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6884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33271.0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地电磁测深电阻率判定隧道围岩等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已知区域的隧道围岩等级与洞身电阻率数值样本,建立隧道围岩等级与电阻率区间的对应关系模型;(2)获取待分级区域的电阻率数值;(3)根据步骤2获得的待分级区域的电阻率以及步骤1建立的隧道围岩等级与电阻率区间的对应关系模型,得出待分级区域的隧道围岩等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定量性,克服野外调查和人工判定的误差问题,克服钻孔波速确定的无法连续计算的缺陷,克服地震波速求取的困难性问题,可以根据大地测深电阻率判定围岩等级,为隧道设计提供围岩分级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07981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241541.2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围岩等级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输入特征量数据样本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围岩等级预测模型;(2)输入某一区域的输入特征量数据获得并输出该区域围岩预测等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隧道围岩等级预测方法,建立基于岩石电阻率及岩性的开放式的支持向量回归机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训练库的不断扩充,在某一区域只需提供典型的岩石电阻率及岩性信息,将其填加到训练样本集里,即可对该区域实现围岩预测分级,大大节省围岩分级的成本,开辟非线性预测模型的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4711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20037.7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震折射波法的岩体完整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多炮点的精细化数据采集地震折射波,利用折射层析成像技术获取洞身纵波速度值;新鲜岩体的纵波速度根据规范进行取值;提取洞身纵波速度,结合新鲜岩体纵波速度计算岩体完整性系数Kv;根据隧道里程、岩性、新鲜岩体纵波速度、岩体完整性系数Kv的数据给出岩体完整性评价表;绘制纵波速度断面图,按照洞身地层岩性及速度异常进行分段解释说明纵波速度分布情况、纵波速度范围、地层、岩体完整性、裂隙发育情况,实现岩体完整性评价。本发明能够解决以往地层纵波速度无法连续获取,岩体完整性系数Kv无法连续定量计算等问题,有效提高岩体完整性评价的精度及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4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4495.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禹 , 祁晓雨 , 宗传志 , 李志华 , 刘振明 , 崔庆国 , 杨峰 , 薄会申 , 赵广茂 , 王官超 , 秦海旭 , 周学明 , 刘英 , 张雨飞 , 季凇达 , 董晋 , 张子强 , 朱飞飞 , 林川 , 罗议建 , 徐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倾斜钻孔的不良地质勘探方法,包括:对包含受保护地下结构物的目标区域进行现场踏探;设计钻探的倾角以及方位角;按照设计的倾角和方位角进行钻探,并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并编录钻孔信息;进行孔内物探,获取物探跨孔CT原始数据;对物探跨孔CT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抽取共炮点道集,提取发射点及接收点坐标,采用神经网络拾取初至时间,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对跨孔地震CT原始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倾斜钻孔跨孔地震CT速度剖面图;根据物探信息及地质信息,圈定不良地质区域。本发明能显著减少勘探盲区,实现物探剖面连续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94495.X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姚禹 , 祁晓雨 , 宗传志 , 李志华 , 刘振明 , 崔庆国 , 杨峰 , 薄会申 , 赵广茂 , 王官超 , 秦海旭 , 周学明 , 刘英 , 张雨飞 , 季凇达 , 董晋 , 张子强 , 朱飞飞 , 林川 , 罗议建 , 徐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倾斜钻孔的不良地质勘探方法,包括:对包含受保护地下结构物的目标区域进行现场踏探;设计钻探的倾角以及方位角;按照设计的倾角和方位角进行钻探,并测量钻孔顶角和方位角,并编录钻孔信息;进行孔内物探,获取物探跨孔CT原始数据;对物探跨孔CT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抽取共炮点道集,提取发射点及接收点坐标,采用神经网络拾取初至时间,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对跨孔地震CT原始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倾斜钻孔跨孔地震CT速度剖面图;根据物探信息及地质信息,圈定不良地质区域。本发明能显著减少勘探盲区,实现物探剖面连续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218141840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492860.4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PC: B62D57/024 , B64C27/08 , B64C27/20 , B25J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墙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旋转翼模块;旋转翼模块包括连接架和风扇组件,风扇组件转动连接于连接架上,连接架与机器人本体可拆卸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爬墙机器人,爬墙机器人包括旋转翼模块和机器人本体;旋转翼模块包括连接架和风扇组件,连接架和机器人本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进而人们能够根据需要安装或拆卸旋转翼模块,使得旋转翼模块的更换更加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218085789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493496.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有方机器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IPC: B62D57/024 , B64C27/08 , B64C27/20 , B25J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墙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旋转翼模组、供电模组和控制模组;旋转翼模组设于机器人本体上,旋转翼模组包括多组一一对应且相互电连接的风扇组件和调速组件;供电模组包括多个电源;控制模组设于机器人本体上,控制模组与调速组件电连接,控制模组与电源电连接,每一调速组件均对应有一电源独立进行供电。每个风扇组件均由一独立的调速组件控制,每一调速组件均对应有一电源,进而每一风扇组件均由一独立的电源进行供电,避免了由于电源同时给多个风扇组件进行供电而使得风扇组件的输出功率小的问题,使得每一风扇组件在输出功率提升时依旧具有足够的电量供给,进而提高了爬墙机器人的负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3602425U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22243730.8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吉 , 王银 , 许广春 , 陈则连 , 崔庆国 , 李志华 , 薄会申 , 刘文才 , 季凇达 , 刘英 , 陈承申 , 刘世奇 , 刘振明 , 祁晓雨 , 周学明 , 张吉振 , 秦海旭 , 史建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法勘探用直流升压电源,包括锂离子电池组、多档开关、直流升压模块,锂离子电池组通过线路连接多档开关的输入端,在锂离子电池组与多档开关之间的连接线路上安装有总开关,多档开关的多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不同规格的直流升压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电芯,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实施实例中最高电压960v的成品体积15cmX15cmX30cm,重量8.7kg,相较传统干电池方案体积缩小87%,重量减轻90.3%。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大幅减小电池体积和重量,减少爬山负重,并且轻便牢固,容易批量生产,填补了我单位及行业内部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207541277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568004.5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吉 , 刘文才 , 陈承申 , 刘英 , 王银 , 许广春 , 李志华 , 薄会申 , 赵明龙 , 季凇达 , 董晋 , 刘世奇 , 于立波 , 陈露露 , 韩松 , 祁晓雨 , 刘振明 , 周学明 , 冯彦谦 , 张雨飞 , 张福彬 , 陈亮 , 郝明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异形固体不极化电极,包括塑料外壳、顶部密封盖、不极化电极底座、接线柱、连接导线、铅棒和带孔隔板,塑料外壳的上端封闭安装顶部密封盖,塑料外壳的下端设置不极化电极底座,该不极化电极底座为锥台形。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性能优越的轻便异形固体不极化电极,使用本新型不极化电极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携带运输,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难度,尤其适合在山区作业时使用。此外,本新型不极化电极在体积减小的情况下,极差和导电性能都达到或优于现有产品,有利于提高勘探数据质量以及勘探工作效率,降低勘探经济成本,保障勘探工作顺利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307723929S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30523324.9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雷达检测车(如燕X1‑400型)。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地面及墙面地质雷达探测,主要包含钢筋数量、混凝土厚度、及空洞探测等。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