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液态介质储存容器及其内壁金属薄膜的构造与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7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79203.2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液态介质储存容器及其内壁金属薄膜的构造与布置方法,属于低温液态介质储存技术领域,金属薄膜依附并布满在低温液态介质储存容器的内壁,该金属薄膜的构造包括分别布置在低温液态介质储存容器的环形侧面的顶面、右侧面、底面、左侧面和四个过渡面以及正面和背面上的顶面薄膜、右侧面薄膜、底面薄膜、左侧面薄膜、四个过渡面薄膜、正面薄膜和背面薄膜,其中,顶面薄膜、右侧面薄膜、底面薄膜、左侧面薄膜与四个过渡面薄膜之间分别相连,形成环形侧面薄膜;正面薄膜与背面薄膜通过环形侧面薄膜相连,形成全封闭立体膜。

    一种间接利用LNG冷能的液化空气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28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0401.3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接利用LNG冷能的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空气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氮气蓄冷循环系统及乙二醇溶液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用于对空气进行预处理、增压、液化及膨胀发电;水循环系统吸收预处理与增压的级间热,并释放于膨胀发电过程;氮气蓄冷循环系统与LNG换热,吸收并储存LNG的冷能;氮气蓄冷循环系统还将LNG的冷能释放于空气循环系统的液化过程;乙二醇溶液循环系统吸收氮气蓄冷循环系统储存的LNG的冷能,使乙二醇溶液降温;乙二醇溶液循环系统还吸收预处理过程与增压过程的级间余热。本发明可安全、可靠、充分的利用LNG高品位冷能,并实现电力的高效储存与再生,有助于减少电力负荷,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LNG气液混合器及混合输送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9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0393.1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气液混合器及混合输送装置,包括主管和副管,副管嵌套在主管的内部,副管内的BOG流动方向与主管内的LNG流动方向相反,主管的内壁上固定有螺旋环空导轨以使流入主管内的LNG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形成螺旋环流,螺旋环空导轨的中部为空心结构以形成能够使副管穿过的通道,副管的出口端穿过通道伸出至螺旋环空导轨的外侧以使LNG在经过螺旋环空导轨之前与BOG进行混合,本发明设计的LNG气液混合器结构简单,取代了体积庞大且处理缓慢的再冷凝器,不仅削弱了LNG和BOG两种介质在混合过程中导致容器内部的温度、压力变化,提高流程的安全稳定性;而且使原本两步的工艺简化为一步,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机械设备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超低温流体输送自动对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05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29701.2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温流体输送自动对接系统及方法,包括:装卸臂主体和自动对接控制装置;所述装卸臂主体包括立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能够自由旋转且互不干扰的气相装卸臂和液相装卸臂;所述自动对接控制装置包括目标识别定位模块、路径规划模块以及伺服控制模块;所述目标识别定位模块用于实现目标对接管口的识别定位;所述路径规划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对接管口的识别定位结果对所述装卸臂的运动路径进行规划,生成运动轨迹;所述伺服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运动轨迹对装卸臂主体的位置和姿态进行控制,实现所述装卸臂与目标对接管口的自动对接和流体输送。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流体输送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