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80878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980110991.6
申请日:2009-04-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川敦司
IPC: B60G21/055 , B60G17/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21/0553 , B60G2202/135 , B60G2202/32 , B60G2202/414 , B60G2204/4232 , B60G2204/62 , B60G2204/82 , B60G2204/8304 , B60G2206/427 , B60G2500/22 , B60G2800/012
Abstract: 稳定器装置包括:(a)一对扭杆(在下面简称为杆)50;(b)气缸装置,该气缸装置具有被在气缸体内配置成能够移动的活塞72,通过活塞划分出在内部容纳工作液的液体78室;以及(c)机构126、132,在一对杆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使活塞位于移动端,并当一对杆离开中立位置时使活塞离开移动端,当一对杆靠近中立位置时使活塞靠近移动端;并构成为:在通过容许工作液对液体室流出和流入而容许活塞向双向移动的状态、和通过只容许工作也对液体室流出和流入中的一种情况而只容许活塞的向靠近移动端的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一对杆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禁止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2325662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980157383.0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8 , B60G17/015 , B60G17/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6 , B60G17/018 , B60G17/08 , B60G2202/24 , B60G2400/102 , B60G2400/202 , B60G2400/206 , B60G2400/252 , B60G2400/91 , B60G2500/102 , B60G2600/184 , B60G2600/187 , B60G2800/162 , B60G2800/916
Abstract: 线性衰减系数Cs的大小被确定为中频簧上加速度的最大振幅值α越大线性衰减系数Cs越小。因此,在衰减力控制装置利用非线性H∞控制理论对簧上部件的振动进行衰减控制的情况下,当被输入到悬架装置的中频簧上加速度的最大振幅值α小时,线性衰减系数Cs被设定为大的值。由此,要求衰减力Freq也变大,从而能够迅速地抑制簧上部件的振动。另外,当中频簧上加速度的最大振幅值α大时,线性衰减系数Cs被设定为小的值。由此,要求衰减力Freq也变小,从而能够抑制中频振动输入时的乘坐舒适度的恶化,特别是振动速度大时的乘坐舒适度的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784318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480012488.4
申请日:2004-09-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B2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23/0408 , B60C23/0442 , B60C2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通信设备(200),其传输请求信号至设置于车轮(22)的气门(24)中的车轮侧传感器(31)及嵌入轮胎胎面(28)的轮胎侧传感器(32)。当车轮侧传感器(31)及轮胎侧传感器(32)接收来自车体通信设备(200)的请求信号时,各个反馈信号被传输至车体通信设备(200)。各个传输模式被设置为不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892599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080066817.9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川敦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57 , B60G13/02 , B60G17/06 , B60G2202/20 , F16F1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悬架装置。所述车辆用悬架装置通过地线(61),来对四个电磁式减震器(30)的电机(40FL、40FR、40RL、40RR)的第一通电端子(T1)的彼此进行连接。此外,用前轮侧倾衰减用线(62F)来对电机(40FL)和电机(40FR)的第二通电端子(T2)的彼此进行连接,用后轮侧倾衰减用线(62R)来对电机(40RL)和电机(40RR)的第二通电端子(T2)的彼此进行连接,用左车轮俯仰衰减用线(63L)来对电机(40FL)和电机(40RL)的第二通电端子(T2)的彼此进行连接,用右车轮俯仰衰减用线(63R)来对电机(40FR)和电机(40RR)的第二通电端子(T2)的彼此进行连接。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不仅对于车辆的跳动,还对于侧摆及前后颠簸产生适当的衰减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421614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80159147.2
申请日:2009-07-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川敦司
IPC: B60G17/00 , B60G17/016 , F16F15/03 , H02P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3/12 , B60G17/08 , B60G2300/60 , B60G2400/25 , B60G2400/7162 , B60G2500/10 , F16F15/03 , F16F2232/06
Abstract: 其特征在于具有电磁式减振器(10),所述电磁式减振器(10)包括:(i)伴随弹簧上部和弹簧下部的接近和分离动作而进行动作的电磁马达(46);以及(ii)外部电流(90),所述外部电路(90)被设置在该马达(46)的外部,并具有(A)仅允许从作为马达(46)的两个端子中的一个端子的第一端子(100)向作为另一个端子的第二端子(102)的电流流入的第一连接路CFEB、以及(B)仅允许从第二端子(102)向第一端子(100)的电流流入的第二连接路DFEA,所述电磁式减振器(10)针对弹簧上部和弹簧下部的接近动作,通过由马达(46)产生的发电电流流过第一连接路CFEB能够产生依赖于由电磁马达(46)产生的电动势的衰减力,针对分离动作,通过由马达(46)产生的发电电流流过第二连接路DFEA能够产生依赖于由电磁马达(46)产生的电动势的衰减力。根据本减振器系统,能够容易地使针对弹簧上部和弹簧下部的接近动作的衰减特性与针对分离动作的衰减特性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980878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0991.6
