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3191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680002007.0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守谷嘉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38 , F01L1/344 , F01L1/352 , F01L2820/032 , F02D2200/602 , F02D2250/21 , Y02T10/18
Abstract: 对于根据目标VVT相位(φT)与实际VVT相位(φ)之间的偏差(Δφ)所获得的参考阀正时改变速率(A),当由驾驶员操纵造成的油门开度改变速率(Δθth)较小时,VVT-ECU对阀正时改变速率设置限制。当油门开度的改变速率(Δθth)较大时,它随着参考阀正时改变速率(A)而改变阀正时。
-
公开(公告)号:CN101321931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80045220.X
申请日:2006-10-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进气阀的相位处于最大延迟角度与CA(1)之间的第一区域中的情况下,以减速比R(1)减小电动机输出轴与链轮之间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速度来改变进气阀的相位。在进气阀的相位处于CA(2)与最大提前角度之间的第二区域中的情况下,以减速比R(2)减小电动机输出轴与链轮之间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速度来改变进气阀的相位。只要相对旋转的旋转方向相同,则对于最大延迟角度与CA(1)之间的第一区域以及CA(2)与最大提前角度之间的第二区域,进气阀的相位都沿相同方向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00404801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610006296.3
申请日:2006-01-25
IPC: F01L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22 , F01L1/024 , F01L1/352 , F01L2101/00 , F01L2820/032
Abstract: 可变气门正时控制器具有一种相位调节机构(10)。该相位调节机构(10)包括分别与发动机的驱动轴和从动轴同步地旋转的第一旋转元件(11)和第二旋转元件(16)、与第一旋转元件(11)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一臂(20)以及与第二旋转元件(16)和第一臂(20)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二臂(21)。在第一臂(20)中,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距离L1。在第二臂(21)中,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距离L2。比值L1/L2限定在0.5至2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311391A
公开(公告)日:2001-09-05
申请号:CN01108956.3
申请日:2001-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34 , F01L3/20 , F01L2001/0537 , F01L2001/34426 , F01L2001/34463 , F01L2001/34473 , F01L2001/34483 , F01L2250/02 , F01L2800/03 , F01L2800/05 , F01L2820/041 , F01L2820/042 , F01L2820/044 , F02D2013/0292 , F02D2041/001 , Y02T10/18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11)的配气正时控制装置,该发动机包括一偏压装置(54),当该配气正时处于一预定范围时,例如,当该配气正时处于该发动机利用启动配气正时进行启动的启动配气正时的延迟侧时,该偏压装置给进气阀或排气阀(19,20)的凸轮轴(21,22)施加一偏压力以便使该发动机的配气正时处于一预定状态,该配气正时控制装置由一个控制器(92)控制,该控制器根据该偏压装置的偏压力控制该配气正时。
-
公开(公告)号:CN10187415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80100208.8
申请日:2009-02-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守谷嘉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 , F02D13/06 , F02D41/0087 , F02D41/1483 , F02D41/2464 , F02D2041/001 , F02D2041/0012 , Y02T10/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可变气门操作机构(100)的控制装置(26)和控制方法,其用于包括所述可变气门操作机构(100)和气门停止机构(24、25)的多缸内燃机(1)。所述可变气门操作机构(100)包括改变发动机气门(9、10)的气门特性的可变机构部和驱动所述可变机构部的作动器(120)。所述气门停止机构(24、25)停止至少一个气缸中的发动机气门(9、10)的开/闭。设定作动器(120)的控制变量(DT)使得气门特性的实际值(VT)与目标值(VTp)一致。用于设定所述控制变量(DT)并且用于使实际值(VT)与目标值(VTp)一致的控制特性值以如下方式被设定:当执行减缸操作时的所述控制特性值与当执行全缸操作时的控制特性值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389829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780006426.6
申请日:2007-01-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变阀正时设备及用于其的控制方法。ECU执行包括下述步骤的程序:检测发动机速度NE(S100);如果发动机速度NE等于或低于阈值NE(0)(S120为“是”),则停止向进气VVT机构的电动机供电(S104)。
-
公开(公告)号:CN101107427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680003118.3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守谷嘉人
IPC: F01L1/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44
Abstract: 内燃机(2)包括多个可变阀正时机构VVT(10d至16d),每个可变正时机构对应于一对列(6、8)中一列。当在对应于其中一列(6、8)的VVT中检测到异常时,将对应于正常VVT的列中发动机起动时的进气阀(10、12)的阀关闭正时调节到这样的阀正时,即与在发动机通常起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动机动力相比,所述阀正时增大燃烧所产生的动力。具体地,在对应于正常工作的VVT的列中发动机起动时的进气阀(10、12)的阀关闭正时接近发动机(2)的进气行程的下死点。结果,补偿了由于VVT异常而导致的发动机起动性能的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3319C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01108956.3
申请日:2001-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34 , F01L3/20 , F01L2001/0537 , F01L2001/34426 , F01L2001/34463 , F01L2001/34473 , F01L2001/34483 , F01L2250/02 , F01L2800/03 , F01L2800/05 , F01L2820/041 , F01L2820/042 , F01L2820/044 , F02D2013/0292 , F02D2041/001 , Y02T10/18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11)的配气正时控制装置,该发动机包括一偏压装置(54),当该配气正时处于一预定范围时,例如,当该配气正时处于该发动机利用启动配气正时进行启动的启动配气正时的延迟侧时,该偏压装置给进气阀或排气阀(19,20)的凸轮轴(21,22)施加一偏压力以便使该发动机的配气正时处于一预定状态,该配气正时控制装置由一个控制器(92)控制,该控制器根据该偏压装置的偏压力控制该配气正时。
-
公开(公告)号:CN1266941A
公开(公告)日:2000-09-20
申请号:CN00103792.7
申请日:2000-03-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42 , F01L1/08 , F01L1/34 , F01L1/344
Abstract: 实现气门特性根据内燃机的需要而变化的可变气门特性控制设备和可变气门控制设备中使用的三维凸轮。在进气门的情况下,三维凸轮通过驱动可变气门特性控制设备实现两个升降曲线和在这两个升程曲线之间连续挛的升程曲线。在气门操作角内这两个升程曲线在最高点的迟后侧(应为提前侧)提供不同的升程量,而在最高点的迟后侧提供相同的升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10905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180021593.4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442
Abstract: 一种可变气门正时设备,包括:改变气门正时并且将气门正时锁定于最延迟正时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对液压流体被供给到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模式进行控制的控油阀;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在设定范围内改变控油阀的占空比,设定范围包括提前灵敏带(AR3)、延迟灵敏带(AR1)、保持范围(BR2)、提前解除范围(BR3)和延迟解除范围(BR1)。在提前解除范围(BR3)内,气门正时的变化速度高于气门正时在保持范围(BR2)内的变化速度,并且壳体转子与叶片转子脱离。当发动机运行状态为解除请求状态时,控制器将控油阀的占空比设定在提前解除范围(BR3)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