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591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80012411.6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硅-石墨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硅-石墨复合颗粒100具备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120及硅颗粒110。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排列成层状。硅颗粒被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夹持。而且,由该硅-石墨复合颗粒制成电极密度为1.70±0.02g/cm3的电极时,该电极的X射线衍射图像中,“归属于(110)面的峰的强度I(110)”相对于“归属于(004)面的峰的强度I(004)”之比优选在0.0010以上且0.0300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90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80064715.3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B22F2998/00 , C22C1/0483 , C22C1/10 , C22C13/00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7 , H01M10/052 , B22F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个实施方式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至少两种粉末状合金材料,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A含有Co、Sn和Fe、且不含Ti,另外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B含有Fe、Ti和Sn,相对于粉末状合金材料A的质量和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量,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比例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169215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12420.5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形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极时能够在电极内形成致密的导电网络的复合石墨质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复合石墨质颗粒具备石墨、导电性碳质微粒以及非石墨质碳。石墨优选为天然石墨,更优选为多个鳞片状的天然石墨集合而形成的球状的石墨造粒物。另外,石墨优选进行了平滑化。导电性碳质微粒直接附着于石墨。非石墨质碳至少部分地附着于导电性碳质微粒和石墨。并且,对该复合石墨质颗粒施加规定的外力时,导电性碳质微粒从石墨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59688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80027914.6
申请日:2012-04-03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20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9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10/052
Abstract: 造就负极合剂与集电体之间密合性优异的负极板的改性天然石墨材料的圆形度为0.92以上且1.0以下,由将同步辐射作为激励光源而测定的粉末的C-K边X射线吸收光谱求出的峰强度比的入射角依赖性S60/0为0.5以上且0.7以下。优选满足绝对比重为2.25g/cm3以上、振实密度为1.0g/cm3以上且1.4g/cm3以下、以及亚麻仁油吸收量为20cm3/100g以上且50cm3/100g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碳质材料也可以附着在其至少部分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409040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41817.1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C01B31/04 , C01B33/06 , C01B33/113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20 , C01B33/06 , C01B33/113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复合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硅相含有物石墨复合颗粒具备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和含硅相颗粒。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排列成层状。含硅相颗粒包含硅相和非硅相。并且,该含硅相颗粒被多个鳞片状石墨颗粒夹持。并且,由该硅相含有物石墨复合颗粒制作电极密度为1.70±0.02g/cm3的电极时,在该电极的X射线衍射图像中,“归属于(110)面的峰的强度I(110)”相对于“归属于(004)面的峰的强度I(004)”之比优选在0.0010以上且0.0300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30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8046.1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0571 , B22F1/0007 , B22F1/0055 , B22F3/24 , B22F9/04 , B22F2003/248 , B22F2201/10 , B22F2201/20 , B22F2301/355 , C22C33/0278 , C22C38/00 , C22C38/002 , C22C38/005
Abstract: R-T-B-Ga系磁体用原料合金(其中,R为包含Y的稀土元素之中的至少1种、T是以Fe为必须的1种以上过渡元素)中,包含作为主相的R2T14B相3和浓缩有R的富R相(1和2),通过使富R相内的非晶相1中的Ga含有率(质量%)高于富R相内的结晶相2中的Ga含有率(质量%),在作为原料使用的稀土磁体中,能够提高磁特性同时能够降低磁特性的偏差。为了抑制激冷晶体的形成和α-Fe的结晶,优选的是,R-T-B-Ga系磁体用原料合金的平均厚度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98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0938.2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22C1/00 , C22C13/00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7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作为抑制价格昂贵的Co的用量、廉价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提供的本发明的负极材料分别含有合金材料A、合金材料B和导电材料三种粉末状材料。合金材料A包含含有Co、Sn和Fe的Co Sn2结构的合金,Sn的含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为70.1质量%以上且小于82.0质量%。合金材料B含有Co3Sn2、与合金材料A相比放电容量低,合金材料B的质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的质量与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计的比率RB为超过5.9%且小于27.1%。导电材料的含量相对于合金材料A、合金材料B和导电材料的总计为7质量%~20质量%。该负极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得到的放热起始温度低于375.4℃。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906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080064715.3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B22F2998/00 , C22C1/0483 , C22C1/10 , C22C13/00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7 , H01M10/052 , B22F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个实施方式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至少两种粉末状合金材料,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A含有Co、Sn和Fe、且不含Ti,另外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B含有Fe、Ti和Sn,相对于粉末状合金材料A的质量和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量,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比例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