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505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488171.3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B60B5/02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的设计方法,属于轮毂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使用PTC Creo仿真软件建模及评估铝合金轮毂的基准对比,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概念模型数据;根据铝合金轮毂造型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概念模型数据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结构模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结构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预测结果;通过预测结果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结构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终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结构模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的设计方法,重量减少50%以上,并且通过复合材料铺层可行性设计,提前预知整体式方案技术可行,最后经过样件试制来进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05605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56805.1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限位块的板材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板、定位板、检测装置、限位块、传感器、旋转轴、检测片、连接片以及定位支撑板。板材送入模具型腔时,板材中部与凸模最高点接触,板材自由端悬空,与定位板存在间隙,板材的自由端由于重力作用上下晃动,触及限位块,限位块受力绕旋转轴旋转,板材进入传感器检测区域后,限位块由于重力作用归位限制板材上下晃动,板材自由端被限位块限制在检测区域内并使其触及检测装置产生运动驱动检测片靠近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连续信号后传给冲压设备对板材进行成型。本发明带限位块的板材定位装置,能保证检测信号的连续性,降低模具生产停台,实现冲压模具自动化生产的稳定性,提高冲压自动化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722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60535.6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H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放SUV车型顶盖外板的工位器具,它包括:器具底座、角部防护框、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前限位柱、侧限位柱、加强横梁、加强竖梁与支撑块,前限位柱与侧限位柱均安装在器具底座上,顶盖外板前风窗处设有两个前限位柱,两侧侧围外板处各设有三个侧限位柱,所有限位柱均与竖直方向呈30°,SUV车型顶盖外板依次向后错开存放,克服SUV车型顶盖外板后部造型对器具收容数的影响,收容数约为现有工位器具三倍,增大工位器具的收容数,减少器具制造数量,降低开发成本,减少器具的存放面积,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进而降低生产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74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9508.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个工艺配方自适应调整的冲压生产方法及系统,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冲压生产过程中因为板料参数波动引发的质量停台,以及现有技术中的冲压生产过程中柔性较差、耗费人力资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的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通过配置板料性能参数与冲压线生产工艺参数的映射模型,在生产时识别该生产批次的板料参数,计算出最适合生产的工艺配方,并将该工艺配方下发给冲压生产线,冲压生产线可根据计算机系统下发的配方值对工艺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冲压的自适应生产。本发明适用于汽车冲压零部件的自动生产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478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86398.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翻孔一次成型的模具结构及成型方法,模具结构由冲翻孔凸模和冲翻孔凹模构成;所述冲翻孔凸模由肩型安装固定部分、翻边凸模刃口、Ⅰ级冲孔凸模刃口以及Ⅱ级冲孔凸模刃口组成;所述冲翻孔凹模由凹模安装固定部分、翻边凹模刃口及废料下滑避让部位组成。本发明冲翻孔一次成型的模具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生产质量稳定等优势;本发明模具分离成型过程为由Ⅱ级冲孔凸模刃口在Ⅰ级冲孔凸模刃口辅助限位下独立完成冲孔工作,翻边凸模刃口与翻边凹模刃口配合完成翻孔工作,这种结构有效解决了废料切不断粘连、生产稳定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0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88171.3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B60B5/02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的设计方法,属于轮毂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使用PTC Creo仿真软件建模及评估铝合金轮毂的基准对比,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概念模型数据;根据铝合金轮毂造型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概念模型数据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结构模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结构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预测结果;通过预测结果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结构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终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结构模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碳纤维复合材料轮毂的设计方法,重量减少50%以上,并且通过复合材料铺层可行性设计,提前预知整体式方案技术可行,最后经过样件试制来进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218137945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1533669.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H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冲压件工位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件工位器具的自动旋转机构;包括立柱、聚氨酯块、底座、支撑板、配重块、h型连接块、导向块、顶杆;其中立柱固定在底座上,且立柱上设有多个支撑板,支撑板弯折部分连接在立柱上,且支撑板一端固定有配重块,另一端固定有聚氨酯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现场人员在取放零件时器具的支撑块自动翻转到位,不需要手持零件同时旋转支撑块,方便了人员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冲压件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8134334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1371684.2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长板料拉延中部塌陷的模具结构,包括凸模、压边圈、两种板料限位器和凸模中部工艺补充区域的托料结构,在压边圈前侧固定设置至少三个1号限位器,在压边圈后侧固定设置与1号限位器一一对应且对称设置的2号限位器,1号限位器被配置为当板料的前边缘落在1号限位器托杆上之后,1号限位器托杆转动使板料的前边缘下降至固定高度后停止,2号限位器被配置为当板料的后边缘落在2号限位器托杆上之后,2号限位器托杆继续转动使板料的后边缘脱离2号限位器托杆后停止在2号限位器下部;本结构避免了投料瞬间重力冲击导致的板料中部的塌陷,配合上述的限位器,就保证了板料的初始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1727175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1538529.3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D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冲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的不良冲孔条件结合冲压工艺需求设计结构,具体涉及冲压件上孔的位置非常接近轮廓,造成零件缺陷风险和生产风险时,产品设计需结合工艺需求的设计结构形式;在靠近零件轮廓一侧,将零件的外轮廓与孔的轮廓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在冲压模具上,利用需常规设置的修边功能,代替了冲孔工序,节省了冲孔模具,节省成本,去除零件小平面特征,避免出现模具的薄弱设计部位,避免压料面积不够,产生孔变形的质量缺陷。在提升零件质量,提升生产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模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666616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775404.2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H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车门内板工位器具,属于汽车外覆盖件的工位器具领域。解决了现有各个车型的车门内板工位器具不能通用的问题。它包括底部框架、侧部框架和限位机构,所述侧部框架的底部与底部框架连接,所述侧部框架呈凵型,所述侧部框架一侧开口设置,所述侧部框架的中部设置有加强横梁,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侧部限位机构、第二侧部限位机构、第三侧部限位机构和两个底部限位机构,所述第一侧部限位机构、第二侧部限位机构和第三侧部限位机构均设置在侧部框架上,所述两个底部限位机构间隔设置在底部框架上。它主要用于车门内板的存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