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2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44397.7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气缸盖和气缸,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和气缸盖底板,气缸盖底板位于气缸盖本体的底侧并可拆卸地连接至气缸盖本体,气缸盖底板设置有用于安装进气阀的进气孔、用于安装排气阀的排气孔以及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槽,冷却槽设置有进口并在进气孔和排气孔的周围延伸,冷却槽从气缸盖底板的顶表面向下凹陷并与气缸盖本体的底表面形成冷却通道。根据本发明,在气缸盖本体与气缸盖底板之间直接形成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通道,使得气缸盖的整体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特别适用于安装船用柴油机水冷式排气阀座。气缸盖底板是独立件,加工自由度大,可以对冷却槽进行灵活精准的设计,容易地提高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9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98644.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包括气缸盖本体以及设置于气缸盖本体内的冷却水腔;所述气缸盖本体包括由顶板、侧壁、中隔板、喷油器套筒以及底板构成的主体框架,所述气缸盖本体内设有喷油器容置腔以及排气道,所述喷油器容置腔内安装有水封套管;所述冷却水腔包括上水腔、下水腔、排气道水腔以及中心水腔,所述中心水腔、所述上水腔、所述下水腔以及所述排气道水腔依次连通;所述底板设有底板冷却钻孔,所述底板冷却钻孔与所述中心水腔相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缸盖。本发明气缸盖结构强度和冷却优化之间不存在矛盾,能够承受更高的爆压和热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4962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561794.5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IPC: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气缸盖和柴油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水孔、第二水孔、下水腔和上水腔;第一水孔用于设置在火力板上,并从火力板的边缘朝向火力板的中心延伸入鼻梁区;第二水孔用于设置在火力板上,并用于设置在排气阀座孔的周围,且与相邻的第一水孔连通;下水腔设置在第一水孔和第二水孔的上方,并与第二水孔连通;上水腔设置在下水腔的上方,并与下水腔和第一水孔连通,且上水腔包括出水口,出水口用于设置在气缸盖的排气侧。根据本发明的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能根据火力板的热负荷分布对火力板分区冷却,且能根据气缸盖的热负荷分布,对气缸盖自下而上分区冷却,以提升气缸盖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60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86828.9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流管整体式波形膨胀节,包括第一法兰、第一导流管、波纹管和第二法兰;所述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波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导流管位于所述波纹管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法兰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的距离大于波形膨胀节的轴向补偿量,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外侧壁与所述波纹管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波形膨胀节的径向补偿量。本发明导流管整体式波形膨胀节,取消了导流管焊缝,彻底解决了焊接不可靠引起的零件失效风险;整体锻造后加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284205.3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缸套组件。气缸套组件用于发动机,气缸套组件包括气缸套、导流塞、进水腔和出水腔,气缸套的外表面具有冷却孔,冷却孔具有孔底,冷却孔的轴向方向与气缸套的轴向方向相交叉,导流塞位于冷却孔中,且导流塞与冷却孔的孔底间隔开以形成冷却腔,导流塞具有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均与冷却腔连通,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沿冷却孔的轴向方向贯穿导流塞,进水腔与进水流道连通,出水腔与出水流道连通。根据本发明的气缸套组件,导流塞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对能够对冷却液体进行导流,减少了进水和出水的掺混和相互作用,使得冷却液体能够进入到冷却腔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962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543871.4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IPC: F16L23/024 , F16L23/18 , F16L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箍及具有其的内燃机用管道结构。卡箍包括两个管箍与螺栓组件,管箍包括管箍部和凸肩部,管箍部为弧形结构,管箍部的沿管箍部的第一径向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肩部,凸肩部具有轴线沿管箍部的第二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通孔,第二径向方向垂直于第一径向方向,凸肩部的沿管箍部的第二径向方向的尺寸为H,管箍部的半径尺寸为R,H的范围为0.5R≤H≤R,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用于穿设于安装通孔后和螺母连接,以连接两个管箍。由此,H的范围为0.5R≤H≤R,可以增加管箍的刚性和强度,减少管箍部弯曲变形而局部拱起的可能性,进而能减少管道在连接处密封不严而泄漏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64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56558.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气缸单元,其包括气缸套、水套、气缸盖、活塞、连杆和连杆组装机构;气缸套的头部形成有接合部分,接合部分的一端形成有限位凹部,水套的一端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凸部,气缸套穿设于水套内,使限位凸部位于限位凹部中,气缸盖伸入水套内并与气缸套的接合部分的另一端抵接,气缸盖与水套可拆卸地连接;活塞上设置有连杆,活塞能够在气缸套内往复运动;连杆组装机构构造为在模块化气缸单元组装期间,在活塞距离气缸套的头部最近的情况下,可拆卸地连接至气缸套的尾部,以将连杆与气缸套固定。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气缸单元,可实现模块化、简便安装至整机,且连杆伸出气缸套的部分较少,便于安装过程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4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46830.8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IPC: F02F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包括:缸盖中心冷却水腔;排气阀座孔,所述排气阀座孔中能够有间隙地安装排气阀座,使得排气阀座与排气阀座孔之间的间隙形成排气阀座冷却水槽;与排气阀座冷却水槽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排气阀座冷却水槽连通的出液流道;其中,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设置为偏离缸盖中心冷却水腔。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冷却水进入和流出排气阀座冷却水槽不需通过缸盖中心冷却水腔,有效改善对排气阀座的冷却效果。此外,排气阀座冷却水槽与缸盖中心冷却水腔之间无需加工冷却孔,不会削弱此区域的结构强度,也不会导致该区域出现应力集中,因此,气缸盖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1448836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2441587.0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气缸盖冷却水腔结构,包括气缸盖本体以及设置于气缸盖本体内的冷却水腔;所述气缸盖本体包括由顶板、侧壁、中隔板、喷油器套筒以及底板构成的主体框架,所述气缸盖本体内设有喷油器容置腔以及排气道,所述喷油器容置腔内安装有水封套管;所述冷却水腔包括上水腔、下水腔、排气道水腔以及中心水腔,所述中心水腔、所述上水腔、所述下水腔以及所述排气道水腔依次连通;所述底板设有底板冷却钻孔,所述底板冷却钻孔与所述中心水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气缸盖。本实用新型气缸盖结构强度和冷却优化之间不存在矛盾,能够承受更高的爆压和热负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851972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161337.1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管整体式波形膨胀节,包括第一法兰、第一导流管、波纹管和第二法兰;所述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法兰连接,所述波纹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导流管位于所述波纹管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法兰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流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的距离大于波形膨胀节的轴向补偿量,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外侧壁与所述波纹管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波形膨胀节的径向补偿量。本实用新型导流管整体式波形膨胀节,取消了导流管焊缝,彻底解决了焊接不可靠引起的零件失效风险;整体锻造后加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