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199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18465.2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舱室空气处理装置,包括机组本体,以及设于机组本体内部且依次连通的进风段、换热段和出风段:进风混合箱的入口侧设有循环回风口;所述换热段内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蒸发器、挡水器、冷凝器和蒸汽加湿器;所述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和制冷压缩机依次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形成压缩制冷循环系统;送风静压箱14的出口侧设置有送风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船舶舱室空气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引入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先对空气进行冷却除湿,再进行回热升温,从而有效控制空气的相对湿度,并对原有的空调系统影响较小,解决了夏季及过渡季节船舶舱室内相对湿度无法满足设定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6130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53692.8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风防水式带缆桩及使用方法,包括带缆桩本体、顶盖、导风系统、顶盖启闭系统和排水系统,导风系统包括导流罩和通风管,导流罩由安设于顶板底面上的弧形凸台及安设于筒体顶部的弧形凹槽板组成,对应设置形成过流通道,排水系统包括集水盘、泄水管和排水管,顶盖启闭系统包括启闭弹簧、启闭杆和弹簧底座,通过启闭弹簧的伸缩带动顶盖启闭。本发明通过集成化设计和自动化设计提供一种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的进水自动关闭的防水式通风带缆桩。
-
公开(公告)号:CN11148629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29526.7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F16L55/033 , F16L59/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带筋降噪复合风管,风管管体采用预制带筋板一体成型,带筋板上的加强筋压制而成并凸出于管体外壁设置,在管体外壁加强筋外贴合吸声材料,在吸声材料外设置整体蒙皮层。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对风管基材的壁厚要求。整体预装,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和降噪、保温能力,现场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可广泛用于暖通工程,主要用于空调、供暖、通风等系统的送、回风管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0633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35279.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船用蓄冷式不间断供冷装置及方法,包括制冷模块、蓄冷模块和供冷模块,蓄冷模块分别与制冷模块及供冷模块进行热交换,制冷模块外接船舶冷媒水系统,向蓄冷模块提供冷量,供冷模块外接船舶间歇式冷却负载,供冷模块从蓄冷模块汲取冷量,向船舶间歇式冷却负载提供冷量,船舶间歇式冷却负载外接船舶冷媒水系统,本发明实现小容量蓄冷装置满足大功率间歇式冷却负载的供冷需求,降低总体冷源设备容量需求,排除大功率间歇式冷却负载运行对全船冷媒水系统管网的冲击,具有冷却系统管网冷量调节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55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27602.2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J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集中式空调装置,包括进风混合箱、出风静压箱、通风机和控制箱,所述进风混合箱分别设有新风口和回风口;所述出风静压箱内部分隔为左腔体和右腔体,左腔体内沿空气流动方向布置有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和干蒸汽加湿器,所述右腔体内安装有通风机,通风机的入口位于干蒸汽加湿器的下游,送风口通过送风管道与船舶的舱室连通;所述回风口和送风口分别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船用集中式空调装置的送风温湿度调节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回风温湿度控制和舱室温湿度控制集成设计,基于回风温湿度、送风温湿度和典型舱室温湿度三个数值来控制送风温湿度,保证典型舱室温湿度在设定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3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47318.X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船用冷却水系统的流量调节阀及使用方法,包括阀体、阀杆、阀芯和阀芯移动调节机构,阀体的入口侧设有阀座,阀体的顶部设有与之密封配置的阀盖,阀杆垂直穿过阀盖上的中心孔伸入阀体内腔;阀芯移动调节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组件和平移传动组件,阀杆顶端位于阀体外部,与旋转驱动组件相连接,阀杆底端位于阀体内部,并与平移传动组件相连接,平移传动组件与阀芯相连接,带动阀芯水平移动,本发明实现流量调节阀的低阻力、低噪声的设计,改善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调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55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188039.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船用共形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围阱本体和舷墙T型材,通风围阱包括甲板上层围阱壳体和甲板下层围阱壳体,甲板上层围阱壳体与舷墙呈夹角设置,舷墙T型材包括T型材腹板和T型材面板,T型材腹板将甲板上层围阱壳体划分为上层进气和排气通道,甲板下层围阱壳体通过中心隔板划分为下层进气和排气通道,对应形成进气围阱和排气围阱,进气围阱和排气围阱内的甲板上设有连通开口,甲板上层围阱壳体的背板上对应进气围阱和排气围阱的顶部均设有通风口,面板上对应均设有检修窗,甲板下层围阱壳体的面板上对应均设有通风管,本发明采用共形设计的方法,将通风围阱与船体舷墙相结合,具备进、排风功能,防水性能好,提高露天甲板面的整洁度。(56)对比文件郭孟秋等.浅谈防水炮烟囱及其附件的设计.广东造船.2019,第38卷(第2期),71-73.邱烨;岳娟;曾芸先.厦大科考船可收放式舷墙的设计.广船科技.2018,(第02期),16-18.
-
公开(公告)号:CN114655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88039.5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船用共形通风装置,包括通风围阱本体和舷墙T型材,通风围阱包括甲板上层围阱壳体和甲板下层围阱壳体,甲板上层围阱壳体与舷墙呈夹角设置,舷墙T型材包括T型材腹板和T型材面板,T型材腹板将甲板上层围阱壳体划分为上层进气和排气通道,甲板下层围阱壳体通过中心隔板划分为下层进气和排气通道,对应形成进气围阱和排气围阱,进气围阱和排气围阱内的甲板上设有连通开口,甲板上层围阱壳体的背板上对应进气围阱和排气围阱的顶部均设有通风口,面板上对应均设有检修窗,甲板下层围阱壳体的面板上对应均设有通风管,本发明采用共形设计的方法,将通风围阱与船体舷墙相结合,具备进、排风功能,防水性能好,提高露天甲板面的整洁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58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49390.8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冷却船用消防排烟轴流风机,包括风机壳体、置于风机壳体内的电机外壳体、设置在电机外壳体内部的电机以及与电机相匹配的叶轮;其特征在于,电机外壳体尾部采用开放式外壳体结构,电机尾部设有电机冷却风扇,散热管道的双层菱形设计,以及风机壳体与电机外壳体的双层设计。电机外壳体采用尾部开放式外壳体,并且增设了电机冷却风扇,引导外部气流流过电机,实现了电机自行冷却散热;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双层壳体设计,一方面减少风机内部高温气流向用于冷却的常温气体传热,同时,减少高温气流向电机所在空间的传热,保证电机处于相对温度较低的工作环境,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2373635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1129530.3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防水式带缆桩,包括带缆桩本体、顶盖、导风系统、顶盖启闭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顶盖设于所述带缆桩本体顶部;减少了甲板面通风头数量,提高了甲板面的整洁程度及美观性,提高了隐身能力;通过通风口的自动启闭设计,防止风浪通过通风头进入舱内,提高了通风设备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