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及轴系起动过程状态模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625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10373890.0

    申请日:201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螺旋桨及轴系起动过程状态模拟系统及方法,属于船舶动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模拟系统包括模拟桨、与模拟桨相连的模拟轴系、以及设置在模拟轴系上的惯性元件和摩擦力转矩施加机构。其中螺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模拟桨的螺距,惯性元件用于调节模拟桨及模拟轴系的转动惯量,使其与待模拟的螺旋桨及轴系的转动惯量一致;所述摩擦力转矩施加机构用于调节模拟桨及模拟轴系的摩擦力转矩,使其与待模拟的螺旋桨及轴系的摩擦力转矩一致。采用该系统能够实现螺旋桨及轴系起动过程状态(包括负载和转速)的模拟;同时通过改变装置参数,能够实现不同功率级别螺旋桨及轴系的起动过程负载模拟。

    变频投影栅线三维形貌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13894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45595.2

    申请日:2007-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投影栅线三维形貌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投影栅发生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投影栅发生装置包括计算机和与计算机连接的数码投影仪;图像采集装置由顺序排列的数码相机或CCD数码摄像头、参考光栅、成像物镜组成一体,数码相机或CCD数码摄像头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负责产生变频的投影物理光栅到数码投影仪,将栅线投射到被测物表面进行测量,并从数码相机或CCD数码摄像头采集图像、产生相移、计算结果得到等高线值。由于利用数码投影仪取代了大功率投影灯利用了计算机产生均匀的光栅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一块物理光栅,使得投影栅的频率、大小均可以任意调节,从而适用范围更广,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螺旋桨及轴系起动过程状态模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625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373890.0

    申请日:201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螺旋桨及轴系起动过程状态模拟系统及方法,属于船舶动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模拟系统包括模拟桨、与模拟桨相连的模拟轴系、以及设置在模拟轴系上的惯性元件和摩擦力转矩施加机构。其中螺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模拟桨的螺距,惯性元件用于调节模拟桨及模拟轴系的转动惯量,使其与待模拟的螺旋桨及轴系的转动惯量一致;所述摩擦力转矩施加机构用于调节模拟桨及模拟轴系的摩擦力转矩,使其与待模拟的螺旋桨及轴系的摩擦力转矩一致。采用该系统能够实现螺旋桨及轴系起动过程状态(包括负载和转速)的模拟;同时通过改变装置参数,能够实现不同功率级别螺旋桨及轴系的起动过程负载模拟。

    柴油机的进气温度、压力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32860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10141298.X

    申请日:2010-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的进气温度、压力调节装置,其包括进气温度调节部件和进气压力调节阀;进气温度调节部件包括一烟气换热器、一空气出管、两空气进管、一进气空气流动面积调节机构。烟气换热器包括与换热管贯通连接的烟气进气管、以及换热器空气进气口和换热器空气出气口;烟气进气管通过管道与柴油机的烟气排出口相连接;空气出管对接在换热器空气出气口底部;两空气进管分别设置在烟气换热器两侧,其底部分别与空气出管贯通。进气空气流动面积调节机构设置在换热器空气进气口和两空气进管进气口的口部;进气压力调节阀设置在空气出管的出气口部。具有节约能源和可对柴油机进气进行调温和调压、模拟高原、潜用或其它压力、温度环境的优点。

    柴油机的进气温度、压力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32860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41298.X

    申请日:2010-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的进气温度、压力调节装置,其包括进气温度调节部件和进气压力调节阀;进气温度调节部件包括一烟气换热器、一空气出管、两空气进管、一进气空气流动面积调节机构。烟气换热器包括与换热管贯通连接的烟气进气管、以及换热器空气进气口和换热器空气出气口;烟气进气管通过管道与柴油机的烟气排出口相连接;空气出管对接在换热器空气出气口底部;两空气进管分别设置在烟气换热器两侧,其底部分别与空气出管贯通。进气空气流动面积调节机构设置在换热器空气进气口和两空气进管进气口的口部;进气压力调节阀设置在空气出管的出气口部。具有节约能源和可对柴油机进气进行调温和调压、模拟高原、潜用或其它压力、温度环境的优点。

