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8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60310.7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膜法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一体化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利用CO2和N2对膜的渗透速率相差很大的特点,首先利用脱碳膜组进行膜分离,从原料气中分离CO2,得到CO2产品气和N2混合气,CO2产品气通过脱水和液化得到高纯度的液相CO2,N2混合气通过脱氮膜组再次进行膜分离,得到高纯度的N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同时从烟气中获得精制的CO2和N2,避免了N2的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二级二段CO2捕集膜进行脱碳,采用三级脱氮膜组进行脱氮,能够提高CO2和N2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90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49627.1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1B32/182 , B82Y30/00 , B82Y40/00 , B01J21/18 , B01J27/24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富CO2胺溶液的解吸再生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气凝胶、再生催化剂及其应用和富CO2胺溶液的再生方法,所述石墨烯气凝胶的B酸含量为0.001‑0.05mmol/g,比表面积为40‑200m2/g,孔径在20nm以下的孔的体积占石墨烯气凝胶的总孔体积的比例不低于50%。该石墨烯气凝胶应用于富CO2胺溶液的再生催化剂中,有利于催化CO2解吸,降低解吸初始温度和结束温度,提高解吸速率,缩短解吸时间,降低解吸能耗和提高解吸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195841.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制氢系统的氢气储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制氢、储氢、管道输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制氢单元与储氢单元的属性参数;根据制氢单元全年的氢气单位时间波动产量与储氢单元的最大储氢容积,构建判定条件;利用判定条件将制氢单元全年的氢气单位时间波动产量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以使每个时间段的氢气波动产量能够按该时间段的平均氢气产量稳定输出;将若干个时间段的平均氢气产量作为各个时间段内储氢单元向长输管道单元始端输入的输入量进行输送。通过本申请内容,能够兼顾制氢端储罐的氢气缓冲能力和长输管道单元本身的储氢能力,提高氢气输出的稳定性,降低储罐配置容积要求以及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70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37010.7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烟气中同时回收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烟气水洗、碱洗;2)烟气压缩、捕集;3)CO2再生气压缩;4)CO2脱水干燥;5)CO2制冷液化、储存装车;6)膜分离制氮。本发明可实现从烟气中同时获得精制CO2和N2。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1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68129.1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全尺寸氢气管道服役环境的试验平台,涉及管道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安全保护壳和全尺寸管道服役环境模拟装置,全尺寸管道服役环境模拟装置包括管道、管道抱卡、稳定横梁、底座和结构框,管道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形成U形回路,U形回路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穿出安全保护壳,U形回路一侧的直管道的两端和中间各连接一个管道抱卡,两端的管道抱卡固定连接在稳定横梁上,中间的管道抱卡通过位移调节机构与稳定横梁连接。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压力不同口径不同温度不同应力环境下管道在氢气服役环境全尺寸管道性能测试,可系统研究并揭示管材及其焊缝的氢损伤机理,阐明服役环境对不同管材和焊缝性能的影响规律,明晰管材及焊缝的安全服役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21117074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2905900.8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1/24 , C02F1/4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油田采出水密闭气浮除油沉降缓冲罐,包括卧式罐体、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旋流气浮分离区、初级导流气浮分离区、二级导流气浮分离区、斜板沉降区、净化缓冲区、收油槽和气相空间区,所述收油槽分别水平设置在所对应的旋流气浮分离区、初级导流气浮分离区、二级导流气浮分离区、斜板沉降区和净化缓冲区上方上,每个收油槽上方为贯穿卧式罐体上方的气相空间区,所述出水口设置在位于净化缓冲区的卧式罐体下壁上;通过本技术方案,可充分实现油田采出水中油和悬浮固体的同步去除,并且集成了除油、除悬和缓冲功能为一体,设备体积小,橇装化结构,占地面积小,设备密闭效果好,气源可循环利用,无挥发性有机气体排放,安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220811962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2260277.5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1/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按照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油气水分离室、含水油缓冲室以及污水处理室,其中,油气水分离室用于对原油采出液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处理,含水油缓冲室用于对油气水分离室分离出的含水油进行外输前的缓冲,污水处理室用于对含水油进行除油处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成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将原油采出液分水与污水处理功能合为一体,就地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直接分出原油采出液中的部分污水并处理至回注标准,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不需要额外增加水处理设备,大大缩短工艺流程,减少设备占地,消除了影响就地分水回注实施的技术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977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1811583843.3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矩阵式组合的氧化再生装置,一种矩阵式组合的氧化再生装置,采用多台小型氧化再生塔组合构成,其特征在于:多台小型氧化再生塔分成M列并联构成,每列由N台小型氧化塔串联构成多级氧化再生装置;所述的由N台小型氧化塔串联构成的多级氧化再生装置包括第一至第N级小型氧化再生塔,其中第一级小型氧化再生塔与吸收塔出口汇管连接,相邻两级小型氧化再生塔之间分别用溢流管连接,第一级小型氧化再生塔底通过一级硫浆泵连接到过滤机,其他各级小型氧化再生塔底分别通过硫浆泵连接到第一级小型氧化再生塔或前级小型氧化再生塔,第N级小型氧化再生塔通过贫液泵连接吸收塔贫液入口汇管。
-
公开(公告)号:CN115771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043953.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1/70 , C02F101/22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硫化改性微米零价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硫化改性零价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持续通入氮气,使溶液的溶解氧值降低为0;将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微米零价铁粉,充分振荡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将得到的第一混合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得到第二混合液,密闭状态下翻转振荡12~24h,以得到硫化改性零价铁。本发明制得的硫化改性微米零价铁材料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处理含有氯代有机污染物物的废水时,具有良好的效果。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可实现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6101.9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储氢装置,涉及地下储氢技术领域,包括储氢岩洞,所述储氢岩洞内用于储存氢气,所述储氢岩洞位于地下岩层;所述储氢岩洞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衬砌层,所述密封衬砌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密封内衬层和衬砌层,所述密封内衬层能够对所述储氢岩洞内的氢气进行密封,所述衬砌层位于所述密封内衬层与所述储氢岩洞的内壁之间,能够对所述密封内衬层进行固定。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地下储氢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能够降低由于生化反应造成的氢气损失,提高体积储氢效率,地质条件灵活且不受巨厚盐岩地层约束,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