申请日:2009-04-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川敦司
IPC: B60G21/055 , B60G17/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21/0553 , B60G2202/135 , B60G2202/32 , B60G2202/414 , B60G2204/4232 , B60G2204/62 , B60G2204/82 , B60G2204/8304 , B60G2206/427 , B60G2500/22 , B60G2800/012
Abstract: 稳定器装置包括:(a)一对扭杆(在下面简称为杆)50;(b)气缸装置,该气缸装置具有被在气缸体内配置成能够移动的活塞72,通过活塞划分出在内部容纳工作液的液体78室;以及(c)机构126、132,在一对杆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使活塞位于移动端,并当一对杆离开中立位置时使活塞离开移动端,当一对杆靠近中立位置时使活塞靠近移动端;并构成为:在通过容许工作液对液体室流出和流入而容许活塞向双向移动的状态、和通过只容许工作也对液体室流出和流入中的一种情况而只容许活塞的向靠近移动端的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一对杆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禁止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2892599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080066817.9
申请日:2010-05-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川敦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57 , B60G13/02 , B60G17/06 , B60G2202/20 , F16F1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悬架装置。所述车辆用悬架装置通过地线(61),来对四个电磁式减震器(30)的电机(40FL、40FR、40RL、40RR)的第一通电端子(T1)的彼此进行连接。此外,用前轮侧倾衰减用线(62F)来对电机(40FL)和电机(40FR)的第二通电端子(T2)的彼此进行连接,用后轮侧倾衰减用线(62R)来对电机(40RL)和电机(40RR)的第二通电端子(T2)的彼此进行连接,用左车轮俯仰衰减用线(63L)来对电机(40FL)和电机(40RL)的第二通电端子(T2)的彼此进行连接,用右车轮俯仰衰减用线(63R)来对电机(40FR)和电机(40RR)的第二通电端子(T2)的彼此进行连接。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不仅对于车辆的跳动,还对于侧摆及前后颠簸产生适当的衰减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325662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0980157383.0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8 , B60G17/015 , B60G17/0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6 , B60G17/018 , B60G17/08 , B60G2202/24 , B60G2400/102 , B60G2400/202 , B60G2400/206 , B60G2400/252 , B60G2400/91 , B60G2500/102 , B60G2600/184 , B60G2600/187 , B60G2800/162 , B60G2800/916
Abstract: 线性衰减系数Cs的大小被确定为中频簧上加速度的最大振幅值α越大线性衰减系数Cs越小。因此,在衰减力控制装置利用非线性H∞控制理论对簧上部件的振动进行衰减控制的情况下,当被输入到悬架装置的中频簧上加速度的最大振幅值α小时,线性衰减系数Cs被设定为大的值。由此,要求衰减力Freq也变大,从而能够迅速地抑制簧上部件的振动。另外,当中频簧上加速度的最大振幅值α大时,线性衰减系数Cs被设定为小的值。由此,要求衰减力Freq也变小,从而能够抑制中频振动输入时的乘坐舒适度的恶化,特别是振动速度大时的乘坐舒适度的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883899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80066700.0
申请日:2010-05-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7/00 , F16F15/02 , F16F15/03 , B60G17/015 , B60G2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3/02 , B60G17/08 , B60G2202/20 , B60G2300/60 , F16F15/03 , F16F223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架装置(1),其具备:具有电机(40)和滚珠丝杠机构(35)的电气式减震器(30)、电路(101)、反相放大电路(120)、以及惯性补偿电容器(Cp)。电路(101)对被设置在电机(40)上的两个通电端子之间进行电连接。反相放大电路(120)与电路(101)电连接。在反相放大电路(120)的输出端子(O)上连接有惯性补偿电容器(Cp)。在电机(40)以及电路(101)中,随着簧上部件和簧下部件的接近动作以及远离动作而流有发电电流,并且还流有表示滚珠丝杠轴(36)以及电机(40)的转子等的旋转体的惯性力的惯性等效电流(Im)。在惯性补偿电容器(Cp)中流有与惯性等效电流(Im)反相的电流(Ip)。通过该反相的电流(Ip),从而抵消了惯性等效电流(Im)。
-
公开(公告)号:CN100429087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480012488.4
申请日:2004-09-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B2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23/0408 , B60C23/0442 , B60C2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通信设备(200),其传输请求信号至设置于车轮(22)的气门(24)中的车轮侧传感器(31)及嵌入轮胎胎面(28)的轮胎侧传感器(32)。当车轮侧传感器(31)及轮胎侧传感器(32)接收来自车体通信设备(200)的请求信号时,各个反馈信号被传输至车体通信设备(200)。各个传输模式被设置为不相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