    激光对中及准直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10761Y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720074401.7

    申请日:2007-0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对中及准直系统,其特点是,包括一自动变焦望远镜、一CCD成像系统、一十字分划板、一激光源、一激光同轴装置、一纠偏用全反射镜、以及一分析计算电路;所述的CCD成像系统、十字分划板、自动变焦望远镜以及激光同轴装置顺序连接,且同轴心;所述的激光源发出的激光通过激光同轴装置折射到所述的纠偏用全反射镜;所述的CCD成像系统的输出端与分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该系统可以对大型轴系进行对中调整及测量,可以广泛应用在民品或军品的其他需要进行对中或准直的调整工作。具有非接触测量,精度高,调整方便等特点。

    一种三维电子散斑干涉仪

    公开(公告)号:CN2881538Y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20039994.9

    申请日:2006-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维电子散斑干涉仪,包括仪器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上的仪器,所述仪器包括:至少一激光器、一第一旋转反射镜、W场光路、U场光路、V场光路、以及一干涉接收机构;其中包括U场、V场、W场光路的出射光互相正交,每个场光路上都设置有用于时间相移的相移器和用于空间相移的载波片及其步进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场光路分别获得独立的U场、V场、W场位移分量,既简化了程序运算,又能获得更高的精确度,同时可以采用时间相移方法或者空间相移方法测量被测物的三维位移量,实现三维直接测量结果数字化。

    压力调节阀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61920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63354.5

    申请日:2014-08-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和阀杆。阀芯的中间设有向上开口的中心盲孔,该中心盲孔的主体为直孔,上部开口呈扩口锥面;阀杆的下部为直杆段,直杆段的上端扩大为球面;阀杆的直杆段插入阀芯的直孔内,阀杆的球面与阀芯的扩口锥面相切。阀芯由下段、中段和上段组成,下段的周面呈锥面;中段剖面的形线呈接近于直线的曲线;上段具有与中段相交的球面,该球面与阀座上端孔口的扩口锥面相切,形成密封线。本实用新型为中小型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提供了一种低噪音、全流量、具有阀前压力随开度线性变化特性的压力调节阀,可提高海水淡化装置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改善工作环境。

    港口码头瞬变负荷发电机组储能备用电站

    公开(公告)号:CN203151201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024869.0

    申请日:2013-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港口码头瞬变负荷发电机组储能备用电站,包括机组系统以及集控中心。机组系统包括并联的至少两台储能发电机组,各储能发电机组包括机组、机旁安保系统和机旁监控及负载分配系统;其中:机组包括柴油机、储能装置和发电机。集控中心包括工控机和第一PLC控制器,工控机的输入端分别与各个机组的柴油机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发电机的电能计量装置的输出端以及第一PLC控制器通信连接,第一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机组的柴油机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和发电机输出控制开关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在备用工况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备用电站供电,可满足港口码头卸船机工作时大冲击负荷的用电要求,实现经济、高效、可靠的供电。

    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110350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430822.9

    申请日:2014-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和PTO/PTI可逆电机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属于动力系统集成技术领域,推进系统包括主柴油机、齿轮箱、PTO/PTI分系统、可调桨CPP及轴系,其中的PTO/PTI分系统包括PTO/PTI可逆电机、电机起动模块和PTO/PTI切换控制装置,采用电机起动后高速合排齿轮箱PTI离合器带动螺旋桨和轴系进行起动的启动方式,该启动方式采用小电机pony motor拖动起动或电机设计为限流异步起动;主柴油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中的主输入端,PTO/PTI分系统中的PTO/PTI可逆电机与齿轮箱中的PTO端相连,齿轮箱中的主输出端与可调桨CPP轴系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经济性,保证动力系统的冗余性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