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0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49627.1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1B32/182 , B82Y30/00 , B82Y40/00 , B01J21/18 , B01J27/24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富CO2胺溶液的解吸再生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气凝胶、再生催化剂及其应用和富CO2胺溶液的再生方法,所述石墨烯气凝胶的B酸含量为0.001‑0.05mmol/g,比表面积为40‑200m2/g,孔径在20nm以下的孔的体积占石墨烯气凝胶的总孔体积的比例不低于50%。该石墨烯气凝胶应用于富CO2胺溶液的再生催化剂中,有利于催化CO2解吸,降低解吸初始温度和结束温度,提高解吸速率,缩短解吸时间,降低解吸能耗和提高解吸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0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195841.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制氢系统的氢气储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涉及制氢、储氢、管道输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制氢单元与储氢单元的属性参数;根据制氢单元全年的氢气单位时间波动产量与储氢单元的最大储氢容积,构建判定条件;利用判定条件将制氢单元全年的氢气单位时间波动产量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以使每个时间段的氢气波动产量能够按该时间段的平均氢气产量稳定输出;将若干个时间段的平均氢气产量作为各个时间段内储氢单元向长输管道单元始端输入的输入量进行输送。通过本申请内容,能够兼顾制氢端储罐的氢气缓冲能力和长输管道单元本身的储氢能力,提高氢气输出的稳定性,降低储罐配置容积要求以及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1101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68129.1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全尺寸氢气管道服役环境的试验平台,涉及管道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安全保护壳和全尺寸管道服役环境模拟装置,全尺寸管道服役环境模拟装置包括管道、管道抱卡、稳定横梁、底座和结构框,管道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形成U形回路,U形回路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穿出安全保护壳,U形回路一侧的直管道的两端和中间各连接一个管道抱卡,两端的管道抱卡固定连接在稳定横梁上,中间的管道抱卡通过位移调节机构与稳定横梁连接。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压力不同口径不同温度不同应力环境下管道在氢气服役环境全尺寸管道性能测试,可系统研究并揭示管材及其焊缝的氢损伤机理,阐明服役环境对不同管材和焊缝性能的影响规律,明晰管材及焊缝的安全服役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808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60310.7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膜法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一体化处理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利用CO2和N2对膜的渗透速率相差很大的特点,首先利用脱碳膜组进行膜分离,从原料气中分离CO2,得到CO2产品气和N2混合气,CO2产品气通过脱水和液化得到高纯度的液相CO2,N2混合气通过脱氮膜组再次进行膜分离,得到高纯度的N2。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同时从烟气中获得精制的CO2和N2,避免了N2的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二级二段CO2捕集膜进行脱碳,采用三级脱氮膜组进行脱氮,能够提高CO2和N2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70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37010.7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烟气中同时回收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烟气水洗、碱洗;2)烟气压缩、捕集;3)CO2再生气压缩;4)CO2脱水干燥;5)CO2制冷液化、储存装车;6)膜分离制氮。本发明可实现从烟气中同时获得精制CO2和N2。
-
公开(公告)号:CN120020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49553.8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安全带状态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安全装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安装在安全带腰带位置的信号接收模块以及至少一个信号发生模块;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发射检测信号;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发送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检测信号与安全带腰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得到安全带是否正确使用的状态信息,当所述状态信息为安全带未正确使用时,发出安全带未正确使用报警信息。本申请利用信号发生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之间的定向近场通信或判断挂钩处和腰部处的相对地面的高度差,实现了安全带使用状态的检测,解决了安全带状态检测不准确及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00208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37995.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输管网蒸汽驱动在线预测方法,获取集输系统中井口至联合站的稳态和动态参数,计算相应时刻管输过程的能量损耗;对油气田集输过程的数据集合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集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特征提取后的标准化过程参数集合;采用K‑零近值分类器对特征提取后的标准化过程参数集合进行工况分类,得到各类工况数据集;针对各类工况数据集建立各类工况的PSO‑LSTM预测模型并进行优化,得到最终优化后的各类工况的集输能耗的PSO‑LSTM预测模型;采用最终优化后的各类工况的集输能耗(压力和热力能耗)的PSO‑LSTM预测模型对输运原油的能耗进行预测。本发明根据相关变量实现高精度数据驱动建模得到实时生产井口至联合站压力和热力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220811962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2260277.5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1/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成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按照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油气水分离室、含水油缓冲室以及污水处理室,其中,油气水分离室用于对原油采出液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处理,含水油缓冲室用于对油气水分离室分离出的含水油进行外输前的缓冲,污水处理室用于对含水油进行除油处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集成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将原油采出液分水与污水处理功能合为一体,就地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直接分出原油采出液中的部分污水并处理至回注标准,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不需要额外增加水处理设备,大大缩短工艺流程,减少设备占地,消除了影响就地分水回注实施的技术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38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74617.7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原油采出液分水及水处理集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顺次相连通的整流室、油气水分离室、污水处理室以及污水缓冲室,原油采出液由油气水进口进入整流室中,经过整流后进入油气水分离室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过气出口导出,经过聚结填料组件的聚结作用,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分离出的油经含水油出口导出;油气水分离室的采出水进入污水处理室,通过加药口向污水处理室中投加水处理药剂,同时利用水处理填料对采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分离出的浮油通过浮油出口导出,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污水缓冲室,缓冲后经由水出口导出。本发明的装置集采出液分水与污水处理功能于一身,降低了污水就地回注的实施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65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351565.9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层、数据层、应用层。基础层,实现三维图形构建,数据层工程数据的数据承载与配置,云存储、云操作、云计算及跨平台、跨硬件协同设计;数据层,提供通用的油气田地面工程材料数据库、元件数据库、二维图库和业务流程;应用层,提供二维设计、三维设计和专业设计。本发明实现了各层实现本层任务,每层功能模块实现单一任务需求;功能模块之间实现了模块间接口精炼,数据传递明确,模块间既能独立运行又能相互配合;实现了二维流程、三维可视、多专业协同、碰撞检查、出图开料等正向设计流程,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