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27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4173.5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7/185 , H04B10/25 , H04B10/2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激光终端系统,包括有光学天线,设于卫星外表面的舱板边缘处,用于接收第一光学信号和发送第二光学信号;光学天线控制器,设于贴近光学天线的卫星内部,并与光学天线之间通过电缆连接,以用于操控所述光学天线;光放大单元,设于卫星内部舱板边的指定控温区域,并与光学天线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以用于对光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光信号处理单元,设于指定控温区域中,与光放大单元进行光学信号传递,以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第一光学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并传输给星上相关设备和将本星待发送信息解析处理转换为第二光学信号。如此,本发明的星载激光终端系统的布局设计,能够满足系统的链路、热控、结构稳定性、总装、测试等复杂接口要求。
-
-
-
公开(公告)号:CN10735796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75720.7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舱段数字化总装电缆模型制作方法,具体为:(1)建立卫星舱段产品结构树及其对应的三维数字化电缆模型;(2)、对三维数字化电缆模型进行简化提取与装配相关的产品结构树及其数字化总装视图;(3)、对视图中待安装的电缆端电连接器赋予总装信息;(4)、抽取产品结构信息和总装信息,汇总形成总装模型说明文件,(5)、将总装模型说明文件和数字化总装视图发送至总装现场三维工艺系统,增加装配时所需要的辅助工装和工艺信息,生成数字化总装电缆模型和配套明细表,用于指导电缆的实际装配。本发明全程数字化,解决了数字化电缆研制和快速安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装配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11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42769.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适应可扩展通信舱的卫星保持架及设计方法,涉及通信卫星总装领域,包括南片组件、北片组件、上梯形梁组件、中梯形梁组件、下梯形梁组件、对地板连接件、水平板连接件、连接装置、主动轴系和从动轴系;南片组件和北片组件相对两侧之间均连接上梯形梁组件、中梯形梁组件和下梯形梁组件,通信舱的对地板通过对地板连接件连接于上梯形梁组件,通信舱的水平板通过水平板连接件连接于下梯形梁组件;南片组件内侧设置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与通信舱的通信舱南板连接;北片组件内侧设置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与通信舱北板连接。可扩展通信舱的总装精度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5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70134.2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复杂天线载荷的化电混合推进卫星布局结构,包括载荷舱主体、多幅点波束反射面天线、至少一光学头部载荷、测控天线塔至少一对矢量调节机构与电推力器组合体以及一对太阳翼,载荷舱主体的顶部为对地面舱板,对地面舱板上表面局部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一扩展区域,至少一光学头部载荷分别通过架高支架安装在对应的扩展区域上,扩展区域的下方设有与载荷舱主体连接的斜支撑结构,斜支撑结构连接并支撑着扩展区域;测控天线塔安装于对地面舱板的中间位置,多幅点波束反射面天线、矢量调节机构与电推力器组合体以及太阳翼进行布局优化。如此,本发明能够优化卫星空间布局,改善光学头部载荷在轨电性能,提升光学载荷在轨的力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97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955886.8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卫星天线安装及位置调整装置及方法,属于卫星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包括:选取三个天线安装孔位置,将调整装置嵌套在天线安装孔中,下方垫调整垫片,通过螺钉将三者压紧实现与卫星舱板连接,螺钉穿过调整装置中心位置;对天线安装位置进行精度实测,计算天线需要调整的量,并将调整量换算到3个安装点处,将三处安装孔螺钉拧松,按照调整量在Z方向的分量,完成天线在垂直于安装面方向的调整,后整体推动天线沿安装面平移,通过调整装置的刻线读出每一处安装孔中心相对于螺钉的移动量,使得三处安装孔移动量等于调整量安装面内分量,对调整后的天线位置进行精测,判断调整到的新位置是否满足天线安装精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15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711384961.7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T17/00 , G06T19/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仪器设备三维接地自动设计方法:(1)、建立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获取仪器设备的接地信息;(2)、在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中接地孔相应位置放置接地端子;(3)、建立仪器设备接地数组A;(4)、建立舱板端子数组B;(5)、以设备接地数组A中未接地的仪器设备的接地桩、接地孔或者一个安装孔作为参考点,遍历舱板端子数组B中接地端子,找出被使用次数不大于预设次数的接地端子,从找出的接地端子中,找到与参考点匹配的接地端子,将参考点位置与该接地端子位置之间的直线确定为设备接地线。本发明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出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5796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0475720.7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舱段数字化总装电缆模型制作方法,具体为:(1)建立卫星舱段产品结构树及其对应的三维数字化电缆模型;(2)、对三维数字化电缆模型进行简化提取与装配相关的产品结构树及其数字化总装视图;(3)、对视图中待安装的电缆端电连接器赋予总装信息;(4)、抽取产品结构信息和总装信息,汇总形成总装模型说明文件,(5)、将总装模型说明文件和数字化总装视图发送至总装现场三维工艺系统,增加装配时所需要的辅助工装和工艺信息,生成数字化总装电缆模型和配套明细表,用于指导电缆的实际装配。本发明全程数字化,解决了数字化电缆研制和快速安装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装配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753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55527.2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66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卫星转发器设备布局,属于卫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舱外天线天线馈源附近构建了独立副舱,将转发器接收设备布置在舱外天线馈源附近位置副舱内,以保证天线馈源至转发器接收设备间的连接波导长度最短、减少信号损耗,提升卫星的G/T值性能;由副舱中板提供设备的安装接口,通过预埋热管及耦合热管,将设备发热传导至通信舱散热面散出,通过热控多层将副舱整体包覆,实现副舱与外部空间环境的热隔离,保证副舱内设备的工作温度环境,同时通过合理选择副舱盖板材料,提供足够的等效铝厚度,给舱内设备提供足够的抗辐照条件;通过将转发器接收设备布置在副舱内,使卫星舱内减少设备安装及穿舱波导走向的空间需求,节约了舱内布局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