度部(10L)。高强度部(10H)形成于包含两个纵壁(1b)各自的长度方向中央在内地沿长度方向至少250mm的区域。高强度部(10H)的抗拉强度为1.5GPa以上。低强度部(10L)在高强度部的外侧形成于沿长度方向为所述纵壁的高度以上的区域。低强度部的抗拉强度比所述两个纵壁的长度方向中央的抗拉强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91230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080005878.8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外装板以及具备外装板的汽车。该外装板包括钢板、第1粘接层、中间层、第2粘接层以及加强层,上述钢板与上述加强层夹着上述中间层,上述第1粘接层将上述钢板与上述中间层进行粘接,上述第2粘接层将上述中间层与上述加强层进行粘接,上述钢板的厚度为0.30~0.55mm,上述钢板的极限屈服应力为350MPa以上,当将上述加强层的面内方向上的平均杨氏模量设为E,上述加强层的面内方向上的平均每单位宽度的截面二次矩设为I时,每单位宽度的弯曲刚性ΔEI为45N·mm以上,上述中间层的厚度为0.1~2.0mm。
-
公开(公告)号:CN113316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980088582.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PC: B62D25/10
Abstract: 在汽车发动机罩中实现轻量化同时确保充分的抗变形刚度和抗凹坑性。汽车发动机罩(1)具有盖板(2)、加强构件(3)以及将盖板(2)与加强构件(3)接合的接合部(4)。加强构件(3)包括多个六边形的环状的单元(7)最紧密地配置而成的构造。单元(7)具有底板(11)、纵壁(12)以及顶板(13)。底板(11)与盖板(2)相邻。顶板(13)与盖板(2)分离。纵壁(12)配置于底板(11)与顶板(13)之间。单元(7)的六边形的环状的第1棱线(31)位于纵壁(12)与底板(11)之间。第1棱线(31)的一条边的长度(L1)在40mm以上且75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30211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80088583.9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PC: B62D25/10
Abstract: 在汽车内板和包括该汽车内板的汽车盖板中,实现轻量化同时确保盖板的抗变形刚度。汽车内板(2)具有多个局部单元(10),局部单元(10)包括凸缘(11)、与凸缘(11)连续的纵壁(12)以及与纵壁(12)连续并且与凸缘(11)分离的底部(13)。彼此相邻的局部单元(10、10)的底部(13、13)彼此相互对接而直接连续。底部(13)相互分离地配置并且彼此相邻的两个局部单元(10、10)的两个凸缘(11、11)间的距离(D1)的最大值为250mm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