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5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72375.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流脉动压力测量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喷流自身脉动压力的装置。测量喷流自身脉动压力的装置的贮室左端留有高压气源连接口,贮室上端与所述喷管下端连接,贮室与喷管之间密封连接;贮室侧壁安装有脉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表,喷管出口侧壁安装有脉动压力传感器。贮室和喷管可进行拆装组合,通过更换不同喷管或是不同贮室,实现多样的测量目标。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独立于试验模型的装置,装置采用内腔型面与试验模型保持一致的贮室、喷管,对二者的构造、连接方式进行了精心设计,在贮室侧壁和喷管出口侧壁安装了脉动压力传感器,解决了在带喷流的脉动压力测量试验中难以在模型上布置传感器来单独测量喷流自身脉动压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83849.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连续变推力的喷流干扰风洞试验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确定来流条件和试验喷流参数;构建连续变推力试验系统;对连续变推力试验系统进行低压环境喷管推力标定试验;建立变推力喷流测力试验模型;开展连续变推力喷流干扰风洞试验,获得连续变推力条件下变推力喷流测力试验模型的喷流干扰风洞试验结果。本公开通过对连续变推力喷流发生装置和喷流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构建,结合标定得到的喷管推力和喷流流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可在试验过程中实现推力的连续变化,完成连续变推力条件下对变推力喷流测力试验模型的喷流干扰风洞试验的数据采集和试验结果获取,为可回收火箭等连续变推力飞行器主发动机逆向喷流干扰效应开展测力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9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8296.1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脉冲喷流建压过程的非定常喷流干扰流场数值计算方法,涉及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领域。其通过设计生成带喷管的喷流控制飞行器计算网格,喷管入口处边界条件根据喷流是否启动进行切换,根据外流绕流和喷管喷流时间尺度选取物理时间步长,将喷流建压曲线按物理时间步进行离散,按照喷流工作时序和建压离散结果给定喷管入口处条件,按照物理时间步长进行非定常迭代计算。本发明带喷管一体化计算,在喷管入口处进行喷流开关设置,更符合脉冲喷流实际工作过程,通用性好、程序实现较为简单,可实现脉冲喷流建压过程中的喷流启动、喷流干扰流场形成、喷流关闭、喷流干扰流场消退等多种非定常特性的耦合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9756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17023.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展向压力可控的高速三维内流示踪粒子注入装置,该装置包括N个压力调节阀、开度阀、粒子容器、动力装置,N大于等于3;动力装置连接粒子容器,粒子容器连接开度阀,开度阀并联连接N个压力调节阀,N个压力调节阀沿展向均匀布置在内流模型底部,分别通过内流模型上的连接接口,将示踪粒子均匀播撒进模型内部;其中动力装置通过抽真空降低粒子容器内的压力,使得粒子容器内的真空度符合预设要求;粒子存储在粒子容器内,在粒子容器内的真空度符合预设要求后,开启开度阀和调压阀,使得粒子从粒子注入位置中进入到内流模型的流动空间内实现飞行器内流示踪粒子的三维均匀播撒。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93069.2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喷干扰风洞试验旋成体外形测力试验装置,包括头锥、套筒A、套筒B、柱段、尾裙和燃气发生装置。头锥通过销钉与套筒A连接;套筒A为圆筒形状,通过销钉与头锥及套筒B连接,套筒A侧壁有与燃气发生装置喷管配合的圆孔,内侧悬臂平板结构有螺钉孔,与燃气发生装置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套筒B为圆筒形状,上游通过销钉与套筒A连接、下游通过销钉与柱段连接;柱段上下游均有销钉孔,上游通过销钉与套筒B连接,下游通过销钉与尾裙连接,柱段上游有与燃气发生装置配合的端面,柱段另有销钉孔与螺钉孔用于与天平配合连接;燃气发生装置底部安装有测压传感器、测温传感器与点火器。