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及抗侧力构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8232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325874.9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抗侧力构件。支撑装置包括:芯板、约束套筒、填充件以及自复位耗能件,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约束套筒套设在所述芯板外;自复位耗能件和填充件均设置在芯板与约束套筒之间,自复位耗能件的一端与第一端板连接,另一端与约束套筒连接,自复位耗能件还与芯板连接,自复位耗能件包括至少一段形状记忆材料件。利用自复位耗能件的自复位性能,实现芯板变形后的自复位,提升支撑装置的复位性能。同时,自复位耗能件也能提升支撑装置的耗能能力。

    抗扭转阻尼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61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26728.4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阻尼耗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扭转阻尼器,包括壳体,具有空腔结构;第一连接件,与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及转动摩擦耗能组件,设置在壳体的空腔结构内,包括第一转动摩擦组件、减速装置和摩擦耗能组件;第一转动摩擦组件包括相对转动摩擦配合的第一转动摩擦件和第二转动摩擦件,第二转动摩擦件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摩擦件与减速装置连接,减速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摩擦耗能组件设置在减速装置上,且与减速装置摩擦耗能配合。在发生中震或大震时,第一转动摩擦组件自身摩擦耗能,并通过减速装置带动摩擦耗能组件摩擦耗能,抑制结构的相对转动,减轻结构的扭转变形。

    支撑装置及抗侧力构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8232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325874.9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抗侧力构件。支撑装置包括:芯板、约束套筒、填充件以及自复位耗能件,芯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约束套筒套设在所述芯板外;自复位耗能件和填充件均设置在芯板与约束套筒之间,自复位耗能件的一端与第一端板连接,另一端与约束套筒连接,自复位耗能件还与芯板连接,自复位耗能件包括至少一段形状记忆材料件。利用自复位耗能件的自复位性能,实现芯板变形后的自复位,提升支撑装置的复位性能。同时,自复位耗能件也能提升支撑装置的耗能能力。

    抗扭转阻尼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61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826728.4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阻尼耗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扭转阻尼器,包括壳体,具有空腔结构;第一连接件,与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及转动摩擦耗能组件,设置在壳体的空腔结构内,包括第一转动摩擦组件、减速装置和摩擦耗能组件;第一转动摩擦组件包括相对转动摩擦配合的第一转动摩擦件和第二转动摩擦件,第二转动摩擦件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摩擦件与减速装置连接,减速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摩擦耗能组件设置在减速装置上,且与减速装置摩擦耗能配合。在发生中震或大震时,第一转动摩擦组件自身摩擦耗能,并通过减速装置带动摩擦耗能组件摩擦耗能,抑制结构的相对转动,减轻结构的扭转变形。

    一种地库顶板B0层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106011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987749.5

    申请日:2021-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库顶板B0层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包括抗剪环板、焊接套筒、锚固钢筋笼和钢筋网片;抗剪环板焊接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柱的上端;焊接套筒焊接于抗剪环板的上端;锚固钢筋笼的下端与抗剪环板焊接;钢筋网片设于钢筋混凝土柱的周侧端的叠合柱内;钢筋网片的上端竖向设有多个网片钢筋;网片钢筋锚入结构梁与结构板之间的叠合柱内;结构梁的钢筋与结构板的钢筋绑扎。通过在抗剪环板的上端设置焊接套筒连接锚固钢筋笼,并在钢筋混凝土柱周侧端设置用于叠合柱封口的钢筋网片,优化了梁柱节点的结构和施工方法,保证了节点受力整体性要求,施工更简单,大大提高了施工便利性和施工效率,并保证了节点质量。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09888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947304.3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包括:连接件,与爬模架体连接;平台框架,与连接件连接;爬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平台框架上;多个踏板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框架内;其中,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作业人员能够在踏板组件上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并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悬挂固定在爬模架体的下方。这样使得述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当需要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时,可以在对应位置的踏板组件上进行作业。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塔吊标准节距离建筑物较远时无法完成附墙操作等问题。从而扩大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的适用范围。

    污泥收集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23972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0691878.9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组件,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斗,设置在第一箱体组件上,且与进料口连接;输送组件,移动设置在第一箱体组件内;第二箱体组件,与第一箱体组件的出料口连接;其中,待处理污泥从进料斗进入第一箱体组件内进行挤压成型,经挤压成型后的污泥通过输送组件输送至第二箱体组件内,再从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第一箱体组件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再利用输送组件和第二箱体组件对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压制成型后排出。这样提高了污泥的收集效率。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污泥泵和污泥管抽取污泥的方式所导致的较多污泥留在反应池内,而且设备清理不方便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设备清理的便利性。

    高空悬挑结构支模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15107235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986006.6

    申请日:2021-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空悬挑结构支模架平台,包括斜拉平台和拉绳组件;斜拉平台包括平台骨架和平台固定件;平台骨架倾斜设于拟施工悬挑结构的下方;平台骨架的下端与平台固定件连接;拉绳组件包括第一拉绳、第二拉绳、横担和预埋套管;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一端与平台骨架连接,第一拉绳的另一端穿过预埋套管后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与横担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的周转材料较少,成本更低,且无需从底至顶搭设高支模架体,提升支模体系稳定性,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也解决了超高层局部大跨度悬挑结构支模难度大的问题。

    一种周转于爬模架体下的钢爬梯逃生通道

    公开(公告)号:CN221896508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23543703.2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爬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周转于爬模架体下的钢爬梯逃生通道,钢爬梯逃生通道设置于爬模架体以下楼梯滞后楼层间;钢爬梯逃生通道包括预制的钢爬梯本体、休息平台板、上端支撑件和下端固定件;钢爬梯本体的上端连接上端支撑件,上端支撑件固定于楼板上;休息平台板铺装于上端支撑件的上端;下端固定件的一部分预埋于混凝土墩台内,另一部分与钢爬梯本体的下端连接。通过将钢爬梯本体设置于爬模架体以下楼梯滞后楼层间,有效解决了超高层偏心核心筒采用爬模工艺施工时塔吊占用楼梯筒体人员上下爬模困难的问题,且每层钢爬梯本体可周转使用、安拆方便;易于制造、操作灵活、安全高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