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202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612141.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元地质信息融合的隧道支护体系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先采集多个拟支护区域的工程基础数据和多元地质信息,基于主动支护构件的支护效能分析结果,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地质及施工方式匹配的支护构件组合;依据掌子面极限平衡理论稳定性系数量化设计超前主动支护组合构件的参数,基于弹塑性理论解析多圈层应力应变值,量化设计洞身支护体系参数;结合现场监测选择并优化不满足质量要求的参数,进而以优化后的参数为目标参数,以工程基础数据和多元化地质信息为输入训练支护体系参数智能设计模型。采用该方案,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经验依赖度高、耗时长的缺陷,提升时效性和智能化的同时,优化了支护体系参数设计的质量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66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011289211.3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喆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双层初期支护动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监控第一层支护变形量Uc,Uc的单位为mm;根据所述Uc绘制所述U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t的单位为d,d为一天;根据所述关系曲线得到函数Uc=f(t),根据所述函数计算变形加速度d2Uc/dt2,d2Uc/dt2的单位为mm/d2;比较所述Uc与初始设计第一层支护变形限制值Us,所述Us的单位为mm,根据所述Uc与所述Us的比较值与所述变形加速度的计算值对第一层支护与第二层支护进行处理。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加强第二层初期支护刚度等结构或材料参数,以达到稳定围岩,防止出现围岩变形侵限等情况的发生,降低支护拆换风险,实现确保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66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89211.3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喆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双层初期支护动态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监控第一层支护变形量Uc,Uc的单位为mm;根据所述Uc绘制所述U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t的单位为d,d为一天;根据所述关系曲线得到函数Uc=f(t),根据所述函数计算变形加速度d2Uc/dt2,d2Uc/dt2的单位为mm/d2;比较所述Uc与初始设计第一层支护变形限制值Us,所述Us的单位为mm,根据所述Uc与所述Us的比较值与所述变形加速度的计算值对第一层支护与第二层支护进行处理。及时对设计进行修正,加强第二层初期支护刚度等结构或材料参数,以达到稳定围岩,防止出现围岩变形侵限等情况的发生,降低支护拆换风险,实现确保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8407466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1662418.5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伟斌 , 倪光斌 , 马荣田 , 林传年 , 郭小雄 , 史先伟 , 谭永杰 , 邸成 , 曾青 , 杨剑 , 罗章波 , 吕刚 , 周萌 , 罗驰 , 霍建勋 , 刘喆 , 徐湉源 , 郑泽福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埋式止水带,包括构造成十字型的止水带本体,止水带本体包括沿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分别从第一连接部分上沿纵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分和第三连接部分,其中,第一连接部分的长度值比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分的长度值总和大。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止水带来说具有更高的抗弯刚度,从而能够避免出现下垂或切割混凝土的现象,进而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防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73551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0647675.5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伟斌 , 倪光斌 , 马荣田 , 林传年 , 郭小雄 , 史先伟 , 谭永杰 , 邸成 , 曾青 , 杨剑 , 罗章波 , 吕刚 , 周萌 , 罗驰 , 霍建勋 , 刘喆 , 徐湉源 , 郑泽福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能增强型背贴式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通过高分子自粘胶片一与防水板固定;止水带本体的一侧面固定有限位板一,在限位板一的两侧板面上各自粘附有高分子自粘胶片二,限位板一紧密嵌装至相邻的两个二次衬砌构成的施工缝内;止水带本体的一侧面固定有限位板二,限位板二均等布置在限位板一的两侧,限位板二各自被浇筑固定在相邻的两个二次衬砌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止水带本体的一侧面垂直一体成型有限位板一,该设置确保该止水带具备良好的挡水性,通过在止水带本体远离限位板一的一侧面设置高分子自粘胶片一,该设置使得止水带本体能够与防水板可靠地粘接在一起,在提高止水带本体的挡水性能的同时便于后续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17735518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0647656.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伟斌 , 倪光斌 , 马荣田 , 林传年 , 郭小雄 , 史先伟 , 谭永杰 , 邸成 , 曾青 , 杨剑 , 罗章波 , 吕刚 , 周萌 , 罗驰 , 霍建勋 , 刘喆 , 徐湉源 , 郑泽福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埋式止水带,包括:止水带本体包括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连接板一的两长侧壁各自固定有一个连接板二,连接板二的一侧板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均粘附固定有高分子自粘胶带,两个连接板二各自被浇筑固定在相邻的两段二次衬砌内,连接板一的两长侧边各自被浇筑固定在相邻的两段二次衬砌内。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一的两端各自垂直固定有一个连接板二,两个连接板二各自被浇筑在相邻的两个二次衬砌内,该设置确保该止水带本体能够可靠地与相邻的两个二次衬砌连接,确保该止水带本体具备良好的止水性能;连接板二上粘附固定有高分子自粘胶带,该设置能够增加连接板二与混凝土的密贴性,进一步提高其止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6518059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2768514.X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伟斌 , 倪光斌 , 马荣田 , 林传年 , 郭小雄 , 史先伟 , 谭永杰 , 邸成 , 曾青 , 杨剑 , 罗章波 , 吕刚 , 周萌 , 霍建勋 , 刘喆 , 徐湉源 , 罗弛 , 郑泽福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复合背贴式自粘橡胶止水带,包括:本体部分,所述本体部分形成有对称分布的环向止水区;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分的横向中部且与所述本体部分垂直的法向止水部分,所述法向止水部分形成有法向止水区;若干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分的第一表面上的凸肋,各所述凸肋相互平行设置且沿所述本体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且所述凸肋与所述法向止水部处于所述本体部分的同侧;其中,在所述环向止水区的对应设有所述凸肋的一侧表面和所述法向止水区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自粘胶层。
-
公开(公告)号:CN217735520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0647815.9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伟斌 , 倪光斌 , 马荣田 , 林传年 , 郭小雄 , 史先伟 , 谭永杰 , 邸成 , 曾青 , 杨剑 , 罗章波 , 吕刚 , 周萌 , 罗驰 , 霍建勋 , 刘喆 , 徐湉源 , 郑泽福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垫和盾构管片密封垫沟槽,密封垫呈条状且其嵌装在盾构管片密封垫沟槽内,密封垫的横截面为对称结构,密封垫包括外管和正六边形蜂窝状隔板,外管内部一体成型有正六边形蜂窝状隔板,外管的管长方向与隔板的板长方向平行,正六边形蜂窝状隔板将外管内部分隔成多个截面呈正六边形的通孔一和多个截面呈四边形的通孔二。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垫包括外管和正六边形蜂窝状隔板,与现有的密封垫的结构相比,正六边形蜂窝状隔板具有力学性能好、比刚度高、比强度高以及耐冲击等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密封垫的受压稳定性和变形协调性,即使在拼装错台量较大时仍具备较好的止水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