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碳材料和非水系二次电池用负极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0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80135482.9

    申请日:2009-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C01B32/20 H01M4/133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高容量且高密度电极中充电接受性和高温保存特性的降低得到了抑制的负极材料,其是包含使非晶质碳及/或乱层结构碳附着或被覆在由石墨粉末构成的核材的表面而成的碳材料A以及由石墨粉末构成的碳材料B的混合碳材料,对于以将1.00g材料填充在内径15mm的圆筒状金属模具中,以8.7kN的挤压压力进行加压后除压至0.15kN为止时的填充的材料的密度(g/cm3)定义的压缩性而言,碳材料A中为1.60~1.78g/cm3,碳材料B中为1.75~1.85g/cm3,且碳材料A的压缩性<碳材料B的压缩性,混合比(碳材料A/碳材料B)以质量比计为1~9。

    碳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41285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880009697.1

    申请日:2008-01-30

    Abstract: 一种使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碳材料,其可以抑制非水电解液的分解,压缩性优异且能高度填充,并且可以在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特性不降低的情况下形成高容量电极。将平均粒径为10~30μm、比表面积S1为12.5m2/g以下的石墨粉末A与软化点为80~180℃、平均粒径为15~150μm的沥青粉末B按照A/B的质量比=98/2~95.5/4.5的比例混合,在将所得的混合粉末在静置的状态下,于惰性气氛、900~1100℃下进行热处理,使沥青碳化,制造在上述石墨粉末的表面附着碳的碳材料。碳优先附着于石墨粒子的端面。碳材料的比表面积S2为1.0~5.0m2/g且满足0.4≤S2/S1≤0.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