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0866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38501.7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修正的桥式振弦应变计,第一振弦固定于第一、第二固定端之间,第二振弦固定于第二、第三固定端之间,第三振弦固定于第四、第五固定端之间,第四振弦固定于第五、第六固定端之间,第一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一激振电磁线圈,第二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二激振电磁线圈,第三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三激振电磁线圈,第四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四激振电磁线圈,检测仪器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激振电磁线圈相连接,第一与第二电磁线圈串联、第三与第四电磁线圈串联,这两部分串联结构组成并联结构,四部分激振电磁线圈为对称关系,可有效提高应变计灵敏性、精度、抗干扰能力及测量数据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6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10938501.7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修正的桥式振弦应变计,第一振弦固定于第一、第二固定端之间,第二振弦固定于第二、第三固定端之间,第三振弦固定于第四、第五固定端之间,第四振弦固定于第五、第六固定端之间,第一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一激振电磁线圈,第二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二激振电磁线圈,第三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三激振电磁线圈,第四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四激振电磁线圈,检测仪器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激振电磁线圈相连接,第一与第二电磁线圈串联、第三与第四电磁线圈串联,这两部分串联结构组成并联结构,四部分激振电磁线圈为对称关系,可有效提高应变计灵敏性、精度、抗干扰能力及测量数据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9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534883.9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覆盖区域构建应变场的方法。现有对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求解应变场的数学模型算法复杂,且效率低、精度低。本发明通过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获得所有站点的位移场,构建站点的Delaunay三角网,并构建每个三角形顶点的索引;利用每个站点的位移值给对应三角形顶点赋值,建立三角形坐标与位移场函数关系以及应变场与位移的关系,求出主应变率、面膨胀率以及最大剪切应变率。本发明建立的三角网避免狭长尖锐三角形,优化了拓扑结构和区域网型,三角网拓扑关系稳定且唯一,优化了应变场建模算法,提高了解算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34883.9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覆盖区域构建应变场的方法。现有对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求解应变场的数学模型算法复杂,且效率低、精度低。本发明通过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获得所有站点的位移场,构建站点的Delaunay三角网,并构建每个三角形顶点的索引;利用每个站点的位移值给对应三角形顶点赋值,建立三角形坐标与位移场函数关系以及应变场与位移的关系,求出主应变率、面膨胀率以及最大剪切应变率。本发明建立的三角网避免狭长尖锐三角形,优化了拓扑结构和区域网型,三角网拓扑关系稳定且唯一,优化了应变场建模算法,提高了解算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1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318048.3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棋盘格测试的CORS站点选取方法。传统震间形变研究中用于反演的CORS站点选用断裂带周围块体上的站点,具有盲目性。本发明利用GIS软件,在断裂带两侧对称选取多条虚拟线段;在虚拟线段上选取多个特征点,作为模拟CORS站点;沿断裂带走向及倾向方向,设置两排节点;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进行正反演棋盘格测试,棋盘格黑白灰度图颜色差异越小,测试节点模型对CORS站点数据的分辨率和反演的可靠程度越高,并以此作为选点依据。本发明的研究成果为地震断层活动性研究人员在进行断层布点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节约了建设CORS站点昂贵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10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18048.3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棋盘格测试的CORS站点选取方法。传统震间形变研究中用于反演的CORS站点选用断裂带周围块体上的站点,具有盲目性。本发明利用GIS软件,在断裂带两侧对称选取多条虚拟线段;在虚拟线段上选取多个特征点,作为模拟CORS站点;沿断裂带走向及倾向方向,设置两排节点;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进行正反演棋盘格测试,棋盘格黑白灰度图颜色差异越小,测试节点模型对CORS站点数据的分辨率和反演的可靠程度越高,并以此作为选点依据。本发明的研究成果为地震断层活动性研究人员在进行断层布点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节约了建设CORS站点昂贵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2628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192479.9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应变计联合测量方法及系统,采用多应变计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数据采集,将每个应变计同时测的数据分为一组,当一组数据最大差值都小于等于1%测量值时,并输出其算数平均值为应变;当一组数据中位差值小于等于1%测量值时和最大差值小于等于2%测量值时,输出其加权平均值为应变;当一组数据的中位差值和最大差值都不满足以上两种情况时,输出其加权平均值为应变;按此规则,再将某一时间段得到的数据进行算数平均,得到测量结果,这样可以起到显著减小随机误差的作用,通过多应变计减小仪器固有误差和高频率采样减小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应变计的误差得以减小,以满足工程对于应变测量高精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426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92479.9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应变计联合测量方法及系统,采用多应变计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数据采集,将每个应变计同时测的数据分为一组,当一组数据最大差值都小于等于1%测量值时,并输出其算数平均值为应变;当一组数据中位差值小于等于1%测量值时和最大差值小于等于2%测量值时,输出其加权平均值为应变;当一组数据的中位差值和最大差值都不满足以上两种情况时,输出其加权平均值为应变;按此规则,再将某一时间段得到的数据进行算数平均,得到测量结果,这样可以起到显著减小随机误差的作用,通过多应变计减小仪器固有误差和高频率采样减小测量随机误差使得应变计的误差得以减小,以满足工程对于应变测量高精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1178306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649654.1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在线修正的桥式振弦应变计,第一振弦固定于第一、第二固定端之间,第二振弦固定于第二、第三固定端之间,第三振弦固定于第四、第五固定端之间,第四振弦固定于第五、第六固定端之间,第一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一激振电磁线圈,第二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二激振电磁线圈,第三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三激振电磁线圈,第四振弦上设置可引发激振的第四激振电磁线圈,检测仪器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激振电磁线圈相连接,第一与第二电磁线圈串联、第三与第四电磁线圈串联,这两部分串联结构组成并联结构,四部分激振电磁线圈为对称关系,可有效提高应变计灵敏性、精度、抗干扰能力及测量数据有效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56605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2063217.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通风软管储存仓的通风机,包括:通风机主体与风筒,所述风筒底部设置有支座,所述通风机主体设置于风筒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后部套设有储存仓壳体,以在储存仓壳体的内侧壁与风筒的外侧壁形成有呈筒状的用于储存通风软管的储存仓,所述储存仓朝后敞口。使用时,将通风软管存放于该储存仓中,使用时将通风软管从开口处拉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通风软管过度移动导致的通风软管不顺直,进而造成的通风不畅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