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1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37349.0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E21B43/26 , E21B43/3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弥合缝网的水平井段簇优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水平井段簇优化的初始变量,并根据所述初始变量计算缝网的初始弥合系数;根据所述初始弥合系数采用预设的优化算法计算更新后的变量;根据所述更新后的变量计算出更新后的弥合系数;判断该更新后的弥合系数是否满足阈值条件;若满足阈值条件时,确定该更新后的弥合系数为最优弥合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241610.1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所述实验装置用于模拟煤储层煤粉的运移;实验装置包括:岩心驱替系统,包括输出口,设置为通过输出口输出驱替流体;岩心夹持系统,包括设有夹持腔的夹持器;夹持腔设置为容纳岩心模型;夹持器还设有与夹持腔连通的入口和出口;岩心驱替系统的输出口与入口连通;核磁监测系统,包括具有核磁共振腔的核磁共振设备以及与核磁共振设备电连接的显微成像仪;夹持器置于核磁共振腔内;显微成像仪设置为对岩心模型内的煤粉运移情况进行实时成像。利用该实验装置可直观揭示煤粉在煤层中的运移状态以及煤粉运移所引起的储层的空间变化,为制定合理的煤粉管控措施以及保障煤层气井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88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686845.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成型模具,包括:成型箱体,包括隔离出多个间隔区域的隔离架、与所述隔离架拼接并围闭所述间隔区域形成多个成型腔的多个侧围板;底板,与所述成型箱体的底端配合组装,围闭所述成型腔的底部;顶板,与所述成型箱体的顶端配合组装,围闭所述成型腔的顶部。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79107.7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不同吸附机制的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从样品吸附量与湿度的对应关系数据库中获取样本数据;分别采用预先设置的模型,对所述样本数据进行拟合,并确定最优拟合条件下模型的第一参数;所述模型为修正GAB模型或修正Dent模型;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参数的所述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吸附机制下吸附量与湿度的关系;基于所述不同吸附机制下吸附量与湿度的关系,确定不同吸附机制的影响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0984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50014.0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煤层气不同生产阶段气水渗透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开采阶段的不同,将所述生产阶段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单相水流动阶段、近井地带非饱和单相流动阶段、近井地带气水两相流动阶段、单相气流动阶段;根据有效应力效应、因气体解吸引起的煤基质收缩效应、因水解吸引起的煤基质收缩效应、克林肯伯格效应对渗透率的制约,结合渗透率与压力的经验模型计算所述渗透率。本发明首次针对煤层气井四个生产阶段,分别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四效应”影响的气水渗透率计算模型,进而可以更准确、快速地预测煤层气井动态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699555.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枯竭煤层气储层进行碳封存的方法。利用进入衰竭期且不产水不产气的煤层气井,通过注入过热高温压力水蒸气在对流环境体系下生成大量的裂隙提高储层渗透率,为CO2的注入提供渗流通道,进而提升了CO2的注入效率,同时过热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液态水溶液溶解了煤层中的钙、镁、铁、硫、铝、硅、钾等离子,会与注入的CO2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矿物实现了永久且对环境无害的矿物化固碳,而煤层中原有的孔隙实现了CO2的物理吸附固碳。本发明实现了CO2物理和化学的双重封存效果,提升了CO2封存的高效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17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1288236.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煤层气含气量检测系统及实验室。所述煤层气含气量检测系统设于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包括收纳区、处理区、检测区以及供操作者行走的通道;所述收纳区和所述检测区分设于所述通道的两侧,所述处理区位于所述收纳区和所述检测区之间,且位于所述通道的端部;所述处理区,设有对样品进行装罐和破碎处理的仪器;所述检测区,设有检测样品解吸气的仪器;所述收纳区,用于存储物品。该系统基于有限的空间,对煤层气含气量检测系统内的各仪器进行合理的布局,以提高煤层气含气量检测系统整体的可靠性、舒适性和经济性,以保证实验操作者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39602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112271.1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获得描述真实煤岩的气体解吸特征公式,并根据低渗煤层储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获取压力分布情况求取煤层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进而量化评价储层内流体流动状态对井间干扰影响。本申请通过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获得描述真实煤岩的气体解吸特征公式,同时,考虑煤层储层内部流体流动状态对井间干扰的影响,引入了流动状态对压力传递机理和传播速度的影响,因而提高了煤层气井间干扰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9602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12271.1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获得描述真实煤岩的气体解吸特征公式,并根据低渗煤层储层压力与含水饱和度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获取压力分布情况求取煤层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进而量化评价储层内流体流动状态对井间干扰影响。本申请通过考虑煤岩真实水环境对气体解吸的影响,获得描述真实煤岩的气体解吸特征公式,同时,考虑煤层储层内部流体流动状态对井间干扰的影响,引入了流动状态对压力传递机理和传播速度的影响,因而提高了煤层气井间干扰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46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64669.3
申请日:2023-02-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压裂信号增强装置及应用方法,其装置包括三层球体结构,其由内向外一侧设有核心层、中间层和包裹层;所述包裹层破坏用于引爆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爆炸触发核心层爆炸,所述三层球体内设有支撑轴,支撑轴一端固定于包裹层内壁另一端穿过中间层连接核心层外壁,该装置可实现水力压裂过程中岩石破裂信号增强,为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中数据采集提供准确的信号源,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明确人造裂缝空间位置与闭合时间,有利于准确计算储层的有效改造区域体积(SRV),同时也微幅提高储层渗透率,适用于页岩、煤层及其他储层的体积改造工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