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板支撑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9741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682397.2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和支撑方法,用于支撑悬挑板。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柱;受力结构,设于支撑柱的一端,适于与悬挑板连接;顶升机构,设于支撑柱的一端,顶升机构与受力结构连接;其中,至少一个顶升机构适于驱动受力结构支撑悬挑板。支撑柱的一端固定,顶升机构的一端与支撑柱的一端连接,顶升机构的另一端与受力结构连接,顶升机构通过顶升结构顶升受力结构来顶升悬挑板,使受力结构能够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控制悬挑板的竖向变形,在保证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满足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达到了减少工程材料与成本投入,并节约施工工期的目的。

    一种可视化的深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及预警阈值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966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364957.6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的深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及预警阈值设计方法,提出监测断面的优化坑外监测井布置方式,可更加真实的反映坑外水位变化情况;通过数据无线传输收集与处理,实现单监测井与监测断面的地下水位数据可视化,直观反映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同时引入坑外水位预警速率比ηit参数,通过分析坑外地下水位变化的特点,运用数理统计平均差的原理,得出深基坑坑外水位预警速率比ηit稳定性异常预警阈值[ηicr]的计算方法(或)。该方法设计原理剔除传统依据施工经验进行监测井布置与预警提醒方式,具有数据直观、预警及时、易于实施的特点,且节约成本,工程应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低收缩富碳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3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18002.3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富碳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收缩富碳生态混凝土的组分包括天然粗骨料、碳化再生粗骨料、天然细骨料、碳化钢渣、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减水剂和水;低收缩富碳生态混凝土通过先将再生粗骨料和钢渣进行CO2碳化处理至碳化反应完全,然后在采用水泥裹石法将个原料混合制备富碳生态混凝土,最后经氧化即得。与未处理再生混凝土相比,本发明低收缩富碳生态混凝土在28d养护下,干燥收缩率可减小14.2%左右,综合性能有显著提高。

    后浇带支撑装置和支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74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82397.2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和支撑方法,用于支撑悬挑板。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柱;受力结构,设于支撑柱的一端,适于与悬挑板连接;顶升机构,设于支撑柱的一端,顶升机构与受力结构连接;其中,至少一个顶升机构适于驱动受力结构支撑悬挑板。支撑柱的一端固定,顶升机构的一端与支撑柱的一端连接,顶升机构的另一端与受力结构连接,顶升机构通过顶升结构顶升受力结构来顶升悬挑板,使受力结构能够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控制悬挑板的竖向变形,在保证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满足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达到了减少工程材料与成本投入,并节约施工工期的目的。

    一种可视化的深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及预警阈值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9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64957.6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的深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及预警阈值设计方法,提出监测断面的优化坑外监测井布置方式,可更加真实的反映坑外水位变化情况;通过数据无线传输收集与处理,实现单监测井与监测断面的地下水位数据可视化,直观反映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同时引入坑外水位预警速率比ηit参数,通过分析坑外地下水位变化的特点,运用数理统计平均差的原理,得出深基坑坑外水位预警速率比ηit稳定性异常预警阈值[ηicr]的计算方法(或)。该方法设计原理剔除传统依据施工经验进行监测井布置与预警提醒方式,具有数据直观、预警及时、易于实施的特点,且节约成本,工程应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邻近超高山体边坡基坑的截排水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976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32354.8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近超高山体边坡基坑的截排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为QK=0.278ikF+Q0;(2)出具最终山体边坡排水平面布置图;(3)编制山体边坡排水施工方案;(4)进行坡顶永久截洪沟与临时蓄水池施工;(5)进行第一级边坡治理开挖,由上至下施工第一级永久跌水槽,在第一级坡脚下设置可周转临时消能井;(6)施工第二级~第N级永久跌水槽,每级坡脚下设置可周转临时消能井;(7)施工最后一级永久跌水槽,坡脚下设置永久消能井及永久截水沟。本发明能有效预防山体雨积水冲刷对边坡的影响,减少边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几率,且操作便利,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建筑垃圾出现的几率。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09888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947304.3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包括:连接件,与爬模架体连接;平台框架,与连接件连接;爬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平台框架上;多个踏板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框架内;其中,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作业人员能够在踏板组件上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并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悬挂固定在爬模架体的下方。这样使得述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当需要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时,可以在对应位置的踏板组件上进行作业。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塔吊标准节距离建筑物较远时无法完成附墙操作等问题。从而扩大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的适用范围。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脚手架连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976561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0983336.2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周转使用的脚手架连墙结构,包括预埋件、连墙杆、第一垫板、第一锁紧螺母和扣件;所述预埋件预埋于剪力墙,预埋件的两端设有螺纹结构且伸出剪力墙墙体;所述预埋件的一端穿过连墙杆的中心和第一垫板,与第一锁紧螺母螺纹连接;第一锁紧螺母压紧第一垫板、连墙杆和剪力墙;所述连墙杆通过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连墙杆与预埋件,两者通过垫板和锁紧螺母连接;连墙杆与脚手架的立杆通过扣件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反复拆搭时无需切割预埋件,只需将加固件取出和套入,安装和拆除方便快捷,施工工艺简单,加固效果明显,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