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煤层气解吸的实验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651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93054.2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煤层气解吸的实验方法,该实验方法采用煤层气解吸模拟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将储层样品和地层模拟液装入样品罐中;步骤S02,开启第一加压泵对样品罐加压,在样品罐内的压力达到模拟地层压力后,关闭第一加压泵;步骤S03,开启第二加压泵,使样品罐的出气口处的排气压力达到预设解吸压力,进行气体解吸,并用计量组件测量解吸出的气体体积。本发明的实验方法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煤层气储存环境,不但可进行地层中固、气、液三相共存环境下的气体解吸模拟,还可进行不同解吸压力下气体解吸的模拟,进而获得贴近实际情况的气体解吸规律,并且该实验方法简单、对外部环境要求低,能够在复杂的现场开展模拟实验。

    一种封堵球抗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28181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676158.6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堵球抗压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抗压筒、入口封堵、出口封堵和压力泵,其中:所述入口封堵和所述出口封堵分别封装在所述抗压筒的两个筒口处,形成抗压腔,所述抗压腔内放置有封堵球;所述压力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入口封堵,所述入口封堵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分别与所述管路和所述抗压腔相通,用于向所述注液孔内注入液体而增压。该装置填补了封堵球抗压实验的空白,将封堵球置于抗压腔中,通过压力泵加压至预设压力值后,由压力泵泄压,拆除入口封堵观察封堵球的变形状态,重复多次上述操作,即可实现测知封堵球的抗压能力的目的。

    一种封堵球抗压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28181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676158.6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堵球抗压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抗压筒、入口封堵、出口封堵和压力泵,其中:所述入口封堵和所述出口封堵分别封装在所述抗压筒的两个筒口处,形成抗压腔,所述抗压腔内放置有封堵球;所述压力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入口封堵,所述入口封堵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分别与所述管路和所述抗压腔相通,用于向所述注液孔内注入液体而增压。该装置填补了封堵球抗压实验的空白,将封堵球置于抗压腔中,通过压力泵加压至预设压力值后,由压力泵泄压,拆除入口封堵观察封堵球的变形状态,重复多次上述操作,即可实现测知封堵球的抗压能力的目的。

    一种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

    公开(公告)号:CN1037252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81084.5

    申请日:201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该水泥浆包括:1单位质量的G级油井水泥、0.35~0.55单位质量的粉煤灰、0.7~0.8单位质量的水、0.05单位质量的微硅、0.002~0.0045单位质量的分散剂、0.02~0.06单位质量的早强剂和0.01~0.012单位质量的降失水剂;且,所述水、所述分散剂和所述早强剂的用量分别随所述粉煤灰用量增加而增加;且,所述水泥浆的密度为1.66~1.75克/立方厘米,水灰比为0.52。本发明的水泥浆具有较低的密度,在保证水泥石强度的同时减小水泥石收缩,避免固井中出现水泥返高不达标、第二胶结面强度低、水泥浆失水严重等问题。

    一种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25276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681084.5

    申请日:2013-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487 C04B28/00 C04B1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该水泥浆包括:1单位质量的G级油井水泥、0.35~0.55单位质量的粉煤灰、0.7~0.8单位质量的水、0.05单位质量的微硅、0.002~0.0045单位质量的分散剂、0.02~0.06单位质量的早强剂和0.01~0.012单位质量的降失水剂;且,所述水、所述分散剂和所述早强剂的用量分别随所述粉煤灰用量增加而增加;且,所述水泥浆的密度为1.66~1.75克/立方厘米,水灰比为0.52。本发明的水泥浆具有较低的密度,在保证水泥石强度的同时减小水泥石收缩,避免固井中出现水泥返高不达标、第二胶结面强度低、水泥浆失水严重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