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334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44680.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草地草种便携式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现有的人工采集装置使用时,草体本身会被拔出地表,破坏原生植被。本发明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外壳前端安装有锯齿挡板和一组直立排布的毛刷辊;毛刷辊前端超出装置外壳;动力装置驱动毛刷辊转动;装置外壳后端底部为草种收集盒安装仓,仓内设置有草种收集盒;挡板后端和收集盒前端设置坡面,锯齿挡板后端坡面与草种收集盒前端坡面顺接;草种收集盒左侧设置有进风口防护网,进风口防护网内侧连接鼓风风扇;收集盒右侧开设杂质排出风口。本发明通过人工推动、电驱动毛刷辊和锯齿挡板的协作配合,可刮落草本植物种子,毛刷辊结构也避免植物被连根拔起破坏草地。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4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156670.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地下水疏排对隧顶植被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目前对于隧顶植被的环境影响程度及评价方法,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和方法体系。本发明对地下水疏排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因子,从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角度进行分类,构建了水文地质影响评价指标,从隧顶植被类型的角度进行分类,构建了植被影响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类,评价了不同隧道工程对隧顶植被的环境影响程度。本发明能快速实现对铁路隧道地下水疏排对隧顶植被的环境影响强度定性评价,有效减少项目前期调查、后期监控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4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156670.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地下水疏排对隧顶植被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目前对于隧顶植被的环境影响程度及评价方法,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和方法体系。本发明对地下水疏排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因子,从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的角度进行分类,构建了水文地质影响评价指标,从隧顶植被类型的角度进行分类,构建了植被影响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类,评价了不同隧道工程对隧顶植被的环境影响程度。本发明能快速实现对铁路隧道地下水疏排对隧顶植被的环境影响强度定性评价,有效减少项目前期调查、后期监控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382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27999.X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高寒珍稀草本植物监测抚育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鲜有高寒区珍稀草本的监测、抚育技术措施的问题。本发明可根据高寒珍稀草本环境胁迫和植物阳光、水分、养分需求情况进行遮阳庇荫自动调节、水分、养分自动添加,有效监测并抚育高寒珍稀草本植物。包括野外监测设施和远程控制模块,其中野外监测设施包括数据采集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近地环境检测装置;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土壤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养分输送装置;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水分添加装置;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遮阳装置;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实时监控模块;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电源模块;以及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数据传输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6239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63205.3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植物移栽的微生物菌肥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既解决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又稳定了微生物菌种活性和功能,实现了植物移栽效果的提高。微生物菌肥采用以下原料制成:有机肥、微生物菌剂;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1000‑2000:1;微生物菌剂包括两株细菌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一株放线菌嗜热淀粉酶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diastaticus),两株真菌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暹罗芽孢杆菌、耐盐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19505、CGMCC No.19502;嗜热淀粉酶链霉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134;日本曲霉、草酸青霉的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7700、CGMCC No.7699。暹罗芽孢杆菌、耐盐芽孢杆菌、嗜热淀粉酶链霉菌、日本曲霉与草酸青霉额重量比为1:1:2:1:1。
-
公开(公告)号:CN114299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62649.0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铁路沿线珍稀动植物生境适宜区变化的量化预测方法,其克服了现有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中存在的物种分布数据不足、缺乏定量化的变化预测方法、评价结论主观性较强,工作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等途径获取得到铁路建设后物种的存在点数据;从气候变量、地形变量、人为干扰变量、土地利用变量、水文变量中筛选出重要的环境变量因子,并在ArcGIS Toolbox中创建模型批量处理;利用MaxEnt模型预测拟建铁路在工程建设前后沿线珍稀动植物在上述约束条件下的潜在分布;利用ArcGIS通过栅格计算和空间分析得出工程建设前后的生境适宜区的数量和范围变化并出图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0641.8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扰动区植被可恢复性评价的方法。当前植被恢复工程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本发明选取月降水量、月均温度、土壤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冻融天数、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8个关键环境指标,评估区域生态状况,并采用标准化处理和多因子叠加分析,结合栅格代数运算,将处理后的数据代入植被可恢复性评估模型,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将结果可视化,生成评价图,实现植被可恢复性的综合评估;并进一步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影响植被可恢复性的关键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探测分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植被恢复工程中因缺乏科学评估而导致植被修复效率低下或失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803443U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21491105.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草地草种便携式收集装置。现有的人工采集装置使用时,草体本身会被拔出地表,破坏原生植被。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外壳前端安装有锯齿挡板和一组直立排布的毛刷辊;毛刷辊前端超出装置外壳;动力装置驱动毛刷辊转动;装置外壳后端底部为草种收集盒安装仓,仓内设置有草种收集盒;挡板后端和收集盒前端设置坡面,锯齿挡板后端坡面与草种收集盒前端坡面顺接;草种收集盒左侧设置有进风口防护网,进风口防护网内侧连接鼓风风扇;收集盒右侧开设杂质排出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推动、电驱动毛刷辊和锯齿挡板的协作配合,可刮落草本植物种子,毛刷辊结构也避免植物被连根拔起破坏草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