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桁架楼承空心组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89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215554.X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组合空心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部压型钢板、钢筋组合架和空心模壳以及模壳连接件,每道钢筋组合架是由三片平面桁架形成、横截面为门型的组合架,空心模壳沿底部压型钢板纵向通长设置、沿横向间隔设置,空心模壳包括居中设置在钢筋组合架内的架内模壳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筋组合架之间空隙内的架间模壳,架内模壳与架间模壳的设置高度相同,空心模壳通过模壳连接件与钢筋组合架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实现较大跨度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同时又能具有传统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速度快,双向受力、免支模的优点,解决了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缺陷、提高了楼板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施工速度更快、更加节能节材。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空心组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89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15554.X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组合空心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部压型钢板、钢筋组合架和空心模壳以及模壳连接件,每道钢筋组合架是由三片平面桁架形成、横截面为门型的组合架,空心模壳沿底部压型钢板纵向通长设置、沿横向间隔设置,空心模壳包括居中设置在钢筋组合架内的架内模壳以及设置在相邻两个钢筋组合架之间空隙内的架间模壳,架内模壳与架间模壳的设置高度相同,空心模壳通过模壳连接件与钢筋组合架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实现较大跨度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同时又能具有传统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速度快,双向受力、免支模的优点,解决了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缺陷、提高了楼板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施工速度更快、更加节能节材。

    一种预应力柱隼连接的钢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960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10711507.0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柱隼连接的钢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包括至少两层沿竖向叠放的钢框架结构;每层钢框架结构的钢柱均在与下层的楼板连接处断开,相邻钢框架结构之间用预应力柱隼连接结构连接;预应力柱隼连接结构包括透眼、套顶榫、弹性材料和高强拉索;透眼设置在下层钢框架结构的钢柱顶部;套顶榫连接在上层钢框架结构的钢柱底部;钢柱底部的套顶榫对应插接在钢柱顶部的透眼中,套顶榫的侧壁与透眼的侧壁之间留有间距,透眼的顶部与上层钢框架结构的钢柱底部之间留有间距;弹性材料设置在套顶榫与透眼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高强拉索贯穿钢结构体系中竖向对应的钢柱。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钢结构施工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摩擦减震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960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711484.3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装配式钢框架摩擦减震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包括至少两层钢框架结构,相邻钢框架结构在上层柱与下层楼板连接处断开;相邻钢框架结构通过双向滑动摩擦连接装置滑动连接;双向滑动摩擦连接装置包括上C型板、下C型板、摩擦片和连接件;上C型板的板面上开有第一横向长条孔;下C型板的板面上开有第一纵向长条孔;上C型板与下C型板相互插接,且通过穿在第一横向长条孔与对应的第一纵向长条孔中的连接件连接;上C型板与底部连接板连接;下C型板与顶部连接板连接;摩擦片设置在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第二顶板与第一底板之间以及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之间。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装配式结构钢柱连接结构耗能性能差和连接节点施工困难的技术问题。

    一种抗拔的盆式柱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961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11511.7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一种抗拔的盆式柱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层钢柱和下层钢柱;上层钢柱的底部设置有榫头,榫头的底面为向下凸起的凸曲面;榫头的竖向侧壁上、沿环向间隔开设有一组穿孔,在穿孔中对应设置有弹块;榫头内设置有用以将弹块弹出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与弹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下层钢柱的顶部设置有与榫头相适应的榫槽;榫槽底面为与榫头底面相适应的凹曲面;榫头插接在榫槽中,且榫头的顶部超出榫槽的顶部,榫头上的弹块位于榫槽中;榫槽的顶部内侧、位于弹块上方的位置处沿环向通长设置有水平的卡边,并且卡边与榫头之间留有间距。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连接装置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低和抗震性能无法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提高框架式砖石质历史建筑防震性能的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945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937156.8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框架式砖石质历史建筑防震性能的结构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框架式砖石质历史建筑的砌体进行力学性能检测;获取框架式砖石质历史建筑的几何尺寸信息;勘察框架式砖石质历史建筑的所有砌体;记录破损情况;S2.对框架式砖质历史建筑进行法式勘察和动力特性检测;S3.依据构件的损坏对框架式砖石质历史建筑价值的影响判定构件的重要程度;S4.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及设计地震作用下数值分析;S5.判定构件抗震贡献程度,并进行级别划分;S6.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各构件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破坏程度,并判定构件的等级;S7.对构件划分补强序列;S8.确定补强构件范围及补强方案;S9.对构件进行补强。

    一种摩擦摆连接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960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711512.1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一种摩擦摆连接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包括至少两层钢框架结构和一组摩擦摆隔震装置;每层钢框架结构的钢柱均在与下层的楼板连接处断开;摩擦摆隔震装置对应布置在两层钢框架结构钢柱之间;摩擦摆隔震装置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底面中间连接有插接块,插接块底面为向下凸出的凸曲面;下连接板的顶面设有凸块,凸块的顶部设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底面为向下凹陷的凹曲面;插接块对应插接在插接槽中,插接块顶部高于插接槽顶部,插接块侧壁与插接槽侧壁之间留有间距。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连接节点复杂,现场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框架结构的节点为刚性连接,框架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