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3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1388688.X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于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涡轮盘的互换装夹装置,其包括底座、基体、压盖部分和定位托盘,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法兰轴,所述基体的底端与所述法兰轴配合连接,所述压盖部分与所述基体的顶端端面锁紧,所述定位托盘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下底面,所述互换装夹装置通过所述定位托盘连接于工作机构。本发明用于涡轮盘的互换装夹装置可实现涡轮盘的高刚性装夹、并且可以在不同加工工序之间精准转换定位基准、无需手工找正。此装夹装置可以在线切割和成形磨削组合的加工涡轮盘榫槽中使用,是实现涡轮盘榫槽高精度、高效、低成本的加工工艺方法的重要载体,且工艺所需设备的制造成本较低,易于此复合加工工艺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8762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579872.0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表面广义微观应力集中现象的建模及分析方法;建模方法包括:S1获取待加工试件的基体材料组织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S2获取加工试件的加工表面微观形貌曲线;S3对加工试件的塑性变形层进行处理得到多个子塑性变形层;S4根据待加工试件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和多个子塑性变形层获取每一子塑性变形层的应力应变曲线;S5利用加工试件的加工表面微观形貌曲线、基体材料组织的属性信息和每一子塑性变形层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对应的厚度,构建用于对加工试件表面进行分析的二维分层有限元分析模型;本方法将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和表面塑性强化形成的应力集中进行综合,对研究加工表面完整性影响试件疲劳性能的机理更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20360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11388688.X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于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涡轮盘的互换装夹装置,其包括底座、基体、压盖部分和定位托盘,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法兰轴,所述基体的底端与所述法兰轴配合连接,所述压盖部分与所述基体的顶端端面锁紧,所述定位托盘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下底面,所述互换装夹装置通过所述定位托盘连接于工作机构。本发明用于涡轮盘的互换装夹装置可实现涡轮盘的高刚性装夹、并且可以在不同加工工序之间精准转换定位基准、无需手工找正。此装夹装置可以在线切割和成形磨削组合的加工涡轮盘榫槽中使用,是实现涡轮盘榫槽高精度、高效、低成本的加工工艺方法的重要载体,且工艺所需设备的制造成本较低,易于此复合加工工艺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4354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64141.9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Q3/06 , B23Q17/00 , F16F15/02 , F16F15/023 ,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薄壁环形工件的内支撑抑振装置及变形测量方法,包括顶盖、辅助支撑组件、工装基座以及数采控制装置,辅助支撑组件中的气缸驱动支撑头支撑在环形工件的内表面,起到抑制振动的作用,在铣床切削力的作用下,环形工件产生加工变形,支撑头随之产生位移,位移传感器从而测得支撑头位移获得变形数据,加工结束后,环形工件释放残余应力,再次导致变形,此时支撑头再次伸出使位移传感器测量支撑头位移后再缩回,循环往复,测量得到加工后变形的时序变化数据,从而获得环形工件的变形测量数据。本发明在加工过程中为环形工件60提供辅助支撑,提高了工件局部刚性和阻尼,进一步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4354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664141.9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Q3/06 , B23Q17/00 , F16F15/02 , F16F15/023 ,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薄壁环形工件的内支撑抑振装置及变形测量方法,包括顶盖、辅助支撑组件、工装基座以及数采控制装置,辅助支撑组件中的气缸驱动支撑头支撑在环形工件的内表面,起到抑制振动的作用,在铣床切削力的作用下,环形工件产生加工变形,支撑头随之产生位移,位移传感器从而测得支撑头位移获得变形数据,加工结束后,环形工件释放残余应力,再次导致变形,此时支撑头再次伸出使位移传感器测量支撑头位移后再缩回,循环往复,测量得到加工后变形的时序变化数据,从而获得环形工件的变形测量数据。本发明在加工过程中为环形工件60提供辅助支撑,提高了工件局部刚性和阻尼,进一步保证了工件的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65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2953.6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数控车床的非接触式超声波测厚系统及测厚方法,包括法向调整装置、耦合剂喷口装置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所述耦合剂喷口装置安装在法向调整装置上,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分别与法向调整装置、耦合剂喷口装置通讯连接,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能够控制法向调整装置驱使耦合剂喷口装置运动,本发明使用非接触式超声波探头,采用耦合剂喷口流道的结构,使水浸式探头完全浸没在耦合剂中,解决了非接触、无摩擦、高速的厚度测量,并具备法向控制功能,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原位厚度测量,也能够实现外表面复杂曲面的厚度测量,能够实现连续快速测量,寿命长,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028762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79872.0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表面广义微观应力集中现象的建模及分析方法;建模方法包括:S1获取待加工试件的基体材料组织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S2获取加工试件的加工表面微观形貌曲线;S3对加工试件的塑性变形层进行处理得到多个子塑性变形层;S4根据待加工试件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和多个子塑性变形层获取每一子塑性变形层的应力应变曲线;S5利用加工试件的加工表面微观形貌曲线、基体材料组织的属性信息和每一子塑性变形层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对应的厚度,构建用于对加工试件表面进行分析的二维分层有限元分析模型;本方法将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和表面塑性强化形成的应力集中进行综合,对研究加工表面完整性影响试件疲劳性能的机理更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4885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672812.0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轮盘的榫槽的加工变形控制方法及试件。该加工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试切法对试件进行切割,对切割后的所述试件进行测量得到切割变形量;S2:根据所述切割变形量选择应力释放槽的截面形状,在待加工的涡轮盘的外周缘加工所述应力释放槽,所述应力释放槽位于后续步骤中形成的榫槽内;S3:在所述待加工的涡轮盘的外周缘加工所述榫槽。该试件应用于该涡轮盘的榫槽的加工变形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涡轮盘的榫槽的加工变形控制方法,能够减小涡轮盘由于加工而产生的变形,提高产品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65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0712953.6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数控车床的非接触式超声波测厚系统及测厚方法,包括法向调整装置、耦合剂喷口装置以及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所述耦合剂喷口装置安装在法向调整装置上,所述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分别与法向调整装置、耦合剂喷口装置通讯连接,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能够控制法向调整装置驱使耦合剂喷口装置运动,本发明使用非接触式超声波探头,采用耦合剂喷口流道的结构,使水浸式探头完全浸没在耦合剂中,解决了非接触、无摩擦、高速的厚度测量,并具备法向控制功能,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原位厚度测量,也能够实现外表面复杂曲面的厚度测量,能够实现连续快速测量,寿命长,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0125497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135853.4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于建华
Abstract: 一种高温合金盘件榫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对高温合金盘件的榫槽轮廓进行线切割粗加工;步骤二,选择砂轮材料,并根据榫槽轮廓最窄处尺寸选择砂轮形状,用于榫槽轮廓的磨削精加工;当榫槽轮廓最窄处尺寸小于断刀最小尺寸时,选择全轮廓仿形砂轮,当榫槽轮廓最窄处尺寸大于断刀最小尺寸时,选择半轮廓仿形砂轮;步骤三,确定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全轮廓仿形砂轮或所述半轮廓仿形砂轮在磨削精加工过程的运动路径;步骤四,进行高温合金盘件榫槽的磨削精加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