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电厂热循环和尾气处理的掺氨掺氢发电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50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89679.3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电厂热循环和尾气处理的掺氨掺氢发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通过将氨氢新能源利用的优劣势相结合,能够利用液氨易储易运的优势,现场为燃气电厂掺氢燃烧供应大规模的氢气,或者直接供氨燃烧发电,同时该技术可利用燃气轮机余热,并进行尾气脱硝处理,在减碳减氮的同时也能余热回收,提高了循环热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由于氢和氨燃烧后无二氧化碳排放,逐渐增加掺氨、掺氢燃烧比例,可降低电厂的碳排放;利用燃气电厂余热进行液氨的汽化,以及为氨气分解提供热能,可在减碳的同时进行余热回收,提高了循环热效率;利用液氨进行尾气脱硝处理,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到标准水平,实现液氨的综合利用。

    一种LNG低温软管管体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295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040477.7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低温软管管体成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管体最里层的密封层通过将无缝钢管旋压减薄后成型为波纹管;管体次里层的填充层通过先将耐低温填充棉包在波纹管上,再通过缠绕工艺采用玻纤带将保温填充棉固定在波纹管上;管体位于填充层外的铠装层通过缠绕方式将织带固定在填充层上;管体位于铠装层外的保冷层通过缠绕方式将胶带固定在铠装层上;管体位于保冷层外的泄漏监测层通过敷设耐低温型铠装传感光缆形成;管体最外层的外防护层通过挤压包覆管体次外层形成。本发明成型工艺考虑了软管尺寸的兼容性和操作弹性,本发明的软管耐‑196℃低温,耐压不低于1.2MPa,弯曲半径不高于10倍软管内径,承压能力稳定以及柔顺度较高。

    pod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01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57231.0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pod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云计算平台技术领域,其中pod容量控制方法包括:监测用于调用预设的AI模型集中至少一个AI模型的至少一个预测服务请求,以确定相应的服务请求队列集;针对各个AI模型,确定AI模型的实时TPS、预设的单副本TPS、预设的TPS标准值和相应服务请求队列的阻塞队列指标;根据实时TPS、TPS标准值和阻塞队列指标,控制扩大或缩减针对AI模型所对应的pod副本数量。由此,保障不同AI模型的容器资源能够被合理调控,满足并行运行的多个AI模型的实时数据处理的性能需求,同时保障各个AI预测服务能够实现较高的服务响应效率。

    无损检测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16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25714.3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及方法。包括:机架,用于安装固定各组件;步履行走组件,用于使整个成像系统沿被检测对象移动;X射线探伤机工作台组件,用于承载X射线探伤机,并使X射线探伤机做相对于被检测对象的靠近或远离的直线运动;DR成像工作台组件,用于承载DR成像板,并使DR成像板做相对于被检测对象的靠近或远离的直线运动,其设于与探伤机工作台组件相对的机架另一侧;升降机构组件,用于使探伤机工作台组件和DR成像工作台组件做垂直向的运动;电气配电柜,用于实现成像系统的控制操作。本发明将各检测组件整合在机架上,具有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特点。

    一种LNG低温软管管体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2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40477.7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低温软管管体成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管体最里层的密封层通过将无缝钢管旋压减薄后成型为波纹管;管体次里层的填充层通过先将耐低温填充棉包在波纹管上,再通过缠绕工艺采用玻纤带将保温填充棉固定在波纹管上;管体位于填充层外的铠装层通过缠绕方式将织带固定在填充层上;管体位于铠装层外的保冷层通过缠绕方式将胶带固定在铠装层上;管体位于保冷层外的泄漏监测层通过敷设耐低温型铠装传感光缆形成;管体最外层的外防护层通过挤压包覆管体次外层形成。本发明成型工艺考虑了软管尺寸的兼容性和操作弹性,本发明的软管耐‑196℃低温,耐压不低于1.2MPa,弯曲半径不高于10倍软管内径,承压能力稳定以及柔顺度较高。

    LNG运输船BOG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34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68149.4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运输船BOG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如下部件:第一LNG储舱和冷箱,第一LNG储舱的液相出口与冷箱的第一入口连接,冷箱的第一出口与第一LNG储舱顶部的喷淋管线连接;第二LNG储舱,第二LNG储舱的液相出口亦与冷箱的第一入口连接,冷箱的第一出口亦与第二LNG储舱顶部的喷淋管线连接;膨胀机、压缩机和冷却器,膨胀机的入口与冷箱的第二出口连接,膨胀机的出口与冷箱的第三入口连接,冷箱的第三出口与冷箱的第四入口连接,冷箱的第四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却器的入口连接,冷却器的出口与冷箱的第二入口连接。本发明中的BOG处理系统整体成橇,易于布置和安装。

    一种网络型LNG产业链综合预测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223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310652261.7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型LNG产业链综合预测调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一网络型LNG产业链综合预测调度系统,包括总调中心、仿真系统平台和贸易管理平台;总调中心连接各接收站和中转站的DCS,贸易管理平台连接各接收站和中转站的GMS;仿真系统平台包括初始参数数据库、仿真模块、指标和报表显示模块、和分析数据库;2)仿真系统平台的初始参数数据库内预先输入有各种原始数据;3)仿真系统平台通过各接收站和中转站的DNS收集更新初始参数数据库内的数据信息;4)仿真系统平台启动仿真模块进行仿真推演;5)指标和报表显示模块显示输出仿真推演结果;6)仿真系统平台将仿真推演结果传输给贸易管理平台;由贸易管理平台发送给各接收站和中转站的GMS终端,以生成本站的调度计划。

    单级气液均流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6897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400280.0

    申请日:201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级气液均流器。所述均流器包括芯筒,芯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1个气液两相进口和至少1个气相出口,且气液两相进口与气相出口为相对设置;芯筒内设有一折流板,且折流板设于气液两相进口和气相出口之间;芯筒的腔体内设有一圆盘,圆盘沿芯筒的径向方向布置;沿芯筒外壁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喷淋多孔板,喷淋多孔板包括中空板,中空板内设有若干个分流管,分流管上设有缝隙,所述分流管沿中空板的高度方向布置,且分流管的高度不小于所述中空板的高度;圆盘的底部与喷淋多孔板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利用芯筒作为气液分离器,节省空间且避免现场安装。气液两相流体的均匀分配,提高了绕管式换热器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压降,起到节能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