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693044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393163.X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上座板、中间钢衬板、下座板,所述上座板的底面为凸球面,中间钢衬板的顶面为凹球面,凸球面与凹球面相匹配,凸球面与凹球面间设置有球面摩擦副;下座板顶面设置有凹槽,中间钢衬板底面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台,下座板与中间钢衬板间、凹槽与凸台间设置有平面摩擦副;所述上座板、中间钢衬板、下座板的外侧四周设置防雨雪护罩。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角与温变位移分离式耐寒球型支座,能满足桥梁的转角和温变位移,同时支座的转角和温变位移分开设置,并且在高寒地区及雨雪气候环境下具备可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1697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711232359.1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空铁轨道桥梁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控制系统(11)、传感器信号接收装置(12)、第一传感器(13)、非接触式表面温度传感器(14)、第二传感器(15)、腹板位移传感器(16)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17),轨道梁(1)的摄像头(6)通过伸缩臂(5)连接于检查车车身(3),在检查车车身上安装控制系统(11),控制系统(11)控制照明设备(8)、摄像头(6)、伸缩臂(5)以及车辆的前进、后退与停止,非接触式表面温度传感器(14)、第二传感器(15)振动信号采集装置(17)均安装在检查车车身(3)的底部。本发明可以远程遥控,实现无人驾驶,方便检测人员外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004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73462.5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桥梁实现无缝伸缩的方法,在伸缩装置上设置一块顶板和两块底板;伸缩装置的两块底板之间存在间隙,即轨道梁间隙,伸缩装置的上表面没有间隙;当轨道梁距离增大时,两块底板之间间隙变大,两块底板发生方向相离的纵向位移,此时顶板通过斜置滑块在底板的滑槽上横向移动,达到梁缝变大的效果;当轨道梁距离减小时,两块底板之间间隙变小,两块底板发生方向相对的纵向位移,此时,顶板通过斜置滑块在底板的滑槽上横向移动,达到梁缝变小的效果;在轨道梁伸缩的过程中,车轮始终可以保证行驶于顶板之上,实现桥梁的无缝伸缩,避免列车行进中因间隙而产生剧烈的震动。本发明可达到有效保证列车平稳性并减小噪音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81697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232359.1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空铁轨道桥梁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控制系统(11)、传感器信号接收装置(12)、第一传感器(13)、非接触式表面温度传感器(14)、第二传感器(15)、腹板位移传感器(16)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17),轨道梁(1)的摄像头(6)通过伸缩臂(5)连接于检查车车身(3),在检查车车身上安装控制系统(11),控制系统(11)控制照明设备(8)、摄像头(6)、伸缩臂(5)以及车辆的前进、后退与停止,非接触式表面温度传感器(14)、第二传感器(15)振动信号采集装置(17)均安装在检查车车身(3)的底部。本发明可以远程遥控,实现无人驾驶,方便检测人员外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6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950213.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康 , 张兴宏 , 尤广杰 , 田勇康 , 董阳阳 , 贾优秀 , 沈海瑞 , 武芳文 , 宫润喜 , 彭东 , 任淯威 , 雷海鹏 , 曹立壮 , 徐雁文 , 周津斌 , 李黎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便于型钢柱精准定位的临时固定装置,属于型钢高空对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精准定位且操作方便的用于高空多段型钢柱对接定位的临时固定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第四固定座的结构均相同,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通过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之间也通过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的两侧均固定第二固定板,四根紧固螺栓分别穿过对应第二固定板上的通孔后与第一固定板上的固定板螺纹孔螺纹连接。本发明用于上下段型钢柱高空对接时的临时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70903.6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下穿高铁桥梁工程中控制桥梁变形的方法,计算既有高铁桥梁下顶进段及现浇段U型槽长度、基坑与既有高铁桥梁的距离、下穿既有高铁桥梁范围U型槽两侧的地面下道路防护桩的数量和长度;分层开挖基坑,预制顶进段U型槽结构,顶进段U型槽结构上设置临时U型槽顶刚架,施工后背桩并安装千斤顶顶进系统;开挖基坑的同时,施作道路防护桩;顶进段U型槽结构底板下度土体固化处理;将顶进段U型槽沿设计坡度逐步向既有高铁桥梁方向顶进,顶进段U型槽前端土体在顶进的同时挖除;顶进过程中,动态控制压重措施;顶进段U型槽就位后,施作现浇段U型槽;逐步减少压重措施。本发明可以控制桥墩台顶变形满足新规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77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93094.2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向轮可升降的转向架及与其配套设置的轨道梁及其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导向组件、液压驱动系统、轮对组件以及动力系统,其中:所述导向组件由液压驱动系统驱动调整位置,实现导向轮的上升和下降;所述轨道梁与转向架相适配,通过设置导向槽与导向轮产生挤压作用,避免轨道车辆倾覆,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所述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实现轨道交通车辆在轨行区和普通地面段进行切换,以方便利用其它社会资源进行轨道交通车辆的充能、检修、维护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极大缩减车辆段、停车场规模,减少项目建设期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569647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21914.2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IPC: E01D2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顶推滑移装置,该装置包括其上分别设置有凹槽的上、下支承板,所述上支承板的凹槽内安装有球冠衬板,球冠衬板的上部平面与上支承板的凹槽底部相接触,球冠衬板的下部球面与螺柱的径向端面相契合,所述的螺柱连接锁紧螺母且其上部的凸缘与上支承板的侧壁相接触;所述下支承板的凹槽内安装活塞杆,活塞杆上设置有与下支承板的侧壁形成密封的密封圈,下支承板的侧壁内安装有与活塞杆螺纹连接的限位环,下支承板的底部开有连接液压系统且与所述活塞杆底部的环形流道相通的液压孔,所述的下支承板嵌装在滑道内。其优点是:可同时满足测力、调高两项使用要求并对竖向支承点的受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掌握桥梁各支承点竖向力的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62519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23592.5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横向平移就位的工法,该方法包括加工并安装两个连续滑移系统、加工并安装两个抗倾覆系统、拼装斜拉桥主体结构的主塔结构和主梁结构、利用牵引设备将主塔结构及其两侧的承托结构牵引至两个连续滑移系统上并同时使两个抗倾覆系统位于斜拉桥主体结构下部的两侧以及将斜拉桥主体结构由桥梁拼接线位平移至桥梁设计线位等步骤。其优点是:克服了现有的悬臂法施工、纵向顶推法施工以及转体法施工的诸多缺点,降低了在铁路、公路上方作业的风险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桥下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影响,无需加大斜拉桥的跨度,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更无需分节段施工,以在短时间内的连续作业完成斜拉桥的整体横向平移,从而提高施工进度和整体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342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41447.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组式桥面安全防护设施及设计方法,设于桥梁两侧,预埋槽道直接预埋于桥面上或预埋于防撞墙顶部,立柱底端与预埋槽道连接,若干立柱沿预埋槽道竖向间隔设置;立柱截面为工字型,其左右两侧设有槽道;若干立柱顶部固接有水平设置的柱顶横杆;相邻立柱之间连接有功能模组单元,功能模组单元为防抛网模组单元、声屏障模组单元、栏杆模组单元或异物侵限报警模组单元;防抛网模组单元为防抛网,声屏障模组单元为吸声板,栏杆模组单元为多个排列设置的栏杆;异物侵限报警模组单元为异物侵限报警装置,异物侵限报警装置与外部控制中心连接。本发明可满足不同桥梁各种防护要求,方便集中生产和采购,在规模化生产后可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