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10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369249.4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大连研发中心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车辆的第一待处理数据,并将第一待处理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待处理数据,其中,第一待处理数据包括具有不同格式类型的数据;获取待测车辆的第一模型数据,并对第一模型数据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第二模型数据;对第二待处理数据与第二模型数据进行映射处理,得到关联关系;根据关联关系对第二待处理数据和/或第二模型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本发明解决了车辆试验过程待测车辆的三维模型、传感器与待处理数据之间无法共享数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8356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369255.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大连研发中心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G01M1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83 , G01M17/08 , G05B19/41835 , G05B19/41845 , G05B19/4189 , G05B2219/232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分析系统、方法以及装置。其中,该系统包括:试验台及控制系统,用于实时采集待测车辆的试验过程数据;在线数据分析系统,与试验台及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在试验台及控制系统采集试验过程数据的过程中,对试验过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得到待测车辆的试验分析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待测车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0154623.4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F17/18 , G01M17/0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荷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依据采集到的载荷信号,计算得到多个载荷循环。基于各个载荷循环的损伤值,确定载荷循环的多个取值区间。解析载荷信号,得到载荷值与时间戳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载荷值与取值区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依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匹配时间戳和取值区间,得到各个载荷循环在实际工况中的作用时间。依据作用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对各个载荷循环进行重构,得到载荷谱。相较于现有技术,依据作用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对各个载荷循环进行重构,不改变载荷信号的实际工况作用顺序。可见,利用本申请得到的载荷谱,与实际工况之间不存在较大差别,使得疲劳试验的精度得到有效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53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844483.9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车体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及其驱动信号的获取方法,该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实际运行中的实测车辆在第一设定测力点处的实测载荷数据和在第一设定部位处的第一应变数据;步骤S2,依据实测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工况状态对实测载荷数据进行解耦,以获取各工况下的工况载荷;步骤S3,将各工况载荷分别变换为损伤等效的正弦载荷谱块信号;步骤S4,以正弦载荷谱块信号为目标信号获取初始驱动信号,并以初始驱动信号驱使试验车体进行动作;步骤S5,获取试验车体在第二设定部位处的第二应变数据,以第二应变数据对应的损伤数据与第一应变数据对应的损伤数据相匹配为目标调整初始启动信号,以获取最终驱动信号。该方法获取的驱动信号通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70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54623.4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6K9/00 , G06F17/18 , G01M17/0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荷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依据采集到的载荷信号,计算得到多个载荷循环。基于各个载荷循环的损伤值,确定载荷循环的多个取值区间。解析载荷信号,得到载荷值与时间戳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载荷值与取值区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依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匹配时间戳和取值区间,得到各个载荷循环在实际工况中的作用时间。依据作用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对各个载荷循环进行重构,得到载荷谱。相较于现有技术,依据作用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对各个载荷循环进行重构,不改变载荷信号的实际工况作用顺序。可见,利用本申请得到的载荷谱,与实际工况之间不存在较大差别,使得疲劳试验的精度得到有效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20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46264.3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装置及疲劳试验方法,其中,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待试验铁路车辆的车厢,支撑结构与车厢固定连接;载荷模拟机构,包括外力加载结构以及与外力加载结构连接的传力组件,传力组件与设置在车厢上的压车梁相配合,外力加载结构通过传力组件对压车梁施加向下的外力。本发明的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装置及疲劳试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铁路车辆疲劳试验台不能模拟翻车机工况下压车梁及车体受到的载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54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850205.4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的疲劳试验台及拨车或挡车工况的疲劳试验方法,该疲劳试验台在以往的疲劳试验台的基础上改造而成,通过在以往的疲劳试验台上增设约束装置,达到了既能够模拟行进工况,还能够模拟拨车工况和挡车工况的效果。而且,该疲劳试验台在模拟拨车工况和挡车工况时借助既有的纵向作动器实现了对车钩和拨车座的加载,因而改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该疲劳试验方法在进行试验前标定出纵向作动器施加的载荷与拨车座受到的载荷之间的传递系数,从而能够根据纵向作动器施加的载荷大小换算出拨车座所受的载荷大小,从而能够准确地控制拨车座受到的载荷与目标载荷一致,因而试验结果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54625.3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荷谱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依据采集到的载荷信号,计算得到多个载荷循环。解析载荷信号,得到多个特征峰值,特征峰值用于指示预设时间段内载荷信号的最大载荷值。基于最大载荷值的取值,为特征峰值设置序号标识。按照特征峰值对应的时间戳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对目标取值区间内的载荷循环进行重构,得到载荷谱。按照特征峰值所对应的时间戳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对目标取值区间内的载荷循环进行重构,不会改变载荷信号的实际工况作用顺序。可见,利用本申请所述方法得到的载荷谱,与载荷信号的实际工况之间不存在较大差别,疲劳试验的精度与可信度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53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44483.9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车体加速疲劳试验方法及其驱动信号的获取方法,该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实际运行中的实测车辆在第一设定测力点处的实测载荷数据和在第一设定部位处的第一应变数据;步骤S2,依据实测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工况状态对实测载荷数据进行解耦,以获取各工况下的工况载荷;步骤S3,将各工况载荷分别变换为损伤等效的正弦载荷谱块信号;步骤S4,以正弦载荷谱块信号为目标信号获取初始驱动信号,并以初始驱动信号驱使试验车体进行动作;步骤S5,获取试验车体在第二设定部位处的第二应变数据,以第二应变数据对应的损伤数据与第一应变数据对应的损伤数据相匹配为目标调整初始启动信号,以获取最终驱动信号。该方法获取的驱动信号通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20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0446264.3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装置及疲劳试验方法,其中,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待试验铁路车辆的车厢,支撑结构与车厢固定连接;载荷模拟机构,包括外力加载结构以及与外力加载结构连接的传力组件,传力组件与设置在车厢上的压车梁相配合,外力加载结构通过传力组件对压车梁施加向下的外力。本发明的铁路车辆压车梁的疲劳试验装置及疲劳试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铁路车辆疲劳试验台不能模拟翻车机工况下压车梁及车体受到的载荷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