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刀具对软土中孤石和硬岩凸起可掘性判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404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27930.5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盾构刀具对软土中孤石和硬岩凸起可掘性判别装置,包括试件箱等,试件箱正面开设有切削口,试件箱的内腔中放置有岩石试件、填充介质和低强度素混凝土墙,试件箱与顶推机构连接,正对切削口的刀架设置在刀具动力机构上,刀架上设置有刀具。以及可掘性判别方法,在试件箱内腔中放置岩石试件、切削口浇筑低强度素混凝土墙固定岩石试件;将试件箱内腔的剩余空间用填充介质填充满;刀具切削岩石试件;监测岩石试件掘进切削速度等;判断盾构刀具在软弱地层夹杂孤石或硬岩凸起等不利条件下的适应性。本发明能真实反映软土中孤石和硬岩凸起的受力和约束状态,并模拟盾构刀具的掘进切削,准确判别软土中孤石和硬岩凸起是否具有可掘性。

    盾构刀具对软土中孤石和硬岩凸起可掘性判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40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27930.5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盾构刀具对软土中孤石和硬岩凸起可掘性判别装置,包括试件箱等,试件箱正面开设有切削口,试件箱的内腔中放置有岩石试件、填充介质和低强度素混凝土墙,试件箱与顶推机构连接,正对切削口的刀架设置在刀具动力机构上,刀架上设置有刀具。以及可掘性判别方法,在试件箱内腔中放置岩石试件、切削口浇筑低强度素混凝土墙固定岩石试件;将试件箱内腔的剩余空间用填充介质填充满;刀具切削岩石试件;监测岩石试件掘进切削速度等;判断盾构刀具在软弱地层夹杂孤石或硬岩凸起等不利条件下的适应性。本发明能真实反映软土中孤石和硬岩凸起的受力和约束状态,并模拟盾构刀具的掘进切削,准确判别软土中孤石和硬岩凸起是否具有可掘性。

    一种预应力沉管隧道管节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24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39240.1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沉管隧道管节建造方法,在干坞内绑扎管节底板钢筋,铺设预应力张拉的套管及钢绞线,浇筑管节底板混凝土;施工管节侧墙及中隔墙钢筋混凝土;绑扎管节顶板钢筋,铺设预应力张拉的套管及钢绞线,浇筑顶板混凝土;施工管节两端封门结构;钢绞线锁定在管节侧墙上的锚固端内,管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后,顶板、底板的钢绞线同时在中隔墙处由张拉端水平张拉,到达张拉预定值后,锁定钢绞线;在预埋套管内注浆,套管封堵,锚具手孔封堵;施工管节外防水层,管节干坞内起浮,安装舾装构件,准备管节浮运。本发明适应于更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管节,沉管隧道适应性增强;可提高管节的耐久性,并且可大大降低沉管隧道总造价。

    一种用于岩土体地层的暗挖大跨无柱地下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786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89249.8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体地层的暗挖大跨无柱地下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隧洞拱顶上方纵向施作若干上横向导洞,利用上横向导洞预先对隧洞拱顶及侧墙范围内岩土体进行竖向或斜向加固处理,待加固范围达到强度要求后,在所有上横向导洞内部施作横向连系梁,并在所有横向连系梁和所有上横向导洞侧壁预留斜向孔洞;利用上横向导洞、横向联系梁、横向框架梁和两个斜向对拉的预应力锚索等配合,将横向导洞与隧洞拱顶范围内的结构构件及岩土体形成一个整体,抵抗上部荷载,保证了整体受力体系的抗弯性能,且上横向导洞与横向框架间岩土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保证了整体受力体系的抗剪性能。

    无干坞水下浅埋明挖大型通道基本结构单元及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24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45900.7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干坞水下浅埋明挖大型通道基本结构单元及建造方法,该方法所用基本结构单元具有如下特点:每节基本结构单元长度在20‑25m,一端设置封门,另一端为敞口结构,封门的下端设置排水泄压阀;基本结构单元的端部环绕设置橡胶止水带,内部固定有可调节进、排水容量的起浮兼压重舱室;所述基本结构单元的底部设置至少四个轴线定位脚座。本发明所述的通道基本结构单元可直接在平地上预制,无需修建大型临时干坞,减少了临时工程投入,节省了水下通道的造价和工期;基本结构单元可通过滑道由陆域滑入水域,通过调节起浮兼压重舱室内的空气体积,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并由浮吊船牵引并沉放,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水上施工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