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7543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0495270.4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能区分催化剂层的劣化与排水的不良进行检测的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器通过如下的检查处理来检测催化剂层的劣化和/或排水的不良。控制器执行从燃料电池单元除去水的排水处理。控制器取得燃料电池单元的输出电流密度为第1基准电流密度A1时的燃料电池单元的电压(第1电压)和该输出电流密度为第2基准电流密度A2(>A1)时的电压(第2电压)。在第1电压低于第1阈值电压且第2电压高于第2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控制器输出表示为催化剂层劣化、排水不存在不良的第1判定信号。在第1电压高于第1阈值电压且第2电压低于第2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控制器输出表示为催化剂层不存在劣化、排水产生了不良的第2判定信号。

    膜电极接合体和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7456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577348.7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维持发电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耐久性的膜电极接合体和具备该膜电极接合体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所述膜电极接合体是具有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接合于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一面的阳极催化剂层以及接合于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另一面的阴极催化剂层的燃料电池用的膜电极接合体,所述膜电极接合体含有铈离子,并具有发电区域和非发电区域,所述发电区域在中心部的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两面具备催化剂层,所述非发电区域在外周部的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至少一面没有催化剂层,所述发电区域的单位面积的铈离子的含量比所述非发电区域的单位面积的铈离子的含量多。

    膜电极接合体和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745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0577348.7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维持发电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耐久性的膜电极接合体和具备该膜电极接合体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所述膜电极接合体是具有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接合于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一面的阳极催化剂层以及接合于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另一面的阴极催化剂层的燃料电池用的膜电极接合体,所述膜电极接合体含有铈离子,并具有发电区域和非发电区域,所述发电区域在中心部的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两面具备催化剂层,所述非发电区域在外周部的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的至少一面没有催化剂层,所述发电区域的单位面积的铈离子的含量比所述非发电区域的单位面积的铈离子的含量多。

    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5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651333.5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用在燃料电池组中的膜电极组件包括:电解质膜;形成在电解质膜的第一表面上的阳极催化剂层;形成在电解质膜的第二表面上的阴极催化剂层;堆叠在阳极催化剂层上的阳极气体扩散层;和堆叠在阴极催化剂层上的阴极气体扩散层。阳极催化剂层、阴极催化剂层、阳极气体扩散层和阴极气体扩散层具有每单位厚度相同的绝热性能。膜电极组件满足T1+T3 T4中的所有关系,其中阳极催化剂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1,阴极催化剂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2,阳极气体扩散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3,并且阴极气体扩散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