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1200368.4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地铁出入口的排烟装置,本发明涉及排烟装置技术领域,一号门板、二号门板和三号门板的一侧边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轴部,维护口的一侧边、一号门板以及二号门板上与设置有轴部相对的一侧边上均固定有配接轴部,配接轴部与轴部上下相互贯通设置,且利用轴体上下贯穿连接;位于中部空间左右两侧的外壳中开设有门口,门口内侧的中部空间内活动设置有移动门;所述的移动门由门扇、上滑轨和下滑轨构成;上滑轨固定在其上方的型钢支架的底部,下滑轨固定在其下方的型钢支架上部。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超长出入口,能够满足火灾排烟、为消防疏散创造时间功能,并能减少土建排烟机房占地面积,可结合出入口造型进行定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9070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6731.5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业与民用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简化排烟系统的可变防烟分区构造,包括可变防烟分区构造,所述可变防烟分区构造的内部纵向位置设置有防烟分区固定边界,所述可变防烟分区构造的内部横向位置依次设置有防烟分区可变边界一和防烟分区可变边界二,通过防烟分区固定边界与防烟分区可变边界一或防烟分区可变边界二垂直设置划定防烟分区,且所述防烟分区范围可变;所述防烟分区可变边界一和防烟分区可变边界二的相邻间距构成排风通道。通过不同位置火灾时防烟分区的划分变化,将排烟风管和排烟口划入火灾所在的防烟分区,确保需进行排烟的防烟分区有排烟口,满足排烟功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09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40965.3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铁区间联络通道双减震防火门,包括外门框、内门框、中轴体、弹簧阻尼器、柔性防火软接、防火密闭垫片、门扇、三点锁定推杠逃生锁、门轴、闭门器和门把手,所述外门框内部设有内门框和门扇;所述外门框的侧边均匀分布设有多个弹簧阻尼器,所述门扇与内门框中部的中轴体通过门轴连接;所述外门框和所述内门框的上下框体内部均对称设有多个磁铁;所述门扇的两侧以中轴体的中心点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别设有三点锁定推杠逃生锁、门把手和闭门器;所述三点锁定推杠逃生锁的上方设有闭门器。本发明克服现有防火门在区间隧道承受反复隧道风压引起变形甚至脱落的不足,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640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64781.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管廊通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内集约化管廊的通风方法,包括通行车道、盾构井、管廊,所述通行车道的底部依次设置有管廊、救援车道、检修通道;所述盾构井设置于隧道两端,所述盾构井与通行车道、管廊、救援车道、检修通道连通,所述盾构井顶部设置有出地面风井;所述管廊包含多个防火分隔,所述每个防火分隔均为独立的通风分区,所述通风分区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火分隔墙。通过第一防火分隔墙将管廊分隔出排风小室,利用行车道汽车交通风、射流风机形成的机械风作用,在排风口处形成负压区,同时利用两端加压风机形成的正压推力,达到管廊内的排污风、引新风的通风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3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00368.4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地铁出入口的排烟装置,本发明涉及排烟装置技术领域,一号门板、二号门板和三号门板的一侧边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轴部,维护口的一侧边、一号门板以及二号门板上与设置有轴部相对的一侧边上均固定有配接轴部,配接轴部与轴部上下相互贯通设置,且利用轴体上下贯穿连接;位于中部空间左右两侧的外壳中开设有门口,门口内侧的中部空间内活动设置有移动门;所述的移动门由门扇、上滑轨和下滑轨构成;上滑轨固定在其上方的型钢支架的底部,下滑轨固定在其下方的型钢支架上部。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超长出入口,能够满足火灾排烟、为消防疏散创造时间功能,并能减少土建排烟机房占地面积,可结合出入口造型进行定制。
-
公开(公告)号:CN213574184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484362.6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地铁出入口的排烟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烟装置技术领域,一号门板、二号门板和三号门板的一侧边上下两端均固定有轴部,维护口的一侧边、一号门板以及二号门板上与设置有轴部相对的一侧边上均固定有配接轴部,配接轴部与轴部上下相互贯通设置,且利用轴体上下贯穿连接;位于中部空间左右两侧的外壳中开设有门口,门口内侧的中部空间内活动设置有移动门;所述的移动门由门扇、上滑轨和下滑轨构成;上滑轨固定在其上方的型钢支架的底部,下滑轨固定在其下方的型钢支架上部。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超长出入口,能够满足火灾排烟、为消防疏散创造时间功能,并能减少土建排烟机房占地面积,可结合出入口造型进行定制。
-
公开(公告)号:CN207004571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797620.1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2 , E21F1/00 , E06B5/12 , E06B5/16 , E06B3/70 , E05F15/72 , E05F15/611 , E05F15/53 , E05C17/56 , E05B6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特殊岔线区间阻烟门系统,阻烟门受控于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和信号系统指令而运转的综合自动阻烟系统。将阻烟门系统应用于地铁隧道的特殊岔线区间,令阻烟门受控于综合监控系统和信号系统,根据需求启闭,实现列车通行、阻烟隔气、辅助隧道通风系统和正线区间气流组织的功能。该阻烟门系统平时通过电磁固定装置将门扇固定在开启状态,磁吸力可承受±3000Pa的活塞风压,保证列车安全通行;火灾时,电磁固定装置接受指令,断电消磁,利用阻烟门自带的电动启闭装置将阻烟门闭合,依靠多重门锁斜舌和斜舌插孔,使得门扇牢固地锁定,从而隔绝特殊岔线区间的气流流动。本实用新型减少土建和设备的一次投资,提高地铁隧道区间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269631U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21762428.0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金海 , 唐上明 , 龙桂荧 , 梁艳 , 李静文 , 张玲霞 , 徐展宏 , 刘志强 , 胡焕仪 , 李丹 , 曹楷 , 王彦泽 , 廖荣 , 吴晋兰 , 潘洁 , 龚唯丹 , 龙品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风口风量平衡的机构,包括干管管段,所述干管管段的外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靠近干管管段一段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节挡板,所述调节挡板的中部设置有自攻螺孔一,所述干管管段的外部靠近出风口一侧设置有自攻螺孔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干管管段、固定挡板、调节挡板和出风口的配合,解决了需要在送风支管上设置更多的调节机构,从而增加了风管系统的空间需求的问题,且通过自攻螺孔一、自攻螺孔二、单头螺栓、内螺母和外螺母的配合,解决了调节系统结构较多,不便于操控,不利于对每个送风口的风量调节到完全平衡状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004366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803822.2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铁区间联络通道双减震防火门,包括外门框、内门框、中轴体、弹簧阻尼器、柔性防火软接、防火密闭垫片、门扇、三点锁定推杠逃生锁、门轴、闭门器和门把手,所述外门框内部设有内门框和门扇;所述外门框的侧边均匀分布设有多个弹簧阻尼器,所述门扇与内门框中部的中轴体通过门轴连接;所述外门框和所述内门框的上下框体内部均对称设有多个磁铁;所述门扇的两侧以中轴体的中心点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别设有三点锁定推杠逃生锁、门把手和闭门器;所述三点锁定推杠逃生锁的上方设有闭门器。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防火门在区间隧道承受反复隧道风压引起变形甚至脱落的不足,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68169U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621223695.0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站台门上方的手动风门,包括框架、固定门扇、滑动门扇、滑动机构、手柄和限位机构,所述框架设置于地铁站台门门体结构上方,所述固定门扇嵌装在所述框架的框内,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以嵌装所述滑动机构的嵌装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零部件少、操作维修方便、手动启闭,不需要消耗电能,简单易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