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933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0469861.8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涡轮安装设备以及使用该低压涡轮安装设备安装低压涡轮的方法。该低压涡轮安装设备包括:内转轴,用于与所述低压涡轮的转子连接;外转轴,用于与所述低压涡轮的静子连接,其中所述内转轴与所述外转轴同轴,且所述内转轴和所述外转轴能够互相独立转动;内转轴转动控制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内转轴转动;外转轴转动控制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外转轴转动;以及抱紧机构,用于限制所述内转轴相对于所述外转轴的转动和轴向窜动。本发明的低压涡轮安装设备在装配过程中其能够独立地控制低压涡轮的转子、静子转动,具有控制精度高、装配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9337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469861.8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涡轮安装设备以及使用该低压涡轮安装设备安装低压涡轮的方法。该低压涡轮安装设备包括:内转轴,用于与所述低压涡轮的转子连接;外转轴,用于与所述低压涡轮的静子连接,其中所述内转轴与所述外转轴同轴,且所述内转轴和所述外转轴能够互相独立转动;内转轴转动控制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内转轴转动;外转轴转动控制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外转轴转动;以及抱紧机构,用于限制所述内转轴相对于所述外转轴的转动和轴向窜动。本发明的低压涡轮安装设备在装配过程中其能够独立地控制低压涡轮的转子、静子转动,具有控制精度高、装配效率高、安全性高、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524959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20121012.0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含内嵌套管的精密管路及其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所述精密管路包括第一管路主体、第二管路主体和内嵌套管,所述内嵌套管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主体内,所述第二管路主体上开设有多个料槽,所述料槽与所述内嵌套管之间间隔开;所述内嵌套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主体内,所述第一管路主体与所述第二管路主体上下扣合,并焊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重新设计了钎料槽的位置和形状,实现了钎料对所有焊缝的完全填充,钎焊缝没有孔洞和未焊合等缺陷,保证了钎焊缝质量符合设计使用要求,为包含内嵌套管的精密管路焊接结构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0933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0471639.1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钧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IPC: B23P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摆动调姿机构,用于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风扇核心机单元体,其包括:底座;两个第一固定支座,所述第一固定支座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第一旋转支点,另一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一第二旋转支点;第二固定支座,所述第二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呈三角状分布;电动推杆组件,所述电动推杆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支座上;在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的轴线方向上的B止口到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到所述电动推杆组件的距离的1/10。本发明摆动调姿机构具有精度高,满足装配工艺要求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93374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710471639.1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钧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IPC: B23P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摆动调姿机构,用于高精度航空发动机风扇核心机单元体,其包括:底座;两个第一固定支座,所述第一固定支座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第一旋转支点,另一所述第一固定支座上安装有一第二旋转支点;第二固定支座,所述第二固定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支座呈三角状分布;电动推杆组件,所述电动推杆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支座上;在所述高精度航空发动机的轴线方向上的B止口到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旋转支点和所述第二旋转支点到所述电动推杆组件的距离的1/10。本发明摆动调姿机构具有精度高,满足装配工艺要求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1060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4987.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5B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拔具及轴承拉拔方法。该轴承拔具包括液压缸;连接盘,包括连接本体、悬臂、支脚和安装孔,连接本体呈圆盘状,其上形成安装孔,液压缸通过安装孔固定在连接本体上,连接本体的底部外缘沿径向向外延伸多个悬臂,连接本体的底部外缘向下延伸多个支脚;多片拉爪,拉爪的底部向内形成施力凸台,施力凸台适于与待拉拔的轴承的施力槽卡合;压盘,包括压盘本体、限位台阶和环形柱面;振动发生器,固定在压盘本体的底面;阻尼拉杆,设置在连接盘与压盘之间。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承拔具及轴承拉拔方法,便于拔出轴承内环,降低操作难度,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2460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455758.4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K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组件、发动机及管道组件焊接工艺。管道组件包括筒形件与内轴件,所述筒形件具有内腔,所述内轴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内轴件具有中央管路和第一连通孔,所述中央管路沿所述内轴件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连通孔沿所述内轴件的径向延伸以使得所述内腔与所述中央管路连通,内轴件具有焊接段,所述焊接段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筒形件的内腔的内壁间隙配合,以使得所述筒形件与所述内轴件同轴。第一台阶部相对于焊接段沿径向朝外突出,内轴件通过第一台阶部与内腔实现间隙配合,以保证筒形件与内轴件同轴,同时也保证了中央管路与内腔的同轴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55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0481314.8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开机匣装配周向无极调姿装置,其包括主体连接框架、机匣承载部件、转角控制机构和至少一个滑动转动构件,滑动转动构件的底端连接于主体连接框架,滑动转动构件的顶端连接于机匣承载部件,机匣承载部件用于连接对开机匣,机匣承载部件通过滑动转动构件可转动且可移动地连接于主体连接框架上,以使机匣承载部件和对开机匣通过滑动转动构件作用力在主体连接框架上,转角控制机构连接于机匣承载部件。通过滑动转动构件使得机匣承载部件在主体连接框架上实现对对开机匣的周向角度无极调姿的功能,且完全不干涉对开机匣的装配。同时,受力始终落在主体连接框架上,使得受力均匀,大大保证了对对开机匣周向调姿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38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160525.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出口导叶安装装置,用于将中介机匣的风扇出口导叶安装至外机匣,所述风扇出口导叶安装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定位盘组件及若干支撑架组件,若干所述支撑架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组件,所述支撑架组件用于承托所述外机匣;所述定位盘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架组件,所述定位盘组件用于定位并固定所述风扇出口导叶,以使所述风扇出口导叶安装至所述外机匣。利用底座组件支撑若干支撑架组件,支撑架组件承托外机匣,同时利用定位盘组件固定风扇出口导叶,从而使得风扇出口导叶能够便利地安装至外机匣,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955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13645.3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包装装置及其卡箍组件,卡箍组件包括第一卡箍、第二卡箍和紧固件,所述第一卡箍具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卡箍具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位置相对并形成安装孔,该安装孔可以用于容纳和固定连接轴,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卡箍与所述第二卡箍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第一卡箍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卡箍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卡箍的外侧。由于限位凸起位于第二卡箍的外侧,因此当在外部载荷的作用下,第一卡箍与第二卡箍之间产生相对平移运动的趋势时,限位凸起能够分担至少一部分的外部载荷,从而减轻了紧固件的负载,降低了卡箍组件失效的风险,提高了卡箍组件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