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结构限位装置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888280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001332.9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结构限位装置,涉及铁路桥梁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钢板、第一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钢板以及限位钢棒,第一钢板设置在桥梁墩台上;第一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一钢板上,第一限位装置与第一钢板固定连接,第一限位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一限位装置的内部,第二限位装置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钢板的一侧与第二限位装置固定相连,第二钢板的另一侧与梁体固定相连;限位钢棒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固定设置在第一限位装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一限位装置的内部,再通过限位钢棒贯穿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实现了桥梁结构纵、横、竖三个方向的限位。

    一种基于滑动式的斜拉桥基础

    公开(公告)号:CN220580045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2120114.7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滑动式的斜拉桥基础,涉及桥梁减振技术领域,包括摩擦单元,摩擦单元包括第一摩擦面板与第二摩擦面板,第一摩擦面板设置于桥梁塔座底面,第二摩擦面板设置于垫层表面;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第一预埋件、第二预埋件和限位杆,第一预埋件设置在桥梁塔座侧面,第二预埋件设置在混凝土台座靠近桥梁塔座的内侧,第一预埋件与第二预埋件之间通过限位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用桥塔与下部基础分离式设计,使得在地震时,通过桥塔与下部基础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剪力,再通过再桥梁两侧的限位装置,保证桥梁的位移在安全范围内,既保障了地震作用下桥梁的结构安全,又保证了桥梁正常状态下的使用安全。

    一种钢桁加劲大跨度真空管梁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807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11353.3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桁加劲大跨度真空管梁,包括:n型管、U型梁、两排加劲主桁和多根平联杆;所述n型管固定在U型梁的顶端,n型管和U型梁之间形成沿桥梁延伸方向的管道;所述两排加劲主桁设置于真空管梁的中跨段,并分别位于n型管的两侧,加劲主桁的底端固定在U型梁的顶部;所述多根平联杆沿桥梁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n型管的正上方,且每根平联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排加劲主桁上。应用本发明可以延长真空管梁的跨度,提高真空管梁的跨越能力,从而满足未来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发展对大跨度桥梁的需求。

    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

    公开(公告)号:CN220503652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22216752.9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拱形跨座式单轨梁桥,涉及拱桥技术领域,包括轨道基础和第一支撑部件,所述轨道基础截面为矩形,梁桥上设有两根所述轨道基础,两根所述轨道基础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为镂空V字形,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轨道基础,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中间设有拱形加固件,所述拱形加固件的两个拱脚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件两个支脚的中部,所述拱形加固件的上端连接并支撑所述轨道基础。本实用新型通过矩形的轨道基础,增高了梁体高度,实现了梁桥结构跨度的增加。通过合理设计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结构,减轻了梁桥的整体质量,满足梁桥整体刚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梁桥的观赏性。

    一种高架车站桥梁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60893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636958.9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架车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架车站桥梁结构,所述结构包括桥梁结构、站厅、站台梁以及支撑柱,所述桥梁结构包括框架墩横梁和至少两个框架横梁墩柱,相邻两个框架横梁墩柱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框架横梁墩柱的一侧与绿化带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横梁墩柱的另一侧与所述框架墩横梁固定连接;站台梁设置在桥梁结构的上方;站厅设置在站台梁的下方;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框架墩横梁与所述站台梁之间,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与所述站台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与所述框架墩横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桥梁结构和站厅、站台梁分离,使站厅位于站台梁的下方,可以充分的利用站台梁下的空间,实现车站体量轻型化,满足道路通行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