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955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18362.2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工程钢筋直螺纹连接交底方法,包括:建立钢筋直螺纹三维模型,钢筋直螺纹三维模型包括匹配连接的直螺纹钢筋模型及连接套筒模型;将钢筋直螺纹三维模型导入到3dMax软件中,制作直螺纹钢筋模型及连接套筒模型的直螺纹连接视频动画,控制直螺纹钢筋模型及连接套筒模型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将生成的视频动画导入到图形视频处理软件中,进行效果添加,导出处理后的视频文件;将导出的视频文件导入到后期剪辑软件中进行剪辑及配音,生成技术交底视频。本发明采用BIM技术进行可视化表达和交底的方式,使得工人更容易理解施工重点,一线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把控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3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72402.1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拖架及其使用方法,该拖架包括:拖架本体,内部形成有供线缆、线管穿过的贯穿孔;固设于所述拖架本体外周、且间隔布设的滚轮支架;以及可自由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滚轮支架上的滚轮,所述滚轮装设于所述滚轮支架上远离所述拖架本体的一侧且有部分凸伸出所述滚轮支架。本发明的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拖架,套在需敷设的线缆、线管上,通过拖架上的滚轮着地而将线缆、线管支撑起来,避免了线缆、线管因摩擦而容易损坏的问题。且滚轮可自由地滚动,大大地节省了敷设所需的人力。在施工现场,可根据施工需要而将线缆、线管移动至所需位置,解决了固定式线缆、线管不能随时移动以满足施工需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109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010954188.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模板,模板的一侧朝向浇筑空间;斜向支撑于模板相对的另一侧的斜撑,斜撑的顶端和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斜撑的底端的底座,底座的一侧形成有抓手,底座的一侧抵靠于地面且抓手插设于地面实现固定斜撑。本发明解决了有技术中预埋钢管的位置和后续模板施工时可能有偏差,钢管只能直接支撑于地面,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10572401.7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支架结构包括:拖架本体,内部形成有供线缆、线管穿过的贯穿孔;以及设于所述拖架本体两侧的支腿,通过所述支腿支撑所述拖架本体,且所述支腿的底部装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轮子,通过所述轮子的转动带动所述拖架本体进行移动。本发明的支架结构,套设在需敷设的线缆、线管上,通过支腿及轮子支撑在承载面上并可沿承载面进行移动,一方面避免了线缆、线管因摩擦而容易损坏的问题,另一方面轮子的移动可大大地节省了敷设所需的人力。在施工现场,可根据施工需要而将线缆、线管移动至所需位置,解决了固定式线缆、线管不能随时移动以满足施工需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109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954188.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模板,模板的一侧朝向浇筑空间;斜向支撑于模板相对的另一侧的斜撑,斜撑的顶端和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斜撑的底端的底座,底座的一侧形成有抓手,底座的一侧抵靠于地面且抓手插设于地面实现固定斜撑。本发明解决了有技术中预埋钢管的位置和后续模板施工时可能有偏差,钢管只能直接支撑于地面,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6230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010618374.5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管线迁改演示方法,包括:分别建立原状管线三维模型和迁改后管线三维模型,在模型中标记出相同类型的管线;将两个管线三维模型导入Sketchup软件中并绘制地铁车站模型,选取基准点将三个模型整合在同一个空间中;对模型中不同类型的管线分别建立模型图层,对地铁车站模型单独建立一个模型图层;打开地铁车站模型的模型图层以及所要演示的原状管线三维模型的管线的模型图层,关闭其余模型图层;打开与所要演示的原状管线三维模型的管线相同类型的迁改管线三维模型的管线的模型图层,进行比对。利用Sketchup软件平台进行管线迁改方案模拟,加强对地下管线的合理迁改。
-
公开(公告)号:CN115183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54962.8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时光 , 唐立宪 , 李念国 , 何伟 , 马伟 , 车家伟 , 张博玮 , 骆小芳 , 李亚子 , 董加举 , 高波 , 李海 , 缪茂秋 , 石湛 , 徐小平 , 王超 , 李云波 , 陈啸宇 , 吕和顺 , 孙萧峰
IPC: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掌子面泥膜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计算并确定盾构机的切口压力值;逐步升高气垫仓的液位、调节气垫仓空气压力,至气垫仓内的压力接近切口压力值;逐步排浆降低气垫仓和开挖仓的液位,过程中利用保压系统进行补气和保压试验,排浆速度与保压系统补气量平衡,始终维持泥水仓和气垫仓内的压力为盾构机的切口压力值;气垫仓排浆之后,保持气压工作状态持续一段时间,通过观察气压的变化情况、保压试验前后渣土情况和监测地表/江面是否稳定,来判断切口面是否稳定,从而确定是否具备带压进仓条件。本发明方法成本较低、简单易懂,解决掌子面破碎、松散、发生超挖超排且水土压力高的恶劣环境条件下带压进仓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10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15268.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定位到盾构井始发位置的方法,其包括:根据设计图纸初步圈定盾构井始发位置所在范围,作为无人机飞行范围的正投影范围;在飞行范围内同一高度下设定多个飞行点;利用无人机在飞行点对盾构井始发位置进行实景拍摄;将实景拍摄的影像导入到Smart 3D软件中;在Smart 3D软件中对所导入的影像进行空三运算,生成倾斜摄影模型;利用Autodesk Revit建模软件创建盾构井结构模型;将盾构井结构模型与倾斜摄影模型导入到3d Max软件中,进行融合,在倾斜摄影模型中定位盾构井结构模型。本发明能够解决盾构井在实景模型中的定位,并对盾构始发场地布置提出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35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72401.7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线缆、线管支架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支架结构包括:拖架本体,内部形成有供线缆、线管穿过的贯穿孔;以及设于所述拖架本体两侧的支腿,通过所述支腿支撑所述拖架本体,且所述支腿的底部装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轮子,通过所述轮子的转动带动所述拖架本体进行移动。本发明的支架结构,套设在需敷设的线缆、线管上,通过支腿及轮子支撑在承载面上并可沿承载面进行移动,一方面避免了线缆、线管因摩擦而容易损坏的问题,另一方面轮子的移动可大大地节省了敷设所需的人力。在施工现场,可根据施工需要而将线缆、线管移动至所需位置,解决了固定式线缆、线管不能随时移动以满足施工需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1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0615268.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定位到盾构井始发位置的方法,其包括:根据设计图纸初步圈定盾构井始发位置所在范围,作为无人机飞行范围的正投影范围;在飞行范围内同一高度下设定多个飞行点;利用无人机在飞行点对盾构井始发位置进行实景拍摄;将实景拍摄的影像导入到Smart 3D软件中;在Smart 3D软件中对所导入的影像进行空三运算,生成倾斜摄影模型;利用Autodesk Revit建模软件创建盾构井结构模型;将盾构井结构模型与倾斜摄影模型导入到3d Max软件中,进行融合,在倾斜摄影模型中定位盾构井结构模型。本发明能够解决盾构井在实景模型中的定位,并对盾构始发场地布置提出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