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星间传输信号系统、信号系统及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0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21339.8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星间传输信号系统、信号系统及信号处理方法,该卫星通信星间传输信号系统包括M颗GEO卫星、M个信号调制单元和M个信号解调单元;每颗GEO卫星包括一个信号调制单元和一个信号解调单元;M颗GEO卫星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卫星之间存在两条星间信号通路;一条通路用于发送第一信号,另一条通路用于接收第二信号;信号调制单元用于对通信信号和测控信号进行正交调制;信号解调单元用于对调制信号进行正交解调。本发明所述系统提高了系统结构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且该信号系统能够将通信和测控信号进行一体化信息处理,提高了信号系统集成度,进而提高了传输信道和功率资源的利用率。

    适应复杂天线载荷的化电混合推进卫星布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7905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70134.2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复杂天线载荷的化电混合推进卫星布局结构,包括载荷舱主体、多幅点波束反射面天线、至少一光学头部载荷、测控天线塔至少一对矢量调节机构与电推力器组合体以及一对太阳翼,载荷舱主体的顶部为对地面舱板,对地面舱板上表面局部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一扩展区域,至少一光学头部载荷分别通过架高支架安装在对应的扩展区域上,扩展区域的下方设有与载荷舱主体连接的斜支撑结构,斜支撑结构连接并支撑着扩展区域;测控天线塔安装于对地面舱板的中间位置,多幅点波束反射面天线、矢量调节机构与电推力器组合体以及太阳翼进行布局优化。如此,本发明能够优化卫星空间布局,改善光学头部载荷在轨电性能,提升光学载荷在轨的力学稳定性。

    一种提高大规模跨舱波导安装精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80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0077.0

    申请日:2023-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大规模跨舱波导安装精度的装置,属于卫星技术领域;包括舱板、舱内波导簇、舱体、穿舱法兰盘和舱外波导簇;其中,舱体为上端开口的方盒状结构;舱板水平设置在舱体的开口处;舱板上设置有方形通孔;穿舱法兰盘对应安装在方形通孔处;舱内波导簇安装在穿舱法兰盘的下方,且位于舱体内腔中;舱外波导簇从穿舱法兰盘上方向下穿过穿舱法兰盘,且舱外波导簇底端与舱内波导簇顶端对接;本发明解决了大规模波导束的走向设计问题和固定问题,包括波导在多层载荷舱构型下的设计、安装、定位。

    星间通信的主星信号处理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43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06599.0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间通信的主星信号处理方法与系统,其中,上述的方法包括:基于输入的同相I路信号与正交Q路信号进行非平衡四相键控调制,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将第一调制信号由星间通信链路发送至相邻卫星的射频接收前端;响应于接收到相邻卫星发送的射频信号,基于射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信号;基于正交Q路的标准串口传输测控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本颗卫星的遥控信号与相邻卫星的测控复合数据包信号,测控复合数据包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遥控信号、遥测信号;基于本颗卫星的遥控信号进行遥控信息处理;将相邻卫星的测控复合数据包信号通过星间通信链路发送至相邻卫星的射频接收前端;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星间通信与测控信号的一体化传输。

    一种工艺性优化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推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1575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62381.2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一种工艺性优化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推进系统,包括:气路模块、氧路模块和燃路模块以及互连管路,气路模块将气瓶提供的高压气体降低至需要的压力,并将降压后的气体提供给氧路模块和燃路模块,氧路模块将贮箱提供的氧化剂分配给指定的发动机、推力器,燃路模块将贮箱提供的燃烧剂分配给指定的发动机、推力器;发动机、推力器利用氧路模块提供的氧化剂、燃路模块提供的燃烧剂产生卫星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所需要的推力,互连管路中的通信舱管路综合考虑了在DFH-4E卫星具有的双层通信舱状态下,三舱对接及管路托装等因素。满足DFH-4E平台卫星工程使用,在其总装工艺性、焊装工艺性方面相对同类的推进系统布局方式有显著优化。

    星载激光终端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27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4173.5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激光终端系统,包括有光学天线,设于卫星外表面的舱板边缘处,用于接收第一光学信号和发送第二光学信号;光学天线控制器,设于贴近光学天线的卫星内部,并与光学天线之间通过电缆连接,以用于操控所述光学天线;光放大单元,设于卫星内部舱板边的指定控温区域,并与光学天线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以用于对光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光信号处理单元,设于指定控温区域中,与光放大单元进行光学信号传递,以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第一光学信号进行解析处理并传输给星上相关设备和将本星待发送信息解析处理转换为第二光学信号。如此,本发明的星载激光终端系统的布局设计,能够满足系统的链路、热控、结构稳定性、总装、测试等复杂接口要求。

    一种星上电缆弯折疲劳试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19569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242937.X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一种星上电缆弯折疲劳试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二电缆固定板(4),第一电缆固定板(5);第二电缆固定板(4)底部的摇杆端部与第一电缆固定板(5)底部的摇杆的端部转动连接;驱动电机(1)输出轴连接第一连杆(2)一端,第一连杆(2)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另一端与第二电缆固定板(4)底部的摇杆中部转动连接;第一电缆固定板(5)静止不动,驱动电机(1)驱动第一连杆(2)并带动第二连杆(3)和第二电缆固定板(4)做曲柄摇杆运动。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测试方法存在的可靠性低、结构复杂、不能多工位同时测试等问题。

    激光光学头部的星上布局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90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70132.3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光学头部的星上布局结构,包括激光光学头部、头部支架、热辐射器、L型外贴热管以及斜支撑结构,所述头部支架安装于卫星的对地板外表面上,斜支撑结构安装于头部支架底部的对地板下方,激光光学头部安装于所述头部支架之上,热辐射器安装于所述对地板的侧端,L型外贴热管的第一端与激光光学头部的散热部位连接固定,L型外贴热管相对的第二端与所述热辐射器的外表面连接固定;且热辐射器的外表面粘贴着铈玻璃镀银二次表面镜。如此,本发明能够解决卫星激光光学头部载荷的热控布局的难题。

    一种全电推进卫星平台构型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20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8372.3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电推进卫星平台构型,属于卫星平台设计领域;电推进模块安装在星本体模块的侧壁上;太阳翼模块安装在星本体模块的侧壁上,且太阳翼模块与电推进模块位于星本体模块相同的侧壁;展开式热辐射器模块安装在星本体模块的侧壁上;天线模块安装在星本体模块的顶部及2个侧壁的上部;星箭对接模块安装在星本体模块的底部;星箭对接模块将卫星与运载火箭连接在一起,并在星箭分离阶段将两者可靠分离;本发明采用紧凑型扁平式星本体构型,并配置了高效离子电推进系统、高收纳比卷绕式太阳翼、高效热控系统,降低发射成本,并可大幅提升全电推卫星承载有效载荷的重量、功率、散热等总体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