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5132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711387912.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装置,包括第一介质源、第二介质源、真空加热装置、设置在真空加热装置中的包壳管、与第一介质源和第二介质源连接且与包壳管连通将压力介质输送至包壳管的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设置在真空加热装置上探测包壳管温度的至少一个温度探测头、设置在真空加热装置上的压力释放装置以及与真空加热装置和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连接控制真空加热装置加热和控制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输送介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在第一温度下控制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输送第一介质的第一模式;以及在第二温度下控制压力输送管道输送第二介质的第二模式。该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装置可用于模拟测量包壳管在核电站发生事故工况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承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2312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711287605.3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组件用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核燃料组件用复合管包括内管以及紧配合在所述内管外周的外管;所述内管为陶瓷纤维编织而成的陶瓷管或金属管,所述外管为烧结形成的陶瓷管或金属管。本发明简化了多层陶瓷复合管的结构和制备工艺;避免事故工况下锆合金包壳与冷却剂发生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引发氢爆;提高包壳材料的高温强度,使包壳材料在事故工况下仍能够维持自身形状,不发生失效,保证冷却剂流道畅通;提高包壳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可提高正常运行工况下堆芯的冷却剂温度,提高了反应堆输出功率,提高热效率,带来更高的经济性;有望简化现有反应堆的安全系统,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5132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87912.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装置,包括第一介质源、第二介质源、真空加热装置、设置在真空加热装置中的包壳管、与第一介质源和第二介质源连接且与包壳管连通将压力介质输送至包壳管的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设置在真空加热装置上探测包壳管温度的至少一个温度探测头、设置在真空加热装置上的压力释放装置以及与真空加热装置和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连接控制真空加热装置加热和控制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输送介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在第一温度下控制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输送第一介质的第一模式;以及在第二温度下控制压力输送管道输送第二介质的第二模式。该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装置可用于模拟测量包壳管在核电站发生事故工况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承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182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41056.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碳化硼的燃料芯块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S1、根据质量百分比称取第一配方和第二配方各原料;S2、分别将第一配方和第二配方的原料与乙醇混合后,加入聚乙烯亚胺,球磨混合均匀,分别形成第一混料和第二混料;S3、取5-20%的第一混料均匀混合在乙醇中形成浆料,将浆料喷洒在滚动的TRISO颗粒表面,烘干形成待压粉料;S4、将第二混料模压形成为管体素坯;S5、预先将待压粉料压制形成内核素坯,将内核素坯装配到管体素坯中,致密化烧结,制得掺杂碳化硼的燃料芯块;或者,将待压粉料置于管体素坯中,模压形成配合在管体素坯中的内核素坯,致密化烧结,制得掺杂碳化硼的燃料芯块。本发明提高燃料芯块中子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31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87605.3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组件用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核燃料组件用复合管包括内管以及紧配合在所述内管外周的外管;所述内管为陶瓷纤维编织而成的陶瓷管或金属管,所述外管为烧结形成的陶瓷管或金属管。本发明简化了多层陶瓷复合管的结构和制备工艺;避免事故工况下锆合金包壳与冷却剂发生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引发氢爆;提高包壳材料的高温强度,使包壳材料在事故工况下仍能够维持自身形状,不发生失效,保证冷却剂流道畅通;提高包壳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可提高正常运行工况下堆芯的冷却剂温度,提高了反应堆输出功率,提高热效率,带来更高的经济性;有望简化现有反应堆的安全系统,提高其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95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711387915.2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装置,包括真空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加热装置中的包壳管、设置在所述真空加热装置中套设在所述包壳管外围的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防护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包壳管连通将压力介质输送至所述包壳管的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防护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组件连通的压力介质释放装置;所述压力介质释放装置从所述真空加热装置伸出设置,以将防护组件中的介质输送至所述真空加热装置外。本发明的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装置能够将压力介质输送至真空加热装置外,避免爆破后的介质损坏真空加热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利于压力介质的回收和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9569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387915.2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装置,包括真空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真空加热装置中的包壳管、设置在所述真空加热装置中套设在所述包壳管外围的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防护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包壳管连通将压力介质输送至所述包壳管的压力介质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防护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组件连通的压力介质释放装置;所述压力介质释放装置从所述真空加热装置伸出设置,以将防护组件中的介质输送至所述真空加热装置外。本发明的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装置能够将压力介质输送至真空加热装置外,避免爆破后的介质损坏真空加热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利于压力介质的回收和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6795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1059022.5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3/62 , G21C21/10 , C04B35/622 , C04B35/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芯块的制造方法以及燃料芯块,燃料芯块的制造方法包括:S1、根据质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各原料:氧化钇0‑8%、氧化铝0‑10%、氧化硅0‑8%、碳化锆5‑80%,余量为碳化硅;S2、将原料与乙醇混合后,加入聚乙烯亚胺,球磨混合均匀,形成混料;S3、取5‑20%的混料均匀混合在乙醇中形成浆料,将浆料喷洒在滚动的TRISO颗粒表面,烘干形成待压粉料;S4、将待压粉料压制形成内核素坯;S5、取步骤S2中剩余的混料,压制形成为管体素坯;S6、将内核素坯装配到管体素坯中,压制,致密化烧结,制得燃料芯块。本发明采用SiC/ZrC复合材料作为燃料芯块的基体,提高燃料芯块的高温稳定性;利用ZrC可溶于强酸、强碱的特性,降低乏燃料芯块后处理难度,有利于燃料芯块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185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10824174.3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包壳及燃料组件,燃料包壳包括锆合金基体、设置在所述锆合金基体上的具有非化学计量比和梯度特征的中间层、以及设置在所述中间层上的环境屏蔽层;所述中间层和环境屏蔽层在所述锆合金基体上形成具有非化学计量比的梯度复相涂层。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锆合金包壳单一涂层存在的界面应力、界面扩散、不耐高温蒸汽氧化的问题,通过协同设计,本发明的燃料包壳中通过具有非化学计量的梯度复相涂层的设置,使其适用于事故容错核燃料包壳用途,极大地提高了核反应堆在严重事故工况下维持核燃料组件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的抗事故能力和安全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760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816115.7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液态金属中溶解氧活度的固相参比电极氧传感器,包括固态电解质氧探头、固相参比电极、以及导线。固态电解质氧探头包括感测端,感测端用于浸入到待感测液态金属内,固态电解质氧探头上的引出口与固态电解质氧探头内部连通。固相参比电极为设置在感测端内的固相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粉末。导线由引出口插入到固态电解质氧探头内,一端与固相参比电极连接,另一端由引出口引出固态电解质陶瓷管,导线与引出口之间密封配合。固相参比电极为固相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粉末,增加感测的面积,提高了参比电极的低温反应活性以及化学平衡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