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滤清器结构、润滑系统及燃油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2675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40054.X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滤清器结构、润滑系统及燃油设备,包括旁通阀,其配置有一容纳腔;过滤组件,包括过滤件及固定件,过滤件配置于固定件的内腔,固定件连接旁通阀,其中油液依次穿过固定件、过滤件及旁通阀后,从容纳腔的底部流出,和/或油液穿过旁通阀后,从容纳腔的底部流出。避免油液冲击过大导致过滤件挤压变形,而固定件能够阻挡至少部分的杂质随着油液冲击到过滤件上,从而保护过滤件不被杂质破坏,保证过滤效率,在油道设计与壳体设计中,可以直接将油道出口对向过滤件,提高过滤效率,也不用设计挡油板结构,便于油道设计壳体设计,能够节省成本,也可以增大过滤件的寿命、提高可靠性。

    混合动力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4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29443.8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变速器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机械油泵、电动油泵、第一滑阀、第二滑阀、压力控制组件、驱动电机冷却润滑系统、发电机冷却润滑系统和发动机冷却润滑系统;设置机械油泵和电动油泵对驱动电机冷却润滑系统、发电机冷却润滑系统和发动机冷却润滑系统进行供应液压油,设置压力控制组件、第一滑阀和第二滑阀,实现对驱动电机冷却润滑系统、发电机冷却润滑系统和发动机冷却润滑系统三种模式下的不同冷却流量分配比例,并且冷却流量分配比例根据混动变速器工作模式自动切换,不需要进行主动调节,能够显著降低系统成本及控制软件复杂度,并提高液压系统效率。

    一种湿式离合器、动力组件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669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23758.1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式离合器、动力组件及车辆,涉及离合器领域。该湿式离合器包括传动轴、离合部和活塞部,传动轴开设有主润滑油道;离合部与传动轴连接,且与传动轴限定出腔室;活塞部可移动地设置于腔室内,且活塞部用于将腔室分隔为驱动腔室和润滑腔室,驱动腔室用于通入驱动液;活塞部用于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阻隔或导通主润滑油道和离合部。其中,主润滑油道用于在活塞部被所述驱动液驱动至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润滑腔室与离合部连通,以及用于在活塞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被活塞部阻隔。该湿式离合器可跟随离合部的啮合状态,对离合部选择性地输入冷却润滑液,从而降低离合器拖曳扭矩,降低润滑油的使用量。

    一种电子油泵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450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65049.1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油泵装置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电子油泵装置,包括:油泵壳体、设置在油泵壳体内的电机轴、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输油组件,油泵壳体上设有吸油孔,电机轴内设有电机轴中心孔,电机轴的侧壁设有与电机轴中心孔连通的进油孔,油泵壳体的开口处用于设置控制器盖,控制器盖上的温度采集装置伸入电机轴中心孔内,输油组件用于将经吸油孔进入油泵壳体内的油液输送至进油孔内,再经电机轴中心孔输送至温度采集装置处。该电子油泵装置中,由吸油孔进入油泵壳体内的油液经输油组件进入到电机轴内部,再经电机轴内电机轴中心孔直接输送至温度采集装置处,温度采集装置采集的油温信号与实际油温差值较小,精度较高。

    纵置驱动系统及车辆的控制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7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87685.8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纵置驱动系统及车辆的控制方法,纵置驱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扭矩减震装置;发电机,发电机与发动机的输出轴同轴地设置;驱动轮系,驱动轮系的轮轴上设置有差速器;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端连接,自动变速器的输出端与差速器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位于发电机的一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构与驱动轮系连接。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驱动电机横置布置在输出轮轴上,进而驱动电机的电驱路径无需经过锥齿轮转向即可完成传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纵置前驱系统中电驱系统传动效率低的问题,使得电驱路径传动效率将大大提升,有利于提升经济性,节能环保。

    分动器总成及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53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019570.4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动器总成及车辆,分动器总成包括电机总成,电机总成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内设置有分动器控制器,分动器控制器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后壳总成,后壳总成与电机总成连接,后壳总成包括后壳,后壳内形成有储油室,储油室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油液温度,并将油液温度传递至控制模块,以计算离合器的钢片和摩擦片的温度。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后壳的储油室的底部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油液温度,并将采集的油液温度传递至分动器控制器内的控制模块,以计算离合器的钢片和摩擦片的温度,从而修正控制模块中的离合器温度模型,使离合器传扭准确,避免了离合器摩擦片烧蚀的问题。

    一种混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63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11209.7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混合动力变速器技术领域,包括:供油子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泵和第二电动泵;离合控制子系统,连接第一电动泵;冷却润滑子系统,用于离合器冷却控制、电机冷却控制和轴齿串的冷却控制;油液补充子系统,连接第二电动泵、离合控制子系统以及冷却润滑子系统,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控制第二电动泵向冷却润滑子系统供油;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控制第一电动泵和第二电动泵同时向离合控制子系统供油,以缩短离合器结合时间。以实现特殊工况下,尤其是低温环境下需要快速响应需求时,系统能够迅速调节离合器的工作状态,缩短离合器的结合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回位弹簧、制动器及变速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32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08844.8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位弹簧、制动器及变速器,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所述回位弹簧包括限位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面对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所述弹性组件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本发明的回位弹簧能够解决制动器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提升了装配难度,同时由于需要克服弹力,施力增加,在装配时行星排太阳轮毂可能压坏摩擦片花键齿,使制动器失效的风险较大的问题。

    油泵卸荷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8537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56922.9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泵卸荷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车辆。其中,该系统包括:油泵供油模块,包括: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第一油泵用于驱动第一油箱中的油液传动,第二油泵用于驱动第二油箱中的油液传动;第一卸荷模块,其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油路与第一油泵连接、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油路与第一油箱连接,用于对第一油泵输出的油液进行卸荷;第二卸荷模块,其输入端通过第二油路与第二油泵连接、控制端通过第四油路与第一卸荷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输出端通过第五油路与第二油箱连接,用于对第二油泵输出的油液进行卸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压油泵无法主动卸荷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