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58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49082.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刚度精细化建模方法,包括获取连接结构接触面的分形维数D和分形粗糙度G;基于D、G和接触面上微凸体的最大接触面积aL建立接触面法向总载荷P的表达式;获取接触面法向总载荷P的值,根据P的表达式得到aL;建立连接刚度Kn的表达式,aL代入连接刚度Kn的表达式中,得到连接结构刚度。本发明提高了连接结构刚度的计算精度,特别适用于机械系统中的预紧连接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953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1141.5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飞行器舱体截面变形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蒙皮、两种四棱锥单元、直线电机、单元接头;单元接头固定连接在第一四棱锥单元与第二四棱锥单元的顶部;直线电机两端分别铰接在相邻两个第一四棱锥单元与第二四棱锥单元的单元接头上,实现直线的往复运动;第一四棱锥单元、第二四棱锥单元交替连接,且相邻两个模块之间共用一个共用杆,依靠直线电机的伸缩带动两个模块相对运动,使模块之间相对角度发生变化;蒙皮连接在第一四棱锥单元与第二四棱锥单元之间,在第一四棱锥单元、第二四棱锥单元相对变形时随动变形。本发明舱体截面变形结构采用四棱锥单元搭建,结构简单,拓展性强,四棱锥单元的数量可根据设计需求增加或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7648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58641.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佘啸宇 , 彭健 , 吕殿君 , 俞启东 , 王宇航 , 费王华 , 马梦颖 , 宗凯 , 廖馨 , 李天任 , 陈克钦 , 黄艳茹 , 朱佳琳 , 钟杰华 , 贾晓璇 , 雍颖琼 , 李广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算力异构智能计算平台,包括:CPU模组、FPGA模组、DSP模组、NPU模组和接口底板;其中,CPU模组、FPGA模组和DSP模组分别通过单独的连接器扣在接口底板上,NPU模组通过PCIE软排线与接口底板相连。本发明所述的高算力异构智能计算平台,将CPU、NPU、DSP和FPGA四种类型的核心芯片进行异构融合,通过构建多核异构平台,形成通用计算资源中心,完成CPU、NPU、FPGA与DSP计算资源的统一调配,适用于无人飞行器在任务过程中的全流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49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2280.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自主变形蒙皮,包括复合点阵微结构、连接片、表面弹性体和驱动电机;所述复合点阵结构包括交替排布成行的至少一层零泊松比点阵结构和至少一层波纹点阵结构;所述连接片桥连各层点阵结构;所述表面弹性体覆着于复合点阵微结构和连接片表面;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机翼根部,通过电源控制作动驱动,带动蒙皮结构收缩或伸展。本发明自主变形蒙皮,通过“复合点阵结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应激变形+3D打印”,实现变形蒙皮结构的精细、快速制造,同时通过“压电驱动主驱动力+波纹点阵结构自主变形副驱动力”模式,消除蒙皮内部结构作为负载降低驱动效能的问题,实现变形蒙皮的结构高效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527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47344.1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2
Abstract: 一种用于落点控制的大尺度堵盖,属于飞行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堵盖本体;伸缩翼控制器,位于堵盖本体上,用于通过控制调节伸缩翼的伸出翼面大小控制堵盖压心,实现静稳定,同时,通过调节两侧的伸缩翼的伸出翼面大小抑制堵盖本体侧向干扰产生的滚转;伸缩翼,设有至少两个,位于堵盖本体后缘两侧,呈对称分布。本发明通过在堵盖后缘增加两片可伸缩翼面,实现堵盖压心控制,进而实现堵盖静稳定度控制,有效提高堵盖残骸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83622.7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陈海鹏 , 雷建长 , 雍颖琼 , 马梦颖 , 贾晓璇 , 钟杰华 , 许元男 , 张升升 , 顾祥玉 , 史锐 , 宗凯 , 李广良 , 王鑫蔚 , 喻海川 , 高伟凯 , 董晓琳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针对当前可靠性试验验证存在要求子样数量多、成本高、周期长等难题,提出基于改进一次二阶矩方法的结构件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法,弥补了当前基于改进一次二阶矩方法的结构件可靠性验证均是仿真验证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概率结构件的小样本可靠性试验验证方法,包括:S1、根据试验测试寻找到失效等值面,根据失效等值面,计算得出最可能失效点MPP点的方向;S2、通过获取的坐标原点到最可能失效点MPP点的方向,按一定加载步长加载载荷直至结构件满足位移/应变许用值,得到结构件真实MPP点,根据改进一次二阶矩方法原理反算结构件真实可靠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