本发明能够用于热喷干扰风洞测力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15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482275.3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大长细比轨控侧向喷流测力试验结构,包括喷管块、模型主体、五分量天平元件、天平外锁紧螺母、变刚性供气管路、支撑系统;喷管块用于稳定轨控侧向喷流的气流并模拟轨控喷流,模型主体为带中空腔体的结构,五分量天平元件安装在模型主体的中空腔体内,该中空腔体靠近五分量天平元件前端的一端套装在喷管块上并固定,五分量天平元件的后端通过支撑系统支撑固定;五分量天平元件以及支撑系统均为中空结构;变刚性供气管路安装在上述中空结构内,其中位于模型主体中空结构内的变刚性供气管路采用刚性供气管路,其一端连接喷管块的气体入口,另一端与非金属软管一端连接,非金属软管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刚性供气管路与支撑系统固连。
-
公开(公告)号:CN10825415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482275.3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大长细比轨控侧向喷流测力试验结构,包括喷管块、模型主体、五分量天平元件、天平外锁紧螺母、变刚性供气管路、支撑系统;喷管块用于稳定轨控侧向喷流的气流并模拟轨控喷流,模型主体为带中空腔体的结构,五分量天平元件安装在模型主体的中空腔体内,该中空腔体靠近五分量天平元件前端的一端套装在喷管块上并固定,五分量天平元件的后端通过支撑系统支撑固定;五分量天平元件以及支撑系统均为中空结构;变刚性供气管路安装在上述中空结构内,其中位于模型主体中空结构内的变刚性供气管路采用刚性供气管路,其一端连接喷管块的气体入口,另一端与非金属软管一端连接,非金属软管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刚性供气管路与支撑系统固连。
-
公开(公告)号:CN10687453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241301.9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多级多喷管引射器分层优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一,引射器总体参数优化:计算总增压比;确定引射级数和单级增压比;假定一系列引射面积比α和引射马赫数M′;计算引射性能,优选确定引射参数;(2)步骤二,引射喷口布局优化:设计不同喷口数和分布形式的喷口布局;数值模拟优选确定喷口布局参数;(3)步骤三,增强混合引射喷管参数优化:设计不同齿数和侵入角的引射喷管;数值模拟优选确定喷口形状参数。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引射器设计方法无法考虑引射喷管形状和结构布局的缺点,可显著减小理论设计与工程调试的偏差,降低技术风险,节省引射系统研制和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0851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70220.1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3/4038 , G06T1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从三维多块网格中自动检索拼接边界面对应关系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预定的拼接边界条件从三维多块网格中查找出具有拼接边界的拼接面,将拼接面对应的拼接面信息写入数据结构体中并插入到单向链表;从单向链表的表头出发,依次选定待找结点,并沿链表往后逐点扫描,根据拼接面位置关系判断方法判断该结点是否与待找结点存在对应关系,如存在对应关系,将该结点从单向链表(主链)中抽出,在支路与待找结点直接建立链接,如不存在对应关系,继续扫描下一结点;判断待找结点是否为主链最后一个结点,如是,则检索工作完成。本发明无需手工指定拼接面对应信息,避免人为出错的可能性,有效提高拼接网格处理模块的应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494863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110364077.3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连续变凸起物高度的试验装置,支架系统用于将平板固定在风洞内的某一高度处,平板的平面方向与风洞内的来流一致;平板上开孔,该孔形状与凸起物模型外形一致,使凸起物模型在该孔中能够自由上下滑动且二者间隙足够小;凸起物模型的下端与圆柱底座,圆柱底座侧表面对称安装一对平键,该平键的键槽位于与平板下表面固连的套杯内表面,套杯内表面与平板上开孔内表面相承接,平键与键槽的滑动配合,限制凸起物模型及圆柱底座的周围运动;从动轴上端具有一段螺纹,从而与圆柱底座的内螺纹孔配合,并可纳入到凸起物模型的内腔中;从动轴下部与齿轮系的末级齿轮固连,齿轮系的主动齿级上连接主动轴,主动轴上端悬挂在支架系统的底座上,主动轴下端伸出风洞试验段洞体下部,该伸出端安装手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