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1613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107373.9

    申请日:2007-06-04

    Abstract: 气囊装置的气囊折叠后收容于收容部位中。气囊具有构成外周壁的外部气囊、和配置于外部气囊内的内部气囊。内部气囊具有向外部气囊供给膨胀用气体的流出口,具有以前端细的袋状膨胀的腕部。腕部在气囊装置动作时的内部气囊维持膨胀完成形状期间,向环部的上表面侧推压外部气囊中的从收容部位脱离的周缘脱离部位,并且可以维持推压的状态。

    气囊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9493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10107373.9

    申请日:2007-06-04

    Abstract: 气囊装置的气囊折叠后收容于收容部位中。气囊具有构成外周壁的外部气囊、和配置于外部气囊内的内部气囊。内部气囊具有向外部气囊供给膨胀用气体的流出口,具有以前端细的袋状膨胀的腕部。腕部在气囊装置动作时的内部气囊维持膨胀完成形状期间,向环部的上表面侧推压外部气囊中的从收容部位脱离的周缘脱离部位,并且可以维持推压的状态。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49072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102644.2

    申请日:2005-09-12

    Abstract: 本发明的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以使车体侧壁部和驾驶员侧壁部重叠并平坦地展开,减小以气体用开口为中心的直径方向的外周缘间的宽度尺寸的方式,通过三个工序折叠后被收容。折叠的第一工序是,使车体侧、驾驶员侧壁部重叠并平坦地展开,将左右两缘侧,在车体侧壁部侧,设置卷入部位,进行折叠。折叠的第二工序是,将前后两缘侧,在驾驶员侧壁部侧折叠,同时以通过折叠的两个部位,将气体用开口的上方大致分成两部分而覆盖的方式,进行折叠。第三工序是,将在第二工序中折叠后的左右两缘侧,向上方侧弯曲,进行折叠。本发明的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在气囊的展开膨胀初期时,可以确保气囊中央附近的厚度。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0477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201055.8

    申请日:2016-03-31

    Abstract: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在气囊承接驾驶者时的驾驶者侧壁部向车体侧壁部接近时,排气用条带的一对连结带部松弛,罩部使从流入用开口离开的隔离缘侧从外侧开口穿过,由此将外侧部的外侧开口和内侧部的内侧开口连通而使通气孔开口。对于排气用条带而言,流入用开口将从与驾驶者侧壁部的中央结合的部位延伸的部位和罩部连结,使得从流入用开口离开的隔离缘与流入用开口侧的接近缘相比而长度尺寸更短。

    气囊
    7.
    发明授权
    气囊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28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079320.7

    申请日:2011-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03 B60R21/2342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该气囊在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具有临时结合部,其使外周壁彼此结合而形成,在气囊的内压上升时解除结合状态。将外周壁的一部分折起并向气囊的内周侧凸出而构成的缝褶部具有:两个相对壁部;反转部,其构成缝褶部的底部;以及开口侧端部,其位于各相对壁部中,与气囊的外表面相连续。临时结合部使相对壁部彼此结合而构成,形成向反转部侧延伸的线状,将末端配置在开口侧端部附近,将末端配置在反转部附近。

    气囊
    9.
    发明公开
    气囊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28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79320.7

    申请日:2011-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03 B60R21/2342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该气囊在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具有临时结合部,其使外周壁彼此结合而形成,在气囊的内压上升时解除结合状态。将外周壁的一部分折起并向气囊的内周侧凸出而构成的缝褶部具有:2个相对壁部;反转部,其构成缝褶部的底部;以及开口侧端部,其位于各相对壁部中,与气囊的外表面相连续。临时结合部使相对壁部彼此结合而构成,形成向反转部侧延伸的线状,将末端配置在开口侧端部附近,将末端配置在反转部附近。

    气囊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5614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160809.6

    申请日:2006-1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具有以下部分而构成:气囊,其具有排出孔,该排出孔可以使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的一部分排出;开闭控制装置,其可以控制排出孔的开闭;以及风门件,其设置为,与开闭控制装置和远离气囊外周面侧的开闭控制装置一侧的排出孔周缘相连接,可以使排出孔开口的开闭,在气囊的排出孔周缘上设置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在维持与气囊膨胀时的风门件的开闭控制装置的连接时,被风门件挤压外周面侧,维持排出孔的闭口状态,并且,在解除气囊膨胀时的风门件与开闭控制装置的连接时,被膨胀用气体挤压而以增大排出孔的开口面积的方式打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