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6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44364.8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过渡段‑高压压气机通流气动布局多维度耦合设计方法,本发明将过渡段与高压压气机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耦合设计,在高压压气机气动设计的各维度、各环节中均与上游过渡段进行了充分融合,实现了过渡段与高压压气机通流布局的一体化协同设计,使过渡段‑高压压气机在不同维度下的气动设计进入系统化、参数化、精细化阶段,有效提高了高压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提升了气动设计精度,节省了大量设计迭代时间,缩短了设计周期,非常适合工程设计应用。本发明不仅局限于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同样适用于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各种带有过渡通流结构的工业用轴流压缩机的气动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70532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15577.4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双燃料低排放燃气轮机燃烧室,包括引气通道、节流挡板、燃烧室外壳、双燃料喷嘴和火焰筒;所述引气通道安装在燃烧室外壳外侧;所述节流挡板、双燃料喷嘴、火焰筒安装在燃烧室外壳内侧;节流挡板安装在火焰筒与燃烧室外壳间的夹层内;所述双燃料喷嘴燃料出口与火焰筒连接;所述火焰筒与燃烧室出口连接。本发明应用本发明的燃烧室可以在燃气轮机整机运行过程中,根据不同相态燃料特点,在线调节燃烧室内喷嘴进气量、主燃空气量和掺混空气量分配,实现燃气轮机高质量兼容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同时本发明的燃烧室对喷嘴和火焰筒通流面积加工精度容差率高,具有更低的加工调试成本和更短的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57755.0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滑油滤器故障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机组正常运行时各工况下滑油滤器的压降变化率模型;确定计算周期t,计算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滑油滤器压降变化率,标志滑油滤器当前状态;依据燃气轮机滑油滤器压差变化率的检测结果,融合滑油滤器压差的判据,综合判断燃气轮机滑油滤器的堵塞。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燃气轮机滑油滤器堵塞的在线检测问题。通过机组运行状态下滑油滤器压差变化率的检测,融合压差报警判据,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快速的燃气轮机滑油滤器的在线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64406.1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织构的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属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挤压油膜阻尼器技术领域,设计一种表面织构的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基于仿生学穿山甲鳞片凹坑减摩作用,在阻尼器内环表面上加工排布一定数量、特定尺寸的微型凹坑织构,可以在局部产生动压效果,有效增加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并降低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振动,装配有新型张力可调密封环,针对挤压油膜阻尼器内外环极易发生碰磨干摩擦和传统密封环张力不可调整的问题,给出表面织构的新型挤压油膜阻尼器设计方法,避免内外环间干摩擦阶段出现及滑油泄漏问题。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对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抑振性能提升具有极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9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244364.8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过渡段‑高压压气机通流气动布局多维度耦合设计方法,本发明将过渡段与高压压气机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耦合设计,在高压压气机气动设计的各维度、各环节中均与上游过渡段进行了充分融合,实现了过渡段与高压压气机通流布局的一体化协同设计,使过渡段‑高压压气机在不同维度下的气动设计进入系统化、参数化、精细化阶段,有效提高了高压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提升了气动设计精度,节省了大量设计迭代时间,缩短了设计周期,非常适合工程设计应用。本发明不仅局限于燃气轮机高压压气机,同样适用于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各种带有过渡通流结构的工业用轴流压缩机的气动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379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96751.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枫 , 唐瑞 , 温广瑞 , 孙鹏 , 牛夕莹 , 崔宝 , 王琦 , 席越 , 段旭尧 , 范谨菘 , 苏宇 , 王伟影 , 徐志强 , 王永峰 , 来亮 , 杨强 , 傅琳 , 毛冬岩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30 , G06N3/0464 , G06T7/00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磨粒智能诊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铁谱磨粒图像,并进行图像降噪与磨粒分割,得到处理后的磨粒图像;提取形态特征和颜色特征,构造包括磨粒图像色度矩和双谱幅值分布熵的彩色纹理特征;基于彩色纹理特征,构造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自适应融合,构造深度卷积复合特征;基于深度卷积复合特征进行磨粒故障诊断识别,将深度卷积复合特征输入至分类网络中,交叉验证其识别结果。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构造彩色纹理特征扩充磨粒图像特征对故障的表征信息,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改进传统复合特征构造方法会造成有用的特征信息因相关性不足被视为冗余信息而被舍弃问题,避免人工经验构造复合特征所带来的冗余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44365.2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燃气轮机压气机宽工况低损失过渡段通流布局优化设计方法,可以解决因压气机过渡段流动损失和不均匀流动造成的燃气轮机匹配失衡与性能衰减问题。本发明基于船用燃气轮机压气机工作特点,采用了参数化手段与组合优化策略,实现了宽工况低损失压气机过渡段的参数化定制设计与快速优化,有效改善了船用燃气轮机压气机过渡段的气动性能,并且可以节省大量设计迭代时间,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本发明不局限于船用燃气轮机压气机,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三转子简单循环燃气轮机中,且同样适用于航空发动机与各种带有流动过渡结构的工业用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22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57754.6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IPC: G01M15/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燃气轮机性能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性能良好状态下多转子折合转速基准关系曲线,并构建上边界、下边界;检测燃气轮机多转子折合转速相互关系的实时状态:采集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各转子的转速、进口温度;对采集到的机组运行数据预处理,计算各转子折合转速;计算实际运行时折合转速与基准关系曲线的相对距离;选取质量控制图理论SPC准则中的数据状态检测规则,监测机组多转子折合转速相互关系的实时变化状态。本发明通过相对距离的变化状态,检测机组转速是否异常,进而实现机组性能异常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606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84334.9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VB语言的双面双点转子现场动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转子现场动平衡所需参数,包括转子两侧测点初始振动值和相位、平衡盘1示重质量和相位、平衡盘1示重后振动值和相位、平衡盘2示重质量和相位、平衡盘2示重后振动值和相位;步骤二,建立现场动平衡参数化计算工具。参数化计算工具,在可视化设计界面输入平衡盘1、平衡盘2、振动值、示重和自定义配重方案信息,可实现配重方案及自定义配重方案下预估振动值输出功能。本发明利用VB语言所带函数即可实现离线双面双点转子现场动平衡,具有振动幅值和相位信息选取灵活特点,实现了可视化旋转机械双面双点转子现场动平衡计算,可大幅度提升现场动平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06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84332.X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弹性联轴器动力输出轴系双面现场动平衡方法,1)动力驱动装置壳体和负载壳体布置振动传感器和键相传感器;2)从慢车升到额定功率,测得振动峰值时刻两个振动测点的振动幅值及相位;3)在弹性联轴器驱动端法兰面螺栓上试加配重1;4)启动动力驱动装置,测得振动峰值时刻两个振动测点振动幅值及相位;5)取下弹性联轴器驱动端法兰面螺栓上试加配重1,在弹性联轴器非驱动端法兰面螺栓上试加配重2;6)启动动力驱动装置,测得振动峰值时刻两个振动测点振动值及相位;7)分别计算试重1、2对两个振动测点贡献振动速度值及相位;8)计算弹性联轴器两侧法兰面配重质量及相位;9)计算两侧法兰面螺栓上最终校正重量和相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