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30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56646.4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苏州宇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的显控台,包括人员信息获取模块、驾驶模块、监测模块、安全控制模块、语音交互显示模块及数据库模块;其中,人员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人员的个人信息;驾驶模块,用于根据个人信息生成驾驶模式;监测模块,用于根据驾驶模式对驾驶人员的行为监测,并对驾驶车辆进行行驶数据监测;安全控制模块,用于将行为监测数据和行驶数据进行安全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安全驾驶建议;语音交互显示模块,用于车载音响和车载显示屏播报安全驾驶建议,并收集驾驶人员的回复语音,计算安全驾驶建议的采纳率。本发明通过监测驾驶人员的行为动作并生成安全驾驶建议,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避免危险驾驶产生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8801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77147.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苏州宇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5B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余度计算机控制系统,该多余度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电源备份单元、冗余管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人机界面单元;其中,主控单元,用于负责系统的运行和控制;电源备份单元,用于为主控单元提供电力;冗余管理单元,用于管理主控单元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的策略进行切换。本发明通过主副电源模块和冗余控制模块的冗余设计,确保系统在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换至正常工作状态,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还可以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精度校验和误差修正等操作,从而提高数据的精度,减少因传感器本身造成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5620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72639.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平台管理系统仿真激励测试方法,属于船舶信息化技术领域,包括:根据被试船舶平台管理系统的接口类型选取通用硬件模块与被试船舶平台管理系统实现接口适配,将不同类型的接口统一转换为以太网接口;建立系统级仿真模型,并通过接口映射关系,将仿真模型参数实时状态通过统一的以太网接口关联至被试船舶平台管理系统的硬件接口,实现被试船舶平台管理系统的接口激励;搭建人机交互界面,通过内部全局数据共享网络,实现人机交互界面与仿真模型参数的关联,实现被试船舶平台管理系统的仿真激励测试。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船舶平台管理系统外部通信接口、功能性能的动态集成测试,并可根据被试系统情况快速扩展、适应性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70245.6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Q10/08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舰船智能备品备件信息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智能备品备件箱,其卡槽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处理单元连接,处理单元将压力传感器信息通过无线信道发送至中央管控层。中央管控层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供艇员查询和管理信息,接收艇员查询指令并发送至指定的或全部智能备品备件箱,并将对应的智能备品备件箱返回的信息进行汇聚,以图形和列表等形式完成可视化显示。本发明系统及方法具备备品备件数量自动感知,数据自动登记,数据自动分析能力,尤其适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备品备件的消耗使用登记,根据备品备件使用情况分析,充分利用数据内涵价值,提高了艇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26833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84248.0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余度综合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包括三台主控计算机,每台主控计算机具备以太网、FC、CAN、DO/DI等通信接口,且三台主控计算机之间通过军用1394B总线进行互联,进行数据交互与同步,实现三余度综合管理,确保任务可靠性。所有板卡均基于国产化设计,完全自主可控。实现了对多总线数据进行采集、逻辑运算与余度管理的功能。本发明采用三余度设计,通过三台主控计算机之间的余度管理,以及数据比对、表决等策略,确保系统的任务可靠性。本发明基于国产化进行设计,满足产品自主可控要求。本发明具有集成度高、对外通信接口种类齐全、兼容性强、扩展性强、系统可靠性高、体积小、完全自主可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8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948360.X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时间触发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网络中的节点数量设置相应数量的业务流,每个业务流对应着一个发送队列;步骤2:给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配置时间调度表,并将时间调度表写到各节点控制器的RAM中;步骤3:将各业务流中的数据从RAM中读出,存放在发送队列中;步骤4:各节点的发送端读取RAM中的时间调度发送表,获取当前时隙的发送队列,将数据从发送队列中取出发送出去;步骤5:各节点的接收端读取RAM中的时间调度接收表,判断当前接收到的数据与时间调度接收表中分配的时隙对应的数据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接收,否则丢弃。本发明能保证网络中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时间确定性,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63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156646.4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苏州宇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控制的显控台,包括人员信息获取模块、驾驶模块、监测模块、安全控制模块、语音交互显示模块及数据库模块;其中,人员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人员的个人信息;驾驶模块,用于根据个人信息生成驾驶模式;监测模块,用于根据驾驶模式对驾驶人员的行为监测,并对驾驶车辆进行行驶数据监测;安全控制模块,用于将行为监测数据和行驶数据进行安全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安全驾驶建议;语音交互显示模块,用于车载音响和车载显示屏播报安全驾驶建议,并收集驾驶人员的回复语音,计算安全驾驶建议的采纳率。本发明通过监测驾驶人员的行为动作并生成安全驾驶建议,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避免危险驾驶产生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6276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4213.2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飞腾FT‑2000/4的双系统资源隔离方法,从硬件划分和软件配置两个方面对实时系统和非实时系统进行资源隔离;硬件划分方面包括PCIE控制器划分和GIC中断控制器划分;软件配置方面包括对PCIE配置空间进行配置隔离、对MEM32配置空间进行配置隔离以及对非实时系统的设备树文件进行约束。本发明满足特定场景下实时操作系统和非实时操作系统同时运行的使用需求;硬件方面主要针对飞腾FT‑2000/4的PCIE控制器以及GIC中断控制器进行重新划分,实现双系统的硬件隔离划分;软件配置方面采取对PCIE配置空间进行配置隔离、对MEM32空间隔离以及在非实时系统设备树中加入约束等措施来实现双系统运行时的资源隔离,避免因外设资源竞争导致的设备功能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80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48360.X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4L12/863 , H04L12/823 , H04L12/851 , H04L12/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时间触发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网络中的节点数量设置相应数量的业务流,每个业务流对应着一个发送队列;步骤2:给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配置时间调度表,并将时间调度表写到各节点控制器的RAM中;步骤3:将各业务流中的数据从RAM中读出,存放在发送队列中;步骤4:各节点的发送端读取RAM中的时间调度发送表,获取当前时隙的发送队列,将数据从发送队列中取出发送出去;步骤5:各节点的接收端读取RAM中的时间调度接收表,判断当前接收到的数据与时间调度接收表中分配的时隙对应的数据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接收,否则丢弃。本发明能保证网络中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时间确定性,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306262U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23036351.1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苏州宇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I计算加固服务器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加固机构,壳体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壳体的内壁在安装槽的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槽的一侧上下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当对壳体与保护板进行拆卸时,人员拉动拉板,通过拉板将卡块拉入至放置槽的内部,使卡块与保护板表面的安装孔分离,从而能够快速对壳体与保护板进行拆分,从而能够便于人员对壳体内部的机构进行维修,通过固定机构的设置,来代替以往用螺栓固定的结构,便于人员对壳体与保护板进行安装和拆卸,且人员在对其安装拆卸的过程中,人员无需借助外部工具,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人员对其拆卸安装的工作效率和便捷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