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9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50808.5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能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气态环境下延伸率的测定方法和测定装置,测定方法,包括:制备测试区域贴合有第一标尺和第二标尺的管线钢测试样品;将测试样品两端的固定区域穿过氢气试验箱与慢拉伸仪的上下拉伸夹具固定,使得测试区域处于密封的氢气试验箱内;在目标条件下对管线钢测试样品进行拉伸试验,基于数据采集单元收集拉伸试验的视频和音频数据;基于拉伸试验的视频和音频数据获取管线钢测试样品断裂时位移和延伸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量误差大、测量设备体积较大、测量安全性差和薄壁、刚性较弱的样品难以夹持测量等问题,实现了安全、高效准确地测量高压气态环境下的金属的延伸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977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1811583843.3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矩阵式组合的氧化再生装置,一种矩阵式组合的氧化再生装置,采用多台小型氧化再生塔组合构成,其特征在于:多台小型氧化再生塔分成M列并联构成,每列由N台小型氧化塔串联构成多级氧化再生装置;所述的由N台小型氧化塔串联构成的多级氧化再生装置包括第一至第N级小型氧化再生塔,其中第一级小型氧化再生塔与吸收塔出口汇管连接,相邻两级小型氧化再生塔之间分别用溢流管连接,第一级小型氧化再生塔底通过一级硫浆泵连接到过滤机,其他各级小型氧化再生塔底分别通过硫浆泵连接到第一级小型氧化再生塔或前级小型氧化再生塔,第N级小型氧化再生塔通过贫液泵连接吸收塔贫液入口汇管。
-
公开(公告)号:CN116808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60310.7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膜法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一体化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利用CO2和N2对膜的渗透速率相差很大的特点,首先利用脱碳膜组进行膜分离,从原料气中分离CO2,得到CO2产品气和N2混合气,CO2产品气通过脱水和液化得到高纯度的液相CO2,N2混合气通过脱氮膜组再次进行膜分离,得到高纯度的N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同时从烟气中获得精制的CO2和N2,避免了N2的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二级二段CO2捕集膜进行脱碳,采用三级脱氮膜组进行脱氮,能够提高CO2和N2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71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043953.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1/70 , C02F101/22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硫化改性微米零价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硫化改性零价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持续通入氮气,使溶液的溶解氧值降低为0;将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微米零价铁粉,充分振荡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将得到的第一混合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得到第二混合液,密闭状态下翻转振荡12~24h,以得到硫化改性零价铁。本发明制得的硫化改性微米零价铁材料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处理含有氯代有机污染物物的废水时,具有良好的效果。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可实现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6101.9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储氢装置,涉及地下储氢技术领域,包括储氢岩洞,所述储氢岩洞内用于储存氢气,所述储氢岩洞位于地下岩层;所述储氢岩洞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衬砌层,所述密封衬砌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密封内衬层和衬砌层,所述密封内衬层能够对所述储氢岩洞内的氢气进行密封,所述衬砌层位于所述密封内衬层与所述储氢岩洞的内壁之间,能够对所述密封内衬层进行固定。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地下储氢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能够降低由于生化反应造成的氢气损失,提高体积储氢效率,地质条件灵活且不受巨厚盐岩地层约束,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39619.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氦装置和天然气提氦方法,属于提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包括换热单元、提氦单元、脱氮单元和氮膨胀循环制冷单元。采用独立的氮膨胀循环制冷单元提供装置需要的全部冷量,无需额外添加外部制冷器,装置结构简单且能耗低,同时独立的制冷系统具有很好的适应变工况操作条件。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高含氮贫氦天然气提氦,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进行提氦时,天然气进入第一预冷换热器、第二预冷换热器、深冷换热器、一级提氦塔和二级提氦塔提取天然气中少量的氦气,再经过脱氮塔更深程度的脱除二次粗氦中的氮,解决了由于氮含量高和氮难以分离而影响氦产品浓度的问题,能从天然气中获得高浓度氦,且氦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9676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293188.6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媒系统的热媒膨胀罐安装高度确定方法及热媒系统,该热媒系统包括:热媒循环泵,包括热媒循环泵入口;热媒膨胀罐,包括:热媒油注入口、热媒油排出口和加压气体入口,热媒油排出口通过管线与热媒循环泵入口连通,加压气体入口,用于向热媒膨胀罐注入惰性气体,使得热媒膨胀罐内的气体压力P罐内气体满足以下条件:P罐内气体>P蒸汽压+ΔP+P必需-P热媒油,其中,P蒸汽压为热媒油介质的蒸汽压,ΔP为热媒循环泵入口的管线摩阻,P必需为必需净正吸入压,P热媒油为热媒膨胀罐与热媒循环泵之间的热媒油静压力;其中,P热媒油=ρgh,ρ为热媒油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热媒膨胀罐内的热媒油最大液面高度与热媒循环泵入口之间的高度差。实现了根据需要来设置热媒膨胀罐的安装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90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49627.1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1B32/182 , B82Y30/00 , B82Y40/00 , B01J21/18 , B01J27/24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富CO2胺溶液的解吸再生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气凝胶、再生催化剂及其应用和富CO2胺溶液的再生方法,所述石墨烯气凝胶的B酸含量为0.001‑0.05mmol/g,比表面积为40‑200m2/g,孔径在20nm以下的孔的体积占石墨烯气凝胶的总孔体积的比例不低于50%。该石墨烯气凝胶应用于富CO2胺溶液的再生催化剂中,有利于催化CO2解吸,降低解吸初始温度和结束温度,提高解吸速率,缩短解吸时间,降低解吸能耗和提高解吸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8773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630455.7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陆诗建 , 李清方 , 刘建武 , 王智 , 张新军 , 刘海丽 , 王翀 , 江克金 , 史林青 , 陈宏福 , 毛彦辉 , 陆胤君 , 于惠娟 , 刘海燕 , 柳亭 , 闫广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捕集回收CO2的烟囱装置,包括:烟道,以及设置在烟道中的碱洗段和吸收段,其中:碱洗段,通过喷淋碱液,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碱洗段自下而上包括:集液盘、碱液出口、气体分布器和至少一个碱液喷头;以及吸收段,设置在碱洗段的上方,通过喷淋贫液吸收烟气中的CO2,吸收段自下而上包括:第一升气帽集液器、富液出口和数个贫液喷头。本发明的捕集回收CO2的烟囱装置利用了现有工厂的烟囱结构,在烟囱的烟道内设置碱洗段和吸收段,取代了现有技术中CO2捕集工艺中设置的净化塔和吸收塔的作用,减少了设备的投入成本和维护成本,有利于CO2捕集工艺的推广应用,在实际工业应用中显示巨大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9457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193201.2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装式稠油装车停靠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稠油装车运输技术领域,该系统主要包括:第一装车油路管、与第一装车油路管连通的第二装车油路管、第一截断阀、装车泵、停靠系统管路、第二截断阀、回流泵、公接头和母接头;第一截断阀和装车泵设置在第一装车油路管上;第一装车油路管的一端用于连接外界的装车来油汇管;第二装车油路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母接头;回流泵和第二截止阀设置在停靠系统管路上,停靠系统管路的一端与第二装车油路管连通,停靠系统管路的另一端安装有公接头。本发明通过回流泵、截断阀、公接头、母接头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下装式装车方式,可在稠油装车和停靠时实现零泄露和零污染,提升稠油安全性和